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一片魚塘是怎樣的感受?我來告訴你

上一篇“正在消失的水庫”提到關於農村的池塘,有些讀者覺得池塘可能就是堆垃圾的地方,那是因為沒有在農村生活過嗎?這篇我就來說說農村的池塘是個怎樣的存在吧。看完這篇,你可能會也想去農村承包一片魚塘哦。

農村的池塘主要就是用來養魚蓄水的地方。可能古代的時候人們已經有這個意識了,在毛澤東時期大修水利,我們村就保留了十幾個魚塘。那些地勢比較高的魚塘容易漏水,所以一般都是作為山塘,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在山塘裡養魚了,只是雨水多的時候可以蓄水用。地勢比較低平,又靠近住戶家門口的池塘一般都會好好打理,每年年底村裡還會競標,每家每戶都有權利去承包一口魚塘。

承包一片魚塘是怎樣的感受?我來告訴你

承包魚塘之後,就要開始一年一度的養魚計劃了。因為競標的時候一般都在新年之後了,這個時候原來魚塘裡的魚都捕出來了,新塘主要養魚的話還會在放水後的塘底撒上生石灰殺菌,然後才塞上水洞蓄水準備養魚。沒有換塘主的就可以只把大魚撈出,直接在塘里加魚苗繼續養魚。因為如果把水放幹了,可能要到清明的時候才能把水蓄滿呢。

承包一片魚塘是怎樣的感受?我來告訴你

放養的魚苗會各個品類都養一點。一般草魚會多一些。然後是鯽魚、鯉魚、鯿魚、鰱魚。有時候也會放一兩條青魚。但是青魚和柴魚會吃掉小魚和螺蝦,所以不會放很多。小魚小蝦米都是野生的。

養魚塘是農村人在從事農作的同時可以做的事情。雖然收益不是很大,但是不會很費事,年底家裡的魚也不用買了,還能掙一小筆錢,所以在以前大家都在老家做事的時候還是有人承包的。

在我初中的時候,我們家就承包過一口魚塘。清明插完早稻後,我們會把多餘的秧苗扔到塘裡給魚吃。如果知道哪個鄰居家有多餘的秧苗,也會跟人家要來養魚。鄰居們也都是很好說話的,一般到乾塘的時候也會送幾條魚給幫過忙的鄰居。

夏天是魚塘不太安分的季節。一是因為夏天草木茂盛,暑假裡父母就會讓我們每天隔一簍子草放到魚塘裡去。另外一個是,到這個季節,草魚也長到一兩斤了,喜歡偷釣的人就會來。因為在農村,小路多,我們家離魚塘也有幾分鐘路程,所以並沒有經常去看管。一個夏天也不知道被偷釣走了多少魚,一般就是鄰村的人抄山路過來。有的塘主會在魚塘邊上搭個小木棚,晚上就睡在棚裡。

夏天也是瓜果多的季節。香瓜正是夏季成熟。西瓜也在這個季節。不過我們沒有種西瓜。我們承包的魚塘邊上有一小條塌下來的土,於是我媽就在那裡打了個瓜棚,種了些絲瓜和香瓜。夏天我基本上天天往魚塘邊上跑。因為絲瓜長得太快了,一天不摘就會老幾條。另外就是看看香瓜熟了沒。但是天天看著香都好難等到一個熟的。有時候一下雨怎麼的,過了幾天沒去,一看已經有幾個熟的裂開了的。這香瓜的嘴緣實在不是很好。

