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懂得让梨的孔融,最终因为“不孝”惨死曹操刀下

现代社会的人,不管是牙牙学语还是耄耋老翁,提到孔融,就联想到“让梨”,在学校里老师教过这篇课文,在家里爸爸妈妈说过这个故事,“孔融”和“让梨”几乎就成为条件反射的词语。我们了解到的孔融一直是谦卑礼让、饱读诗书的文人名士,然而,你们知道孔融最终是因为什么而死的吗?说到这儿,就要介绍一下孔融的出生背景了。

四岁懂得让梨的孔融,最终因为“不孝”惨死曹操刀下

孔融,生于公元153年,建安七子之一,父亲孔宙是做官的,任太山都尉,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还有个更显赫的身份——圣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书香门第、家境显赫,年少成名,被誉为“神童”,这样的环境也造成了孔融清高孤傲、为人正直刚烈的性格。

四岁懂得让梨的孔融,最终因为“不孝”惨死曹操刀下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群雄争霸,那是一个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乱世。要是在和平的年代,这样遗世独立的性格会受人敬仰,招来一大批粉丝,但放在那样的乱世之中,要么你就超出尘外,做一个无欲无求的隐士,要么就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像个愣头青,逮着谁不让自己满意了就火力全开。但显然,孔融就是个二愣子,脾气倔得谁的面子都不给。虽然家世和才华给了他一把保护伞,可这样的性格却犹如利刃悬在头顶。这把利刃最终还是失了牵引,取了孔融性命。

四岁懂得让梨的孔融,最终因为“不孝”惨死曹操刀下

公元195年,曹操听取谋士意见,迎回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孔融作为孔子后人,曹操、刘备、孙权、汉献帝这四个选项对他来说其实只有一个选项。作为保皇党,眼看东汉日渐衰败,曹家把持朝政,孔融评价时政的言辞愈加激烈,曹操的儿子强娶袁熙的妻子,他写了封讽刺曹操的信给他;军粮短缺,曹操下令禁酒,他连写几封信表示反对,甚至讽刺曹操说酒误天下,从古至今女人也误天下,怎么不禁女人?让曹操很没有面子,尤为不能忍的是孔融要曹操把政权还给汉献帝。让曹操对他怀恨在心,但是他声名远播,不好直接杀掉,于是曹操命人去抓孔融的小辫子。孔融是个豪放洒脱的人,不拘一格,曾经说过母子关系,就像瓦罐里放了东西,东西取出来就没关系了。汉朝以孝治天下,如此不孝的言论给孔融带来了灭顶之灾,公元208年,曹操将孔融数罪并罚,其中就有他不孝的罪证,九月孔融被处死,祸及妻子。

四岁懂得让梨的孔融,最终因为“不孝”惨死曹操刀下

一代名士最终以“不孝”的罪名被杀,其实背后是政治的争斗,这样的孔融看起来也很心酸可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