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國會聽證最新報道:5小時鏖戰44議員!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最新报道:5小时鏖战44议员!

硅谷Live / 實地探訪 / 熱點探秘/ 深度探討

“我是不是要給你錢,你才能不洩露我的個人信息?”

“從2006年你到國會道歉,為什麼你今天還在道歉?”

“Facebook是不是獨裁公司?”

扎克伯格,今天面對44位國會議員,他被煮了一遍又一遍。

美國東部時間4月10日下午2點15分,美國參議院商務、科學與交通委員會(Senate Commerce,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 Committee)和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針對 Facebook 舉行了一場聯合聽證。到底國會議員們如何質詢 Facebook? Facebook 有可能改變嗎?科技公司會如何被監管?隨小探來看。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最新报道:5小时鏖战44议员!

現場:最刁難問題盤點

“Facebook全球擁有20億用戶,日均14億活躍用戶,45%的美國人都會在這個平臺上看新聞。”

在一番溢美之詞後,美國參議院商務、科學和交通委員會主席 John Thune 語氣急轉直下,直接指出 Facebook 因向第三方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 提供數據服務而致使8700萬人信息被洩露,以及 2016 年美國大選受到俄國勢力影響。直指科技大公司在保護用戶信息方面的種種問題。提一句,John Thune 也是共和黨內的第三號人物。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最新报道:5小时鏖战44议员!

(截圖自美國司法委員會官網)

根據程序,扎克伯格會先進行陳述,然後回答各位國會議員的問題。每個議員的發問時間被控制在5分鐘之內,只有一輪發言機會。

一身西裝、扎著領帶的小扎,對著已經寫好的稿子,開始他的陳述。

陳詞稿讀了兩頁,承認 Facebook 犯了錯,並表示公司正在採取行動後。小扎快速地結束了自己的聽證陳述,告訴議員們,歡迎任何提問。

接下來,44位參議院開始輪番轟炸,將熱鍋中的小扎煮了一遍又一遍。從 Facebook 與劍橋分析公司的關係,Facebook 為何沒有及時採取行動,到如何讓用戶清晰明瞭地瞭解自己個人信息的使用情況。

“我是不是要給你錢,Facebook 才能不洩露我自己的信息?”

對於個人信息的洩露,這是來自佛羅里達州民主黨參議員 Nelson 對扎克伯格的問題。Nelson提到,自己因為在 Facebook 上提到了自己喜歡吃的巧克力口味,結果第二天就在 Facebook上看到了各種巧克力的廣告。(小探也有同樣的疑惑。。)

面對火藥味十足的的問題,小扎停了幾秒,開始強調 Facebook 給用戶提供的都是跟用戶生活相關的廣告,不會有與用戶不相關的廣告出現。並且表示,在Facebook上,用戶們有絕對的控制權來決定自己分享的信息可見的人群。

然而,就在今早,Facebook 的 COO Sherl Sandberg 在 NBC 的採訪上表示,如果你不想看到這些廣告,Facebook可能會向你收費。

扎克伯格在聽證中說,Facebook 總會有一款免費的產品。在不拒絕付費產品的可能性的情況下,扎克伯格的作證被認為,Facebook 可能會試驗社交網絡付費的想法。

“從2006年你到國會道歉,為什麼你今天還在道歉?”

接下來,來自康州民主黨參議員 Blumenthal 直接讓助手用指示板將小扎之前的所有的道歉言論一一展現給全場觀眾。用他的話說,是給大家來個小扎道歉遊覽(apology tours)。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最新报道:5小时鏖战44议员!

這位參議員指的是2006年,扎克伯格第一次公眾道歉是在 Facebook 發佈新聞信息流“News Feed”功能,這被認為很可能成為跟蹤狂(stalker)的工具;

2007年,小扎再次道歉,緣由是 Facebook 一款名為 Beacon 的工具會向用戶提供他們朋友們的購物信息;

2011年,小扎又因 Facebook 在與聯邦貿易委員會的隱私侵犯問題達成和解後道歉。

“那你這一次的道歉,與以往有何不同?” 參議員 Nelson 對於小扎的回答不依不饒。

插一句,華爾街日報此前就指出,參議員 Richard Blumenthal 將會是提問最銳利的議員之一,他擅長通過豐富多彩的隱喻和尖銳的修辭手段來打擊聽證人。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最新报道:5小时鏖战44议员!

