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引起误解的一首诗:刘禹锡所写,朋友看后竟送给他2个歌妓

“司空见惯”是现在非常常用的一个成语,意思是某事非常常见,不足为奇。我们知道,“司空”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而“司空见惯”的出处则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

最容易引起误解的一首诗:刘禹锡所写,朋友看后竟送给他2个歌妓

和古代很多文人一样,刘禹锡也有恃才傲物、不甘为五斗米折腰事权贵的“毛病”,所以他在高中进士后,虽然在京当上了监察御史,但没过多久就因受排挤弹劾,被贬谪到苏州任刺史。

李商隐在苏州任职时,他的好友李绅也在苏州,此人曾做过司空,成语“司空见惯”里的“司空”就这指这位老兄。苏州自古都是个烟花风流地,一次李绅宴请刘禹锡,席间有很多歌妓助兴,喝酒、唱歌、跳舞,莺莺燕燕,不亦乐乎。

最容易引起误解的一首诗:刘禹锡所写,朋友看后竟送给他2个歌妓

刘禹锡平生最看不惯的就是官场上的奢靡之风,所以他才能写出千古名篇《陋室铭》。此时,李商隐见李司空的宴会如此奢靡放浪,便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赠李司空妓》,原诗引用如下: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就是:梳着宫女一样漂亮头发的美丽歌女,一曲《杜韦娘》婉转动听如春风拂面。这样的场景司空大人已经习惯了,但我却很不是心思。

最容易引起误解的一首诗:刘禹锡所写,朋友看后竟送给他2个歌妓

实际上,刘禹锡此诗表达的是对官场奢靡之风的批判,以及对好友李绅的谴责与劝诫。但是,李商隐的诗向来以“生涩难懂”著称,他就是那种有话不喜欢直说的人。所以,李绅完全理解错了刘禹锡的意思,他以为刘禹锡是看上了美丽风情的歌妓。“你司空大人美女见多了,我可就没有那种艳福了,所以才愁断肠。”

李绅这样解读这首诗,所以宴会结束后,李绅就非常大方地往烂醉如泥的李商隐房里塞了两个歌妓。次日醒来,李商隐见床上躺着两个女子,非常惊讶。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李绅安排的,一首诗竟引起如此大的误会,也真算是千古奇谈了。

最容易引起误解的一首诗:刘禹锡所写,朋友看后竟送给他2个歌妓

后来这个故事被唐朝文人孟棨写进了《本事诗·情感》里,不但让李商隐的这首《赠李司空妓》火了一把,也从此诞生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司空见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