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疊影與現實

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是在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金融科技持續地推動普惠金融和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它已經成為一個全球發展的創新力量。由於移動支付的發展和發達,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一枝獨秀的情況,同時由於它去中心化、進入門檻低、以及高效便捷所以金融科技在推動金融行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風險,也在深刻推動金融監管方面的變革。

金融科技的數據庫意義

來自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的數據顯示,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發展得比較好、比較快。清華五道口的數據庫目前根據對金融科技發展格局劃分14個細分的行業,覆蓋了15000家金融科技的企業,同時從多個數據的維度,從五個角度來刻畫一個金融科技的企業,比如說它包含了金融科技企業的基本的信息,包括工商信息、團隊、企業的族譜、跟其他企業的聯繫,特別是跟其他數據庫不一樣的包括企業的運營信息、APP運營的情況、招聘的情況等等、另外包括市場資本信息、融資、並就、上市以及法律信息、知識產權、司法信息等等,包括一個媒體對金融科技企業的報道的信息。

金融科技的疊影與現實

廖理帶領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團隊正在建設金融科技數據庫

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廖理表示:數據庫第一能夠使大家更充分地瞭解中國科技企業創新創業的情況,同時我們能夠實時跟蹤中國科技行業的動態和趨勢。另外支持和研究監管服務中國金融科技的創新創業。

金融科技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要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化金融體系的改革要求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金融服務傳統產業升級也是我們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新的舉措。那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賦予了消費創新、供應鏈、人力資本等多個領域的多個動能。

金融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的最佳場景。金融科技如何服務實體經濟,第一是理念要普惠,要幫助更多需要服務的人;第二人工智能能夠推動風控技術的發展,風控是核心;第三應該是共享、開放、綠色,而不是自己去做。

百度的例子:服務於大閘蟹農戶的金融科技

近年來,百度李彥宏一直力推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在百度的實踐。金融的本質實際上是數據和數據處理,百度這兩年在人工智能,在金融上的應用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和探索。一次論壇上,百度的朱光說起了一個例子,每年在江蘇陽澄湖有一個大閘蟹的蟹農,但是銷售的季節每年就是在大閘蟹的可能是中秋的前後,這個蟹農已經做了八年了,他是堅持要推自己品質的大閘蟹,因為網上各種各樣的冒牌的、以次充好的,所以他這八年來他推出的大閘蟹一定要到北京、上海開自己的直營店,他的大閘蟹包的水塘產生的一定不能進餐廳,也不去進團購網站,也不進任何的銷售平臺,他就在百度上做他的推廣。

金融科技的疊影與現實

風控是金融的核心,人工智能正在助力風控技術發展

百度給這個蟹農做了500萬的信用貸款,讓他去有錢在百度和其他推廣平臺上做廣告,獲取他更多的客戶,他就多賺了一個億。這樣堅持品質的蟹農,他經過金融科技服務,實際上把好的東西傳播給了更多的消費者。

怎麼能做到這樣的?除了對企業經營的風控包括他歷來的網上的口碑、輿情、消費者的評價,這是一家小公司,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做出這樣的判斷,才能給他貸款。

沒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如何從金融科技中獲益

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很迅速,很多農村的沒有考上大學的學生他們通過學烹飪、汽修也是積極參與到城市生活中,職業教育改變他們的命運,還有學IT、學英語。有一個例子,越好的職業教育機構,比如說英語,像華爾街、英孚這樣的機構不僅關心貸款服務給他們帶來多少生源,金融科技企業會提供學生每個月的風控狀況,壞賬率是多少,教育機構會看得很仔細以便於把真正需要的學生找出來,這就是風險甄別。事實上,一些農村孩子因此拿到了小規模的貸款,圓了他們繼續深造的求學之夢,這也是金融科技帶來的改變。

要做到對大專以下學生放15%左右的利率,又要做到秒批,還要基本上能夠打平不虧損,保持企業持續的經營,還要做到識別學生的風險,又要識別教育機構的質量,這些複雜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把普惠實現,確實需要金融科技的技術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科技在未來場景化的運用中需要不斷改進、提高和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