(扎克伯格在聽證會現場)

小扎表示,Facebook 之前只專注於為人們提供交流的各種工具,而沒有意識到有人會利用這些工具作惡。這是我們錯了,現在我們要改進,我們要更關注並治理 Facebook 上的虛假信息、仇恨言論,同時不讓惡勢力利用用戶的信息而左右他們的意見。

“你如何懲罰這些惡勢力?”

在之後的發問中,來自加州女議員 Feinstein 讓扎克伯格具體解釋 Facebook 的措施。

小扎提到, Facebook 將會移除這些用戶的賬戶,禁止這些用戶繼續使用 Facebook。目前,Facebook已經成功禁止了270個美國惡意用戶,和470個俄國虛假賬戶。

“那你為什麼不禁止劍橋分析使用 Facebook?”

緊追不捨的議員直接把最後的陷阱亮了出來。

小扎一時語塞,表示2015年的時候,劍橋分析還沒有開始使用 Facebook 的服務。而事實上,當時劍橋分析已經開始使用從Facebook提供的數據。在中場休息後,小扎主動承認自己在這一事實陳述上犯了錯誤,但是不得不讓人懷疑小扎是否真的瞭解自己公司的服務對象?

作為另一個被《華爾街日報》認為最會發難的參議員John Kennedy(這個肯尼迪跟肯尼迪家族並無關係)再三問扎克伯格,為什麼 Facebook 沒有簡單地描述它收集何種用戶數據,扎克伯格先生一再告訴肯尼迪,他相信 Facebook 已經在做肯尼迪議員想要的東西了。

“我不想投票必須對 Facebook 監管,但我想我會投。” 共和黨參議員肯尼迪如是說。

這場聽證會,足足持續了五個小時才結束。但不得不說,小扎確實很頑強。在委員會要求可以中場休息的時候,他還微笑表示,可以繼續15分鐘的提問。

用戶=商品,會改變嗎?

正如這場聯合聽證委員會此前對媒體表示,聽證的關鍵問題會圍繞消費者數據隱私問題,希望幫助所有美國人更好地瞭解他們網上的個人信息到底發生了什麼。

但,這顯然並不是一場聽證能解決的。

這是因為依賴用戶數據生存的公司,並不是只有Facebook一家。在美國,可以是Facebook,也可以是Google,更可以是Snap。在中國,相信大家更清楚。

如果你免費使用某個產品,那你就不是用戶了。你將成為“商品”,可以被出售的商品。

這句話或許大家並不陌生。“蒐集用戶信息——第三方廣告公司推送用戶信息——精準推送——公司盈利”,這樣的商業模式,可以說,只要擁有龐大用戶數據的公司,就面臨類似的問題。

確實,Facebook 就成為了大家發難的靶子,但顯然從這場聽證會看來,有的議員接受,有的直接否認。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最新报道:5小时鏖战44议员!

(聽證會外面架起的100個扎克伯格人形牌)

參議員 Blumenthal 甚至以 Facebook 員工寫的一封信為例,認為這不僅表明 Facebook 缺乏資源(保護隱私),而且缺乏對用戶隱私的關注,“我今天對你的保留意見是:我看不出你能如何改變你的商業模式。”

不過,扎克伯格從頭到尾堅持,Facebook 並沒有銷售用戶數據,而是廣告會針對某些具體類別的用戶進行投放。

在聽證會之前,已經有議員開始行動了。

民主黨參議員 Edward J. Markey 計劃提交一項名為“同意法案”(CONSENT Act )的新法案,該法案要求社交巨頭如 Facebook 和其他主要網絡平臺在分享或出售個人數據之前,獲得用戶明確同意。

但明顯的是,不同黨派的議員傾向性也有不同:民主黨人就認為可能需要法律來監督 Facebook 等公司的數據隱私措施,或限制外國對其平臺的干擾,但共和黨人更支持自由市場原則,所以不願意管理美國公司。

