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就沒出過王姓的皇帝呢?

專做廣告禮品的工廠


別再說王氏沒有出過皇帝了,你看看這些政權就知道了

“張王李”作為中國人口最大的姓氏,其中李姓作為古代皇朝的國姓有盛唐、成漢、西涼、後唐、南唐等,但是張氏和王氏作為國姓卻比較少,今天丸子大致為大家羅列了一下王姓所建立的政權和政權中的老大們。

1.新朝(8~23年)

新朝是中國歷史上王姓建立的唯一一個統一王朝。

公元8年,王莽廢掉孺子嬰,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據說王莽是穿越而來的,對封建王朝進行了一系列過於理想化的改革措施,由於其措施空想色彩濃厚,嚴重脫離歷史實際,加上朝令夕改、政令混亂,導致了嚴重的社會矛盾。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的軍隊攻入長安,王莽在混亂中被殺,新朝滅亡。

2.趙漢(23~24年)

新朝滅亡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公元23年,算命大師王郎(王昌)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輿,在邯鄲稱帝,以“漢”為國號,史稱趙漢。公元24年,劉秀攻破邯鄲,王郎被殺,漢政權滅亡。

3.安國王國(352~354年)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以至於天下再次回到了戰亂紛紛。350年前燕乘後趙大亂,分兵攻後趙,幽州刺史王午和徵東將軍鄧恆一起保衛薊城。

352年王午據魯口割據一方,自稱安國王,繼續對抗前燕。后王午為其將秦興殺死,呂護又殺秦興,繼承安國王,最後敗於前燕。

4.太平帝國(430年)

403年,宗教教主王始利用宗教形式在萊蕪谷聚兵數千人起義,自稱太平皇帝,設置百官,建立太平帝國政權。一時附近百姓紛紛響應,起義軍發展到數萬人。雖然聲勢浩大,但是終究抵不住當時割據山東的慕容氏南燕國的進攻,起義軍奮起反抗,終因眾寡懸殊而敗,王始被俘。

搞笑的是,王始與妻將要被斬時,監斬官詢問其父與兄弟現在何處。王始道:“太上皇蒙塵在外,徵東將軍徵西將軍被亂軍所殺,只剩朕一身無依無靠。”其妻趙氏怒道:“你正因這嘴惹事,事到如今還口出狂言。”王始答道:“皇后還看不透天命?自古豈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國?朕即使駕崩,終不改帝號。”

5.沖天國(477年)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正月二十五日,略陽平民王元壽,聚集部眾五千餘家,自稱沖天王,反叛北魏。不過五千烏合之眾難成氣候,二月十七日,北魏秦、益二州刺史尉洛侯擊敗王元壽,沖天國滅亡。

6.齊國(488~489年)

雖然北魏孝文帝是偉大的改革家,但畢竟還是封建皇帝,統治再清明也不能兼顧全天下。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正月,山東兗州人王伯恭在嶗山聚眾起義,自稱齊王,建立齊國,反抗北魏南侵。

這群烏合之眾於489年被東萊鎮將孔伯孫戰敗。齊國滅亡。相傳嶗山的南窯半島的點將臺為王伯恭在嶗山聚眾起義之遺蹟。

7.燕國(615~618年)

隋末又是一個大亂世,亂世出英雄,王須拔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

大業十一年(615年)率眾起義,對於隋朝的暴政,農民揭竿而起,王須拔的隊伍迅速發展到十餘萬人。有了群眾基礎之後,王須拔自稱漫天王,建國號為燕。

618年在攻幽州(今北京)時,不幸身中流矢死亡,其部眾遂歸亞帥魏刀兒統領。另外一說是王須拔被夏王竇建德所敗,逃往到了突厥。

8.鄭國(488~489年)

公元619年,王世充在洛陽稱帝,建國號為“鄭”,控制河南地區。621年,李世民率兵擊敗王世充,佔領洛陽,同年,王世充被殺。

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的胡人。隋朝時當過江都宮監,為隋煬帝信任,後參與平定楊玄感之亂以及河南山東一帶民變有功,聲望更高,並奠定其在河南地區的勢力。