夏天魚塘也是一個熱鬧的季節。村裡的男孩子基本在午後就在魚塘泡著了。我不跟他們一塊混,所以住在那麼多池塘的地方都沒有學會游泳。但是夏天我喜歡去塘裡踩塘貝、撿田螺。其實撿田螺和踩塘貝算是兩件事吧。因為田螺一般都在靠近岸邊的石頭上。但是塘貝還得扶著水桶去踩水較深的地方的泥巴。因為不會游泳,也不會扎猛子,所以我只能扶著桶在塘裡行走。塘裡的水一般就到脖子那麼深,所以也並不怕。光腳丫在軟軟的塘泥上走過,感覺到腳底有一個細長的略尖的東西,就會一手扶桶,一手彎腰去撿塘貝。塘貝也有大有小,像河貝那麼大的我們會把它扔回塘裡,因為裡面沒肉。一般我們撿的塘貝都至少有女人的手掌那麼大,裡面有雞蛋大一塊肉。我記得我有一次踩塘貝,一個下午就踩了一桶。你一定以為可以吃幾餐了。哈哈,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我們吃得真的異常奢侈。把貝煮熟了,貝殼自己就開了。我們把那些軟軟的容易碎的東西當作垃圾全扔了,只留下比較有韌勁的兩塊皮和兩個足,一個貝就留下了那麼點肉。所以,就算我撿了一桶貝,也只夠我們一餐吃啦。(真的好想用表情包,無法表達我內心的羞澀。)田螺肉也是一樣的煮法。不過,田螺肉和塘貝炒出來那是相當好吃的。吃過炒河貝、炒田螺,什麼海鮮、什麼龍肉,都比不上一頓新鮮的河鮮!真的,我現在都這麼覺得。只是在城市裡河鮮是很難吃到的,就算在老家,外面也很難買到新鮮的田螺肉,所以,我們還是更喜歡自己去撿。

因為我不懂釣魚的樂趣,所以魚塘給我留下的就是有關美味的記憶了。

而到了臘月,就到了魚塘給塘主“進貢”的時候了。要乾塘了。乾塘的時候一般都在臘月前後,一般在小年前很多魚塘就開始收網了。留到小年後乾塘,意味著那時候會雙倍的忙碌。因為過年還有很多事要準備呢。所以,年前的魚市也是挺熱鬧的,因為乾塘的人多,本地魚多,這時候市場裡基本都不需要外地運魚過來了。

乾塘我們是請有經驗的人來做。一般他們會來兩三個人。都穿著水庫,帶著魚網。在乾塘團隊來之前,魚塘就要開始放水了。等池塘的水放掉大半,可以看到魚背了,就可以開始撒網收魚了。這個時候,附近的鄰居也喜歡來看熱鬧。塘主收完魚後,他們也可以下塘去抓點剩下的小魚,家裡也可以添道菜。說不定還能撿到條躲在泥巴里的柴魚呢。

承包一片魚塘是怎樣的感受?我來告訴你

每次乾塘都會收幾百斤的魚,因為一次也賣不完,所以還會在魚塘下面提前挖一個小水塘,捕上來的魚可以在那裡養幾天。

前面說到有一年我家承包魚塘的事。那年乾塘的時候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我弟抱著一條十幾斤鮮活的草魚。那時候我弟也就一米多一點,又瘦又小,那草魚顯得好肥,我弟抱著它,一身都是泥,草魚的白肚皮都露在我們面前,使勁想從他懷裡掙脫,想起來都覺得特別好笑。

鄰居家乾塘後我也去撿過小魚小蝦。印象比較深的是我們之前承包過的那個池塘下面那個魚塘乾塘的時候,我們撿到了特別多的塘蝦。那塘蝦還挺肥一隻的,跟現在市場上賣的基圍蝦差不多大,那次好像撿了一斤多塘蝦。蝦在魚塘本來就少見。或許是因為那個魚塘沒有放青魚吧。因為收穫不少,所以印象也比較深。只是蝦的味道卻忘記了。

承包一片魚塘是怎樣的感受?我來告訴你

冬天,村裡還會組織勞動力修復魚塘塘沿。以前還沒怎麼用石頭的時候,好像是每年年底都會重新築一次塘沿的。因為經過雨季和旱季,夏天的熱脹和冬天的冷縮,土壤結構有些疏鬆 ,塘沿容易鬆動。特別是那些已經有點塌方的,更要趁冬季把塘沿整修一下。整修無非就是把鬆動的土挖過來重新填上,然後用夯子把土夯實。村民參與勞動是記工分的,然後怎麼算錢我不太清楚。後來才興起用石頭砌塘沿。石頭塘沿的好像是不用每年都去擔土,暫時穩定了。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因為石料昂貴,所以只是在最裡層砌了石頭,石頭挨著泥土夯的塘沿。然而塘沿還是會鬆動的,時間久了,塘沿有的地方就會只剩下石牆,這樣還是很容易漏水的。到時候還是需要村委出動,召集村民進行整修的。

關於承包魚塘的陳年舊事大概就這些了。有沒有哪些可以讓你喜歡的地方?或許你也可以說說關於你家承包魚塘的那些故事哦。魚塘一般需要本村村民才能承包,所以你就是想,也得去自己老家承包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