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胃癌晚期的患者要求胃部全切,舍胃保命,真的划算吗?

用户68037212


这个问题有几个问题,

一是是不是胃癌晚期,要明确二是如果有根治手术机会,胃是否全切不是关键,只要能有根治手术的机会,不是划不划算的问题,是患者运气很好,还有根治的机会。

一是要明确是不是胃癌晚期,以及晚期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胃癌晚期很少手术治疗,主要是依靠全身化疗。一旦晚期,疾病属于全身性疾病,单纯依靠手术很难有好的效果。目前是以化疗为基石的治疗手段,同时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免疫治疗的指标是否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有选择的联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不是一旦晚期,手术就没有意义了呢。也未必。

如果是胃癌合并了腹腔游离细胞学阳性(就是腹腔冲洗液中含有癌细胞,根据分期属于晚期),部分患者经过化疗和腹腔灌注化疗后,再次行根治手术治疗,患者可以长期生存。还有,少数单发肝转移的患者,经过化疗控制后,行胃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的根治性切除,也是有治愈的机会。

但是,如果是胃癌比较弥漫的腹腔转移,多发的肝肺转移,或者骨转移等晚期形式,不考虑手术切除。除非患者合并梗阻或者出血等情况,需要原发灶的切除,这是属于姑息性手术治疗,这种手术不是达到治愈肿瘤为目的,而是缓解症状。

二是如果有根治手术机会,胃是否全切不是关键,只要能有根治手术的机会,不是划不划算的问题,而是患者运气很好,还有根治的机会。

如果患者不是明确的晚期,而是局部偏晚的化,建议在新辅助化疗后,选择根治性手术,最大程度提高治愈机会。如果能有根治手术机会,是否全胃切除不是考虑的关键。是否全胃切除主要看肿瘤的位置。如果肿瘤位于胃远端(胃的下部),在保住足够的切除范围的前提下,是可以保留部分胃,如果肿瘤位于胃的中上部,建议全胃切除,这也是目前国际上的通用的并且被证实有效的手术方式。增加根治度,提高生存率。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起到初步的食物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消化,几乎不吸收营养物质,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依靠小肠,因此,完全不要担心切除胃后的生存和营养吸收问题。有人会问,胃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够切除胃的来提高根治度,提高治愈率,这是相当划算的问题。所以,在还有根治手术机会的情况下,不要再纠结是否切除胃的问题。如果能不手术治愈胃癌的话,别说切除全胃,哪怕给取活检都不能同意,也许未来有这么一天,至少目前做不到。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生命不是生意,谈不上划算不划算!问题里面并没有翔实的病情资料,只能看到两个词“43岁”“胃癌晚期”,晚到什么程度不清楚,所以只能笼统回答这个问题,大概说说吧!

43岁是一个人的年龄黄金分割点,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幸来个晚期胃癌,真的是对一家人来说天要塌了,从病人自己到家人都难以接受,可能会产生有0.1%的希望就会付出100%的努力,治疗上不惜一切代价,在这种心态下,常常会出现所谓“舍胃保命”的想法,但是但是,如果真的是特别晚期,全胃切除于事无补,也不会保住性命的!

理论上,局部进展期胃癌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应当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肿瘤侵犯深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考虑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或术前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考虑根治性手术。成功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需根据术后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辅助化疗,必要时考虑辅助化放疗)。而广泛转移性晚期胃癌应当采取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姑息性手术、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射频治疗等局部治疗,同时也应当积极给予止痛、支架置入、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疗。


肿瘤何大夫


43岁胃癌晚期要求行胃全切手术,舍胃保命划算吗?我来回答仅供参考,如果全身检查仅是胃部肿瘤还是值得行全胃切除手术的,毕竟你只有43岁还年青,后面的路很长,比起性命其他都不算事。本人1991年2月33岁时因胃长期不适胃镜检查确诊胃癌,遂于这年的大年29手术行全胃、脾、胰尾部切除术,从此,我变成直肚肠的胃癌病人,医生告诉爸爸预言最多还能活半年。全胃切除以后,有很多后遗症,特别在饮食中碰到的问题,经过20多年来的实践,有以下几点得益,愿与探讨:一、全胃切除后空肠衔接,开始碰到的问题是吞咽困难,用餐前几口会产生难咽、噎食。后来,在进食时不性急,先吃口汤,做到细嚼慢咽,这样就缓解了。反之,稍快一点就噎食,非吐掉不可,几年来都是这样。二、胃全切除以后,贲门、幽门没有了,容易产生“反流”。反流时吐苦水,严重时连胆汁都吐出来,难受极了。我的办法是,为防止反流上身睡的高一点。晚上睡觉用三个忱头,严重时起来坐坐,20多年天天如此。三、全胃切除后,内因子丧失,容易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平时还应补充叶酸,铁剂,注射B12针剂。癌症是全身性疾病,要生存就要勇于面对现实,多年来的生活实践使我感到:一是要配合医生治疗;二要学习抗癌经验;三是离不开亲人的帮助;四是多吃抗癌蔬菜,锻炼身体,注意多休息。