隋煬帝楊廣被殺之後,他擁立楊廣的孫子楊侗為帝,後來他又打敗李密,招降瓦崗眾將,不過後來很多瓦崗將領離開了他,比如陳咬金和秦叔寶。

公元619年王世充廢楊侗自立為帝,國號鄭,年號開明。621年,李世民擊敗王世充,鄭亡。同年七月,王世充被仇人獨孤修德所殺。

9.趙國(907~921年)

王氏趙國的前身是唐王朝時期的成德軍節度使,並且這是王氏是回紇人,821年到921年這一百年成德軍節度使均是王氏的割據政權。

907年,朱溫篡唐建梁,封成德軍節度王鎔為趙王,以鎮州(在今河北省正定市)為都城,建立趙王國。後來他又絕梁交晉(後唐前身),不過在趙國境內他說的算,他雖然聰慧,卻無政治遠見,溺於享樂,驕於富貴。在位後期,又好左道,煉製丹藥,妄想長生不死,並常與道士王若訥一起出遊,每次出遊都長達旬月,出遊之時把政務交給宦官處理,而且每次出遊西山王母祠,都極度奢華。其手下將領李弘規、李藹憑權用事,重用親舊,樹立黨羽,分居要職,這些王鎔也都沒有加以控制,921年,其養子張文禮發動政變,王鎔被殺,趙國滅亡。

10.前蜀(907~925年)

公元907年朱溫滅唐之後,蜀王王建在成都稱帝,國號蜀,為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之一。共傳兩代,925年王建的兒子王衍向後唐莊宗李存勖投降,前蜀滅亡,共存在了18年。

11.北平國(907~929年)

北平國,其前身是唐末的義武軍節度使。879年,王處存被唐王朝封為義武軍節度使,成為易、定州統治者,建立割據政權。900年,梁朱溫率兵進攻定州,王郜遣其叔兵馬使王處直率兵抵抗,大戰於沙河,為梁所敗。

王處直打了敗仗,害怕被殺,於是領兵驅逐了侄子王郜,王處直就被為義武軍節度使。被梁打怕之後的他與梁議和結盟,朱溫表其為義武節度使、封太原王。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封王處直為北平王,北平政權正式建立。

不過後來後梁勢微,王處直又和與晉王李存勖結盟。公元921年,王處直秘密聯絡耶律阿保機,背叛李存勖,定州將領不願聯絡契丹,推舉王處直義子王都殺害王處直,王都歸降後唐李存勖。李存勖以其子李繼岌娶王都的女兒,以王都為義武軍節度使。明宗李嗣源即位後,厭惡王都,和安重誨商量除掉他。王都獲悉後,聯絡契丹反唐。李嗣源派大將王晏球討伐王都的駐地定州。王都堅守一年多,公元929年二月,定州城破,王都與家屬皆自焚而死。

12.閩國(909~945年)

閩國的前身是福建觀察使和威武軍節度使的地盤,朱溫篡位之後,為了拉攏地方勢力的支持,大肆封王。909年,朱溫封王審知為閩王,閩國稱為獨立政權。

閩國雖小但是特別亂!925年王審知去世,長子王延翰繼位;927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殺死王延翰奪位,933年稱帝。

稱帝之後閩國的政變內亂更是接連不斷,935年王延鈞被長子王繼鵬謀殺;939年王繼鵬又被其叔王延曦與堂弟王繼業捕殺;王延曦即位後暴虐無道,賣官鬻爵,大殺宗室;943年其弟王延政以其封地五縣稱帝分庭抗禮。

944年連重遇與朱文進再次發動兵變,屠殺王氏子孫,朱文進自立為閩王;不久之後王延政收復閩國,不過內亂如此外敵又來了,945年南唐於閩國內亂時出兵將其攻滅。

13.蜀國(1000年正月~九月)

公元1000年元旦,益州戍兵趙延順等因不堪忍受將領和官吏壓迫,殺符昭壽,發動起義。他們擁立益州神衛都虞候王均為皇帝,國號大蜀,改元化順。二月,楊懷忠率軍攻益州,並勸降王均,不過王均拒降,同年九月益州城破,王均自殺。

14.安陽國(1047~1048年)

1047年,彌勒教教徒兼宣毅軍小校王則,和士兵密謀1048年元旦發動起義反抗宋朝的統治,不過事情洩露。於是不得已在1047年冬至日在貝州發動兵變,捕知州張得一,他被推為東平郡王,建國號為安陽,年號得聖。

