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通一达”强势围剿,顺丰能否成功突围?

双十一来临,快递大战一触即发。顺丰作为国内快递的执牛耳者却战势

不利,市值蒸发千亿,各路豪强围剿,丞待突围!

快递界的混战旷日持久,伴随各路电商的崛起愈演愈烈。有意思的是,战局除了各快递公司之间的厮杀外,还形成了“四通一达”(指申通、中通、圆通、百世汇通、韵达)合力围剿顺丰的态势。

“四通一达”强势围剿,顺丰能否成功突围?

“虚弱”的快递业老大

顺丰作为国内快递业的龙头,自然免不了受到各路挑战,毕竟谁不想当行业大哥呢!但顺丰能做上老大,自然实力不俗,不管其他快递公司如何发展,始终未能将他拉下龙椅!

只是最近的顺丰显得有些虚弱,最直观的莫过于股价的缩水。目前顺丰市值1650亿左右,与其在2017年3月巅峰的3226亿,狂跌了近1600亿。

这大大削弱了顺丰的气势,于是,各路挑战者又开始蠢蠢欲动,尤其“四通一达”虎视眈眈!

“通达系”的围追堵截

顺丰陷入“困境”,通达系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乘之机,这从已发布三季度财报的快递公司营收业绩中可窥一斑。

“四通一达”强势围剿,顺丰能否成功突围?

顺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3.7亿元,同比增加31.2%;净利润30.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6.9%,扣非后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加6.5%。

数据总体不算难看,营收和利润额依然远甩其他快递公司。但在增速上却有远“不敌”对手的地方,甚至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比如在净利润增速上,韵达前三季度净利润高达19.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68%,成了最会赚钱的快递公司。比起顺丰-16.9%的增速,数据好看太多了。

营收增速上,圆通前三季度营收额为186亿,同比增速高达45%,超出顺丰的31.2%近14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润上,出人意料的是搞大件快递的德邦居然以30%的增速登顶,而顺丰的6.5%处于吊车尾的位置。

“新巨头”的强势踢馆

情况不止于此,除了与通达系火拼,顺丰还不得不面对菜鸟、京东、邮政等新物流巨头的搅局,而这些踢馆选手都实力不俗!

众所周知,菜鸟物流与顺丰积怨已久,去年的接口事件历历在目,所以出面阻击顺丰属意料之中。菜鸟的最大优势在于依托阿里的大数据平台分析处理能力,其对资源、渠道的整合实力有目共睹。

“四通一达”强势围剿,顺丰能否成功突围?

而在今年物流峰会上,马云明确表示菜鸟将投入上千亿搭建中国物流网,将来做到国内任何地方24小时送达,全球72小时到达!

京东也不甘只在自家物流领域分到一杯羹,虽然刘强东之前放言:“未来的物流巨头只有两家——京东和顺丰”。但一年后,他又说:“目前在中国范围内,唯一一家有资格称得上覆盖全国物流体系的,只有京东物流一家,没有第二家。”

于是,京东凭借自建的仓储物流体系加上腾讯系的流量支持,在今年10月18日宣布推出个人快递业务,全副武装冲进了快递业战场。

中国邮政不甘示弱,经过内部整合,将邮政与EMS两支队伍合二为一,成立“寄递事业部”,对外统一品牌,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千亿级规模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顺丰的“绝地反击”

顺丰的当前形势并不乐观,市值蒸发、利润负增长,加上对手们的围追堵截,不由让人为王卫捏一把汗!

“四通一达”强势围剿,顺丰能否成功突围?

事实上,王卫也懂顺丰的处境,因为这是他选择的一场豪赌,目前的局面都是必经过程。正如顺丰首席战略官陈飞所言:“顺丰正处于战略转型期,我们的愿景是成为科技驱动的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公司。”

言下之意即是顺丰的目标已经不只是4000亿的快递市场,而是跳入12万亿的大物流领域。这是个需要不断布局才能完成的转型之路,所以顺丰会不断把利润花在“买买买”的国际化道路上。

今年3月,顺丰收购了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建立独立品牌“顺心捷达”,发力重货快运业务。

4月,顺丰参与美国物流服务平台Flexport新一轮融资,意图加码全球业务市场的开拓和发展。

8月,顺丰与美国夏晖集团联合成立新夏晖,旨在巩固顺丰在冷链物流领域的优势。

10月底,顺丰宣布将以55亿元收购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PDHL)在华供应链业务。

其实为了转型,顺丰还需要投入更多,也需要承受更多后果!

但这也是顺丰的“后招”所在,只要转型成功,转身就能与联邦快递、UPS物流等这些综合物流运营商巨头站在一列。

究竟顺丰的这场豪赌结局如何,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