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罰、判刑、市場禁入,依然擋不住 內幕交易者為何如此瘋狂?

重罚、判刑、市场禁入,依然挡不住 内幕交易者为何如此疯狂?

西諺有云,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過獵人的槍。但再能幹的獵人也抓不完偷吃的狐狸。多年來,證監會一直在與內幕交易者作鬥爭,儘管從新增立案看,2016年來內幕交易案在證券違法案件中所佔比例有所下降。但所立案件多為大案、要案,一些案值較低、影響較小的內幕交易者依然逍遙法外。

從8月證監會通報的案件來看,一些地方鉅富(東莞首富、多思特董事長何思模)、創業明星(80後首富、漢鼎宇佑的實控人王麒誠)、資深企業主(樂山十大影響力人物、樂山無線電董事長潘敏智)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依然前赴後繼地陷入內幕交易的漩渦。其中何思模(身家100億)、王麒誠(身家265億)(《2017胡潤80後富豪榜》數據),可謂“不差錢”,依然倒在了內幕交易之中。

大佬們為何對內幕交易如此瘋狂?

中國“散戶”的悲哀

相對於歐美股市,中國股市絕對稱得上是一個“散戶”市場。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統計年鑑(2018卷)》(以下簡稱“年鑑”)的統計數字,截至2017年12月31日,滬市投資者1.95億戶,其中“散戶”(自然人投資者)1.94億戶,機構投資者64.3萬戶,散戶在投資者的佔比超過99%。

與之相應,儘管美國股市市值佔全球總市值的34.8%,是中國股市的3倍(佔全球市值的10%),2017年其散戶貢獻的交易額僅佔交易總額的10%,其餘90%為專業的機構投資者。

重罚、判刑、市场禁入,依然挡不住 内幕交易者为何如此疯狂?

年鑑顯示,1.94億散戶所貢獻的交易額佔2017年滬市交易總額的82.01%,成為滬市成交的絕對主力。由於散戶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操盤技巧,再加上資金及信息上的劣勢,幾乎80%以上的散戶虧損,成為機構投資者及內部交易者們“割韭菜”的對象。僅從盈利看,儘管2017年散戶的總體盈利不足機構的30%,而機構投資者所貢獻的交易額佔比僅14.76%。

由於缺乏專業知識,打探內部消息成為很多散戶賴以“求生”的手段,以至於多年來整個中國股市各種“內幕消息”滿天飛。面對如此眾多輕易就可收割的“韭菜”,機構投資者及手握內幕信息的企業董高監們如何不心動?

另外,隨著社交工具的創新發展,信息傳播的手段更加隱蔽、多樣,給董高監進行內幕交易提供了更加多樣化、更加安全的選擇。

散戶原本指望監管機構的嚴打能夠嚇阻內幕交易者的“瘋狂”,但證監會捉襟見肘的執法力量以及辦事效率讓眾多散戶感到失望。證監會查實審結一樁內幕交易案,所花時間(即反應時間)十分漫長。據北京大學金融法研究中心統計,在2011年之前,證監會對一樁案件的反應時間一般在30個月以上(2008年除外),即使在2011年以後有所改善,也基本維持在25個月以上。2018年上半年,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案的平均調查週期儘管同比下降22%,仍需133天。

由於執法力量有限,證券監管部門只好“抓大放小”,緊盯大案要案。在多年與證監會部門的“鬥智鬥勇”中,內部交易者變得越發“狡猾”,其交易手段變得更加隱秘。

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江浙閩粵等地區,民間資本極為活躍。一些個體民間投資者為擴大槓桿,獲得更多投資回報,將個人證券賬戶及資金交給配資中介公司(多為私募或民間借貸機構)管理,配資公司再將這些個人賬戶及資金轉移給第三方專業證券機構或私募進行操作。對於出借賬戶的個人而言說,把賬戶和資金交由配資中介相當於一次收益較高的理財。對於證券機構及內幕交易者來說,藉助多個個人賬戶,資金往來變得更加分散和隱秘,內幕交易就更加地安全。

廈門北八道公司就充分利用了配資公司所提供的個人賬戶。據證監會調查,其掌握的個人賬戶多達300個,在操縱張家港行、江陰銀行、和勝股份三隻次新股過程中,儘管動用資金數十億,獲利9.45億元,數額巨大,但經300多個賬戶分散後,就不再那麼“顯眼”。因為在東南沿海地區,動用數百萬、數千萬資金炒股的個體投資者比比皆是。這種“化整為零”“化短為長”的操作手法大大降低了內部交易的風險,正為許多內幕交易者所“借鑑”,從而增加了監管部門監控和調查取證的難度。

即使散戶自己發現了內幕交易者的不法行為,但現行法律不允許個體投資者向集體索賠和與利益侵害者和解,散戶面對內幕交易者只能恨之而無力。

重罚、判刑、市场禁入,依然挡不住 内幕交易者为何如此疯狂?