起義軍戰士均面刺“義軍破趙得勝”字樣,不過這是種自欺欺人的招式。1048年,朝廷派明鎬、文彥博率重兵圍攻,攻入貝州城俘虜王則,他被押至東京處死。

15.極樂國(1457年)

從其名字來看這就是個極具宗教色彩的國家,其事實也是如此。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鎮年間,陝西褒城(今勉縣)僧人王斌(法名悟真)在山中秘密組織發展群眾,於率領流民數千人起義,並創建極樂帝國,自稱武烈皇帝,年號天繡,設置百官。不久在進攻漢中時,王斌被俘殺。

15.宋國(1547~1556年)

王直是中國第一位在國外建國的人物,不過明史稱他為汪直,其他史書大都稱王直。

他就是那個能被稱為海賊王的男人,他曾讓大明王朝特別頭痛,不過死後還是讓大明頭痛,其實他就是一批沿海倭寇的頭頭。

王直據薩摩洲之松津浦,建國號為宋,自稱徽王,部署官屬,鹹有名號。控制要害,而三十六島之夷皆其指使。不過宋國只持續了9年,後來王直被明朝王本固擅殺。

PS:王姓傳承最久的政權其實是朝鮮半島的高麗國(918~1392年)

公元918年,新羅人王建依靠兵變奪權登位,建國號高麗,年號天授。935年取新羅,936年平後百濟,統一朝鮮半島。高麗歷經34代君主,共475年。1392年,李成桂廢黜恭讓王自立,建立了朝鮮王朝。至如今朝鮮半島的人別稱還是高麗人,其國名英語發音都是Korea

還有一說金朝皇帝完顏氏的漢姓是王,建州女真首領的姓氏也是王,如王杲、王兀堂。

歡迎關注【最愛肉丸子先生】,用輕鬆有趣的方法,為你解讀有趣有料的歷史!


最愛肉丸子先生


王姓皇帝有還是有的,只是相比王這個大姓來講少的可憐,而且還都有點“缺陷”。

王姓歷史上稱帝的有三個人,這三個人都有長時間很多人不承認的,怎麼回事?來看看吧:

1.“穿越者”王莽

王莽是西漢末年外戚,開始時為人低調謙恭有禮,被許多人譽為“聖人”。逐漸掌握了西漢朝廷大權,暴露了本來面目,篡位登基,建立了“新朝”。所以後人有詩曰:“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說明識人之難。不過這個新朝極為短命,很快被內亂和農民起義淹沒,王莽也死於亂兵之中,因此這個新朝夾在西漢東漢之間,不太為人所知,許多歷史學家也不承認這個朝代。王莽的失敗,除了他篡位的合法性不足,人心思漢以外,還在於其激進的改革措施,史稱“王莽改制”,由於政策過於超前,被現在的網友調侃為“穿越到漢代的人”。這些政策水土不服,天下大亂,所謂新朝一世不到就滅亡了,王莽是唯一一個既是開國之君又是亡國之君的皇帝。



2.“賊王八”王建

王建是唐末人,早年就是一個偷雞摸狗的鄉間無賴,被街坊鄰居所痛恨且不齒,人送外號“賊王八”。然而,這樣的人往往在亂世反倒能如魚得水,王建後來從軍,併成為大宦官田令孜的乾兒子。唐末黃巢起義,唐僖宗避難四川,田令孜與“護駕八都”跟從,八都就是八支千人部隊,王建掌控其中一都,護駕有功,從此發跡。在亂世縱橫捭闔,居然最終攻取了東西兩川之地,在朱溫篡唐後,他也稱帝,國號“大蜀”(一度曾改為大漢),史稱前蜀,他是前蜀先主。後來老而昏聵,特別是接班人選擇不當。



3.“藝術家”王衍

王衍就是前蜀皇帝王建的兒子,原名王宗衍,即位後改名王衍,是為前蜀後主,他和後來的南唐後主李煜、後蜀後主孟昶一樣,對當皇帝治國不甚了了,卻有著比較好的藝術眼光,吃喝玩樂樣樣精通。更可惡的是,他還強搶民女,看上一對新婚夫妻的新娘子,搶走後新郎一慟而亡,新娘子殉情自殺,王衍缺德玩意啊!他還信任群小,最終前蜀被五代後唐所滅,王衍也做了俘虜。做了俘虜的王衍,在被押往洛陽途中居然還有心思做詩,以為當不了皇帝了也能當個“劉阿斗”吧。不料想等來的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王衍一家,並行誅戮”的詔旨。據說這還是被宅心仁厚的大臣張居翰改了一個字,即把“王衍一行”改為“王衍一家”,挽救了上千性命!不過這對王衍毫無意義,反正都是一刀。可憐可悲!