比如來自共和黨參議員肯尼迪此前就表示,關於隱私和利用網絡進行政治宣傳的問題都太大了,並不是 Facebook 一家公司能夠解決的,這才是令人恐慌的部分。

小扎也在聽證現場被直接問到,你是否會同意像“同意法案”這樣的法案?小扎的回答中多次提到,“原則”(Principle)是對的,但是支持這樣的立法嗎?甚至說可能像歐洲今年5月施行的數據法案,小扎並沒有直接回答。

扎克伯格說:原則上是支持的,但是細節很重要。

影響選舉?用戶會看到政治廣告

相較於民主黨人更關心用戶數據、隱私的內容,共和黨人向小扎的“發炮”更多是針對Facebook 對政治、選舉過程中的影響力展開,甚至直接關注 Facebook 的政治傾向。

比如來自德州的共和黨議員在聽證現場問小扎,Facebook 和其他科技公司是不是一個“中立的”平臺時,小扎竟然沒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

但扎克伯格承認,硅谷是一個“極度左傾的地方”,但他試圖確保Facebook “我們所做的工作沒有偏見”。即使是招了1萬5千名對內容進行檢查的員工,也沒有問他們的政治傾向。

聽證會期間,扎克伯格重申他支持《誠實廣告法》(Honest Act),這是美國兩黨將對政治廣告提出新的立法要求,以對抗俄羅斯在2016年競選期間可能出現的干預選舉情況。

正如扎克伯格昨天透露出來的陳詞中所說:Facebook 做了一些改變,創建對過去政治廣告存檔的搜索,你想看到誰投放了政治廣告,不僅能搜索到,還能直接看到。此外,Facebook 在加拿大對政治廣告進行了測試,也就是說用戶能看到,這個政治廣告頁面是由誰在運營的。預計今年夏天會在全球進行投放。

小紮在聽證時也補充說,Facebook正在添加一項功能,用戶可以在Facebook上看到所有廣告。

因為“劍橋分析”事件涉及2016年的美國大選,委員會主席 John Thune 同樣表示,他期待將來舉行針對劍橋分析或者同樣的機構進行聽證。

就在小扎聽證會進行的同時,劍橋分析公司在推特上做出了“自證”。

“我們沒有破解 Facebook 或違反任何法律”,相反,劍橋分析還表示,它的政治部門 SCL Elections 公司是從一家公司獲得的授權數據,這家公司是通過 Facebook 提供的工具獲取數據——這是“當時的普遍做法”。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最新报道:5小时鏖战44议员!

聽證會上議員問到了同樣的問題,到底現在有多少個“劍橋分析”這樣的機構存在?但是,小扎並沒有給出準確的數據,表示會在調查後讓團隊成員進行跟進,給議員們答案。

但扎克伯格不斷重複的是,隨著美國中期選舉即將到來,還有各種國家的選舉陸續進行,針對2016年俄羅斯這樣干預選舉的事情,並不會重現。

監管的幾種猜想

到底這場聽證對美國科技界來說,會帶來什麼變化呢?

《華爾街日報》此前發表了五大猜想,其中一條就是:這次聽證或許引發華盛頓立法者們的動作,那就是:到底要不要針對社交媒體或科技行業其他人施加新的法律。

到底如何監管?幾種可能的方式是:

第一,國會採取新法律來保護個人數據,這將是華盛頓可能採取的最嚴厲的一步,好比歐盟5月即將實施的法案。其中就涉及公司如何收集,共享和利用用戶數據。

第二種,廢除科技公司的法律豁免權:90年代互聯網第一次興起時頒佈的法律或許已經過時了。因為Facebook,谷歌和其他科技巨頭通常不能對使用其平臺的人的不良行為負法律責任。

這是美國1996年“通信規範法案”的第230節規定,科技公司免於承擔他們平臺上發生事情的責任的,更進一步說,科技公司免於承擔基於用戶發佈內容的後果。

第三種,FTC 的監管。FTC 即聯邦貿易委員會,早在2012年,Facebook 同意會“獲得用戶同意收集個人數據並與其他人分享”的條款,所以,聯邦貿易委員會現在正在調查Facebook是否違反了該協議的條款。

但不管監管如何出臺,或許扎克伯格當下更需要面對的是明天同樣一場轟炸。

美國時間週三(4月10日),也就是明天,眾議院的聽證會在等著扎克伯格。會比今天的五小時更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