清华学子创业就是不一样,竟然在3D打印机上“打印”煎饼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吴一黎,创业时没有选择计算机软件类的项目,反而在几年前,成为了一位卖传统煎饼的老板。开煎饼店的原因是源于妻子的童年梦想,他的妻子从小就爱吃煎饼,每当她看到煎饼锅上热腾腾的蒸气,就会感到很幸福。

调研后发现,全北京每天大约有10万人吃煎饼,每年的营业额能达到3亿,煎饼行业没有主导名牌。管理简单,店铺只需要8平方米的空间。他离开年薪过百万的IBM软件销售工作,投入40万元,2014年7月在一个地铁站的门口,开了他的首间煎饼小店。

清华学子创业就是不一样,竟然在3D打印机上“打印”煎饼

在没有任何的宣传下,尝试以产品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凭着美味的产品和用心的服务,他的生意“火起来”,店外常常是许多人排着队等着买煎饼。他的心中有一个更宏大的梦想——“做一家影响1亿人的煎饼店”。在毕业聚会中,吴一黎遇上施侃乐从事3D打印业务。他们在聚会上开玩笑说:“能不能把3D打印机器和煎饼结合起来?”认真地研究这个“玩笑”可行性,于2015年3月便开始研发机器。

清华学子创业就是不一样,竟然在3D打印机上“打印”煎饼

回到自己的专业,用科技为煎饼作了一次“升华”。开始公司只有施侃乐和几个员工,从传统煎饼试验到西式煎饼,每天都在揉面团,测试温度,再用3D打印器,打印小配件作测试。为煎饼的研发,他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制作出第一部能打印出煎饼的机器。

现在已是第4代的煎饼机器。吴一黎说:“他们不仅是一家卖设备的公司,而是一家做煎饼的新媒体。”举办各类活动来推广这种文化,包括在福州举行了第一次 “煎饼艺术大展”的展览,他们把打印出来的煎饼拍照,再配上不同的短句,形成一幅幅艺术作品。

清华学子创业就是不一样,竟然在3D打印机上“打印”煎饼

现在,3D打印煎饼机器不仅在国内销售,还打入国外市场,包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加拿大等地区都有餐厅试用他们的产品,让世界重新认识“煎饼”。“让吃变得更快乐和好玩”。希望有一天“三弟画饼”能成为像美国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为科技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结合,用科技为所有人带来快乐!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他们的愿望实现的日子将会越来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