“無奈”的中國證監會

對於內幕交易屢禁不止,《經濟日報》曾總結了三點原因:一是隱蔽性強,查處工作非常困難;二是涉及面廣,數量龐大;三是懲罰力度不夠,亟待加強。

在與證監會多年的“貓鼠大戰”中,內幕交易者的手法變得日趨多樣且隱蔽。證監會原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歐陽澤華曾說,A股內幕交易涉及的鏈條已經不僅僅限於交易環節,已經對行業研究、交易、結算等諸環節上下游各個鏈條進行全面覆蓋和滲透。

從證監會今年公佈的處罰案件看,內部交易正朝團伙化、協同化方向發展,一些公司董高監勾結會計事務所、證券機構、媒體、經濟學者,從研究、評估、交易、結算、宣傳等鏈條進行全方位包裝和滲透,為內幕交易穿上這個“合理”的外衣,極大增加了內幕交易的隱蔽性。

尤其讓人擔憂的是,為獲取厚利,內部交易者與一些證券機構或私募投資者相勾結,意圖利用一切可以影響公司重大利益變動的消息影響公司股價,從中牟利。2016年之前,內部交易多集中在“併購重組”“高轉送”“股權結構變化”等領域,2017年及今年上半年證監會披露的案件顯示,內幕交易正逐步向“重大投資決策”“重要合同簽訂”“重大損益發生”“重要資產變化”“重大產品或項目進展”等領域擴展。

並且,內幕信息的傳遞鏈條已由董高監及其近親屬向商業夥伴、親戚同學、左鄰右舍、司機、同事以及與之有利益交換的政府工作人員、學校教師等人員蔓延。

由於交易手段隱蔽性增強,以及龐大的數量給證監會的調查取證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證監會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2013年,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執法人員不足600人,佔總體員工的數量不及20%。與之相應,2011年美國證監會(SEC)執法部門的人數就已達到1200多人,佔總體員工的32%。所以,美國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案的反應時間和效率比中國證監會領先許多,往往在幾個月甚至一兩個月內就能審結一份內幕交易案件,而中國證監會往往需要一年以至兩三年時間。

由於辦案人手緊缺,越發增加了證監會辦案的難度,其辦案質量和效率有時不能得到充分保證。如果調查程序不合法,證據不充分或邏輯鏈條缺失,證監會還可能面臨“官司”,成為被告。

2016年,中國證監會以蘇嘉鴻涉嫌內幕交易威華股份一案開出1.3億罰單。事後,蘇嘉鴻將證監會告上法庭。今年7月17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事實不清、程序違法”為由,判決證監會撤銷行政處罰決定和行政複議決定。這一判決意味著,中國證監會敗訴,其2016年的所有行政處罰全部撤銷。

相比於具有準司法權、準立法權和獨立執法權的美國證監會(SEC),中國證監會受到法律和制度的約束更多,因此在處理內幕交易案中顯得有些“有心無力”。也正是基於此現狀,董高監們從事內部交易就更加肆無忌憚。

本文有刪減,若需《中國職業經理人》原文本閱讀、商務合作,請聯繫本社

曹女士:023-65356251

手機:185-2398-6739

重罚、判刑、市场禁入,依然挡不住 内幕交易者为何如此疯狂?重罚、判刑、市场禁入,依然挡不住 内幕交易者为何如此疯狂?

推動建立中國職業經理人制度

推進建設中國特色職業經理人隊伍

推行建造中國職業經理人公共服務市場體系

推廣培育中國職業經理人新文化和社會生態環境

為職業經理人服務 為企業服務 為會員服務

長按下方二維碼,點擊識別,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重罚、判刑、市场禁入,依然挡不住 内幕交易者为何如此疯狂?
重罚、判刑、市场禁入,依然挡不住 内幕交易者为何如此疯狂?

歡迎關注重慶職業經理人協會官方微博獲取最新資訊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