前蜀當然不為中原王朝承認,也不為大多數奉中原為正朔的割據政權承認,不過史學家還是承認五代十國有此一國,所以王建、王衍可以所做皇帝的。


磨史作鏡


有一個叫王莽的人如果看到這個問題,不知道會不會找塊豆腐撞一撞:什麼?什麼?我居然不是皇帝,我可是貨真價實的姓王的皇帝啊……

在中國歷史上,王莽這個皇帝的評價並不高,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位皇帝的存在。


其實,王莽是正兒八經的當過皇帝,並且時間有15年之久,他建立的王朝國號為“新”,是不是也一臉懵逼,感覺沒聽過的樣子,是的,新朝就只有王莽這一位皇帝,他既是開國皇帝,也是亡國之君,新朝也位列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新朝夾在西漢和東漢之間,算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王朝,時間跨度從公元8年到公元23年。當然在建立的時候,恐怕誰也想不到居然會如此短命吧。


王莽,字巨君,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作為西漢後期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逐步在西漢末年掌握政權,在當時被認為是眾望所歸的人物,公元8年臘月,王莽廢漢孺子(劉嬰)為安定公,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西漢至此滅亡。

當上皇帝后的王莽摩拳擦掌,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好好進行一番改革,名曰“託古改制”,在位期間頒佈了多項改革措施,比方說限制私有土地的持有,超出部分為國有,無土地者由國家進行分配,可以說初衷是好的,想要解決從西漢後期就存在的土地兼併的問題,但卻完全無法執行,反而遭到地方豪強們的一直反對。


還有一些看上去很現代化的改革,但是隻求名目復古,與實際情況相違背,改革幣制、改變名稱,推行方法有問題,遭到強烈反對。


自負的王莽一看這麼多人反對,那怎麼行,這不是挑戰我的權威嗎?企圖通過嚴刑峻法強制推行,被重罪處罰的人不計其數,導致社會動盪和天下的不滿、邊境戰亂。


在這樣的背景下,反莽浪潮迭起,加之天鳳四年(公元17年)發生蝗災、旱災,饑荒四起,形成赤眉及綠林大規模的反抗,戰火遍及大部分地區。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在賭城南郊舉行哭天大典,然而,哭的再厲害,似乎也沒有什麼用了。同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混亂中被殺,短暫的新朝就滅亡了。


由於接下來統一天下的是西漢宗室劉秀,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視王莽為逆臣賊子,班固編寫的《漢書》更是強化了這一觀點,王莽被認為是“偽君子”,對王莽和新朝的評價幾乎全部是負面的。


敢情,姓王的人也不知道,原來歷史上出過王姓的皇帝啊。


浮雲西邊來


和張姓一樣,王姓雖然是大姓,卻在歷史上極少出皇帝,只有王莽當過皇帝,而且還是篡位得來的,經歷一世之後就滅亡了。在五代十國時期,有個叫王建的人,在成都建立了一個政權叫前蜀,該政權壽命只有34年。

追溯王姓起源,最早源出西周姬姓,乃是皇室子弟多因政治鬥爭失敗後貶為平民或出逃(這裡篇幅所限不詳細贅述了),改為王姓,其中暗含的意味很明顯。後來這些王室子弟、貴族後裔多從事商業,鮮少參加政治。故王姓之人多出大賈鉅商。

還有另外的小源流是商紂時期比干的子孫,改姓王,還有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後改為田姓,建齊國,秦滅齊國後改王姓),以及燕國太子丹之後,在王莽時期被賜姓王。

總之,王姓的來源是商周時期沒落王族、貴族改姓而來,為啥很少有當皇帝的?因為這些人祖上都是在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和吃過虧的,按照物競天擇和基因論,已經不具備當皇帝的先天條件了。按照迷信的說法,那麼就是他們的祖先已經當過帝王了,把帝王脈氣享用完了,拔光了,用現在的話說,額度用完了。



軍迷津睿


這個問題還真是問得有點意思,但我覺得是不是說錯了,真正的意思是想說“王”姓在歷史上為什麼沒有出現過開國皇帝?或者說王姓在百家姓中“張王劉李陳”排第二,人口眾多,卻沒出過一個正兒八經的帝王?

