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最强音,一代诗豪的美誉

刘禹锡:唐代最强音,一代诗豪的美誉

他被朝廷流放至“巴山楚水凄凉地”23年,却依然高歌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时代最强音;

他以达天知命、笑看人生的不凡气度,展示自己的坚毅高洁、铮铮傲骨;

他以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超越苦难,走向未来。

他就是“诗豪”——刘禹锡,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称“刘白”,并被白居易称赞为“诗豪”。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同时,他又以诗歌为武器,嘲讽和打击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

刘禹锡:唐代最强音,一代诗豪的美誉

从不低头,因“桃花诗”两次惹祸

刘禹锡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在青年时代,其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他19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21岁时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御史。23岁,授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虽说刘禹锡仕途一帆风顺,二三十岁便位极人臣,但他是个有为青年,梦想着治国平天下,便与数名有志之士一合计,搞了个大事情:永贞革新,誓要彻底瓦解藩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

结果只是螳臂当车,宦官权贵以及手握兵权的藩镇军阀一反扑,不仅逼迫皇帝禅位,还将他们纷纷贬官。带头的王叔文被赐死,剩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是轰动一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突然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一贬就是23年。刘禹锡最让人佩服的就在于,这段时间里,他虽然身处“巴山楚水凄凉地”,但从不颓废,始终充满乐观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十二月,被贬10年后,刘禹锡奉诏入京。然而好景不长,三个月后,刘禹锡在朝廷原本安置他在郎署做官的节骨眼上,写下第一首惹祸上身的“桃花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这首诗前两句,写去玄都观看桃花的人太多,以致于大道上人马喧嚣、川流不息、灰尘滚滚,后两句表面上是说玄都观十年前还没有桃花,自己离开国都十年,这时已有桃树千株,早春花开。桃树是我刘某人离开京城以后才栽植的,明显是话外有音,这无异于是说:“现在的新贵们,不过都是我刘禹锡被贬以后才提拔的罢了”。如此的轻蔑和辛辣的讽刺自然让政敌难以忍受,宰相不高兴,后果很严重,刘禹锡立即遭到打击报复,刘禹锡那些朋友也跟着倒霉。柳宗元被贬到了柳州,他自己则被贬任连州刺史。

第二次“桃花劫”发生在公元828年,刘禹锡被贬13年后又被召回京城。此时,他母亲去世,好友柳宗元病逝,他一边扶着母亲灵柩入京,一边派人料理柳宗元的丧事,收养了好朋友六岁的儿子,一路北上到达京城,可谓是一路的凄惶。途中,他想起那个玄都观里的桃花,于是重游玄都观并作《再游玄都观诗序》:“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遂有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为主客郎中。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当初在朝中为官的时候,玄都观中没有花木。后来,被贬官十年后再回到京城,听说有道士亲手栽培的红桃满观,灿烂得好像旭日红霞,就作了一首《游玄都》的诗,于是再次被贬到偏远的江湖做地方官,14年过去了,我做了京官。今天重游玄都观,桃花已没了踪影,满地长着燕麦野葵,一片荒凉。现在我再写二十八字,等以后再来看看这玄都观又会是什么样子!

诗前的序言明显是旧事重提,发牢骚,讽刺人。与前一首“桃花诗”相比,后一首“桃花诗”的诗句更高调,更是理不饶人。这首七绝是这样写的: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无异于说,“打击我的那些人哪去了?树倒猢狲散,你们死的死了,贬的贬了吧?可我这个被你们排挤的人又来了!我刘某人安然无恙,旧地重游来了!”

本来宰相裴度是想重用刘禹锡,打算让他负责起草皇帝的命令的。但是,皇帝听了他写的这个《诗序》,很不高兴,不愿意重用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最强音,一代诗豪的美誉

接连被贬,写下名篇《陋室铭》

经过讽诗一事,对手们对刘禹锡甚是“照顾”,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连州,又辗转到四川夔州,10年后,刘禹锡才从“巴山楚水凄凉地”来到还算富庶的安徽和州当了一名小小的通判。

刘禹锡在这里遇到一个小人,那就是策知县。策知县虽比刘禹锡低一级,但有实权,而面对贬官,地头蛇更不会客气。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刘通判不肯对知县策某送金使银,策知县便将其迁到县城南门一座孤零零的房子里居住。刘禹锡却是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他见房子前面便是大江,便乐呵呵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门上: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策知县一见,气得不行,马上命人将刘禹锡的住处搬到县城北门的德胜河边,房子也由三大间缩为一间半。换了别人早找策知县干一架了,可刘禹锡居然欣然搬家,瞧着河边行行杨柳婆娑成韵,另一副对联应景而生:

“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见刘禹锡仍然不卑不亢,便又气急败坏地命人将刘禹锡迁到城中一所斗室之中,面积不足30平方米,除了一床一桌一椅之外,再无任何东西,可谓家徒四壁。面对策知县如此下作的打击报复,刘禹锡依然傲骨铮铮,就是不肯低头,他环视斗室,愤而写下了《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写好后,刘禹锡请人将全文刻在门前的一块巨石上。策知县瞧见,也只能暗自发狠,却对刘禹锡无可奈何。

刘禹锡:唐代最强音,一代诗豪的美誉

这篇不足百字的文章,含而不露地表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

对此,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刘禹锡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终以文名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