杨杨奶奶依依


如果是胃癌晚期,那就不是“舍胃保命”的问题了,舍胃其实不可怕,重要的如何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来治疗胃癌。


晚期胃癌这个其实临床是要看晚期到什么程度。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转移的范围,胃周浸润的范围等等,选择治疗方案。



第一:外科手术治疗。如果转移的很厉害,这个是姑息性切除,减瘤切除,或者疏通消化道。手术只能切除胃的病灶以及在手术范围内医生能探到的淋巴结及相关病灶。如果有远处探测不到的病灶是没有办法切除的,需要配合其他方案治疗。如果转移的全身到处都是,部分病人是没有办法切除的。


第二:化学治疗 对于晚期患者,化疗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也有少部分病人效果比较好。


第三:放射治疗。通常是病灶比较少,不好切除的情况下。或者通过手术、化疗后残留的病灶。



患者,43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压力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去照顾,可以说是强大的中间力量。而胃癌按分期分为0~4期,一般认为3期末或者4期才是胃癌晚期,胃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为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腔种植转移以及直接蔓延到邻近的器官等。所以,胃癌晚期一般可以理解为已经有转移的脏器或者是多发淋巴结转移了,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来缓解痛苦呢?

胃癌的治疗主要还是得需要手术根治,那么胃部该切多少呢?如果胃癌长到胃的下部,例如胃窦部,那么一般需要切除胃下部的三分之二,如果长到胃的中间,那就需要整个胃切除了,如果长到食管和胃之间,那么需要看肿瘤的大小来决定了。许多的患者都会有同样的顾虑,胃全切是否影响接下来的生活质量?其实,胃全切并不一定比部分切除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更大。但很多时候,医生为了安全起见,为了更好的清除肿瘤建议全切。但是,胃切除的只是癌细胞的来源,却不能彻底消灭癌细胞,这也是西医在治疗癌症上的弊端,因此也只能手术后通过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清楚身体里残留的癌细胞。



舍胃保命这个理论是基于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以及癌细胞的扩散程度而定的。如果患者身体条件不好,营养状况也不佳而且有邻近脏器转移的问题,那么不建议手术治疗,建议保守治疗,更多的减轻患者身体的疼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此患者,43岁,身体状况还可以,经济状况也可以的话,可以看看癌细胞的扩散程度以及身体的耐受程度,综合考虑,权衡利弊。

因此,滚蛋吧肿瘤君……需要患者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战胜癌症的信心与勇气,才能将癌症用自身的毅力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祝愿所有的人,远离疾病,远离癌症,健康快乐的生活。


silently📖


看到这情况我想说说。我是广州的退休工人。去年肠癌往院。同房有一胃癌病友。他在另一医院发现胃癌,要全胃切除。但全胃切除后生活质素较差,他不想这样。他女儿与读医学的同学讨论病情。同学主张他往中山六院医治。医生方案是先放化疗,到肿瘤缩小后才做手术。结果只切了三分之一。术后恢复得很好。复查时与我同房。把事告诉你,可考虑。祝早日康复!


三分银107147131


癞蛤蟆皮榨鸡蛋吃,治胃癌晚期。一天三次吃。


盛世的没落


基于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患者得了癌症确实不幸,但是能行手术治疗又是相对幸运的,至少发现的比较早。舍胃保命,我觉得值!如果不舍得这个胃,终归病也是保不住的。癌症到了后期都会转移,到了那个时候只能行内科治疗或者姑息治疗。疗效肯定没有手术治疗来的好,存活时间也会明显缩短,花费也会更多。

当然,什么事也不是绝对的,手术之后未必就能痊愈,癌症很多会复发,身体差得人甚至熬不过手术。


汪医生小课堂


【 编号WD266】

“舍胃保命”?如果把胃切除了生命可以更加的延长,为什么不呢?如果生命短时间消失,那胃还在吗?现在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的年代,这也不是考虑的内容。“划算不划算”?不管面对自己还是对家人?都是生命,这样想可能不是很合适吧?


胃癌晚期相对于早期而言,早期概念最多的是以大体分型论,肿瘤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除此之外都是晚期。这种分型对指导治疗不是很准确,最准确的还是TNM分期法,这样说的晚期也就是Ⅱ期、Ⅲ期、Ⅳ期患者。

Ⅳ期患者一般是不进行手术的,除非发生了出血、梗阻、穿孔一些威胁生命的急症,这样说来需要手术胃全切的情况很可能就是Ⅱ期或Ⅲ期病人。这些手术结束后都是需要辅助化疗的。通过合理的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Ⅱ期是76.2%、Ⅲ期是40.8%(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0年数据)。如果不手术、Ⅱ期可惜,Ⅲ期很可惜,几个月、不到1年胃肿瘤可能长满胃壁,转移远处也有可能发生。

胃全切是手术的一种方式,与肿瘤的位置、大小有关,不一定就比局部切除的病情晚,尤其一些胃体、胃底上的肿瘤。对于生命要珍惜,科学的治疗可以延长生命,要放弃的话,这咋么办?


刘永毅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