因為大家都知道新朝的王莽就當過皇帝!所以,完全說王姓沒有出過帝王顯然沒道理。只是王莽這個皇帝在歷史上對其評價不太光彩,總有點來路不正的味道。如果是通過戰爭手段,以兵馬行天下恐怕就名正言順多了。

最後有人把王姓不出帝王的事歸結到“王”字的字面上了,所謂“王”字者,三橫一豎代表天地人,上下相連,卻出不了頭!王字一豎始終不出頭,所以,王姓者當不了皇帝。能出頭的姓氏有:劉、楊、李、趙、朱是也。有意思,漢字的信息量真大!

用一句名言總結一下:權力(真理)始終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人多不代表力量大。


山人的生活感悟


王莽的新朝算一個,雖然得位不正,正史中也無《新書》或《新史》之類的斷代史,但畢竟坐了天下,曹魏,司馬晉,楊隋,趙宋都是篡位,新莽自然也是;王建之流的茸爾小國便罷了,偏安一隅,只算王國,算不得朝代。“張王李趙遍地劉”——中國5大姓氏中,只有張姓稍顯尷尬,第一大姓居然沒坐過天下,不過江西出了個張天師,連帶著玉皇大帝也姓張,中國人初見面寒喧時必問“貴姓?”,標準回答是“免貴姓某”,王李趙劉之姓也不例外,只有張姓和孔姓可直接回“姓孔成姓張”——一個是聖人後裔,一個是玉帝本家,有此一項,人前誇起口來,也算聊以自慰😄😄


坐擁書城4


百家姓裡沒出過皇帝的那麼多,要不你挨個兒問一遍??

古代人的姓名不能隨便起,是要忌統治者的名諱的。更不要說,王,帝,皇,這種身份象徵性質極其強烈的字作為姓氏了。

在一個新的姓氏成為皇帝的姓氏之前,肯定有一個前朝的皇帝,如果有人以“王”為姓,那就是皇帝眼中的亂臣賊子,如果擁有一定社會地位,就是反賊的潛在存在,要被砍頭的。而一個人成為皇帝之後,更不可能改名換姓了,不然愧對列祖列宗啊,他的姓氏才成為皇帝專屬。

在封建社會,個人的尊卑貴賤等級分明,有些皇帝的後人,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代一代成為一個專屬姓氏的家族,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地位被廣泛認可的代名詞。普通人更不可能隨便將自己的姓氏冠以別人的姓氏。

而並不是所有“王”姓的人都有當皇帝的心思和才能氣運等。當一個“王”氏成為社會名流,名門望族後,更加會盡心維護注重家族的榮耀,更不會亂入皇帝的眼中,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給族人帶來滅頂之災。

另外一點,“王”代表的是諸侯王,“皇帝”不是王,是帝。亂世割據,也許擁兵自重,能成為一方諸侯。但志僅在此的人,必將被真正非池中物,將一飛沖天的真龍天子所取代。如果野心勃勃,更怎麼可能甘心為王。

像王莽那種篡政奪權的“皇帝”來說,其身份更像是割據一方的諸侯王,而不是一統天下的皇帝。


停見下雨的聲音


一次班級討論百家姓現在那個最多,於是乎姓王的莫名的優越感升起!臺上老師一句話“姓王也沒啥可炫耀的因為百家姓它排第八、第八、第八……😂😂😂”


Power哥28396178


我作為姓王的人對這個問題深有感觸,因為我們已經是王了就不去和那些姓氏去爭了~~~


青揚採風


你的意思我明白,是說獨立成國家的王姓皇帝,有的是,只是你不查基因,92%的人類當中都有王姓基因,都是王姓種。真要絕對原型的話,那幫傢伙都躲災和不表演,只要控制住姓王的全部,一切戰爭和獨立都不存在。王姓厚道,不爭不搶不奪,經常被人當槍用,歷史已有教訓,真要獨立,讓敵人來個上屋抽梯,那豈不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