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以前看《三国演义》,觉得孔融真是个人才,小时候能让梨,大了能做官,而且还是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里的一路,一直以正面形象示人。但这么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最后落到曹操手里,却难免一死呢?

后来才明白,曹操是军阀,孔融是名士。军阀和名士如果能合作,可能成就一出君臣一体的佳话;如果不合作,那么结果就很糟糕。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孔融恰恰就不愿和曹操合作。对于不合作的名士,曹操下杀手从不手软,边让就是个前车之鉴,孔融当然也不例外。

孔融是一个思想很极端而且清高的名士,这种人在东汉末年倒也不少,而且有一个共同点:看不起曹操这样出身污浊的人,孔融也不例外。他曾提出一条政治主张,叫做都城“千里之内不封侯”,而曹操当时赐爵武平侯,距离都城恰好千里之内。孔融的意思,等于是要剥夺曹操的爵位。曹操和袁绍准备决一死战,孔融又宣扬袁绍兵多将广、不可战胜,虽然曹操面子上并无表现出不悦,又有荀彧出面帮曹操驳斥了孔融,但是孔融的做法,显然已经触及了身为领导人的曹操的底线。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袁氏败亡后,曹丕趁乱纳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孔融知道此事,便给曹操去了封信,说当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问典从何处,孔融回答“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意思很明确:你曹家人干的,是亘古未见的荒唐事。

这样一个人,摊上曹操,能不被杀吗?那个年代,人们不懂什么言论自由,因言获罪是常事,孔融这种言行出位的名士混迹于江湖还好说,进入军阀中枢的基本都碰了一鼻子灰。这样的例子,三国时代并不少见。下场好一点的,像来敏、虞翻,还能落个寿终正寝;下场差一点的,那就是孔融、祢衡,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说曹操为什么不怕杀了孔融会遭人唾骂,是因为他罗织了孔融两条罪名。其一,据说孔融说过“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意思是当皇帝的何必姓刘,这就是不忠;其二,孔融作为孔子的后代公开宣扬父母无恩论,这就是不孝。如此不忠不孝,即使孔融文采再好,曹操把他杀了,外人还能说什么呢?

曹操为什么要杀孔融?

当然,就算罗织不出孔融的罪名,以曹操的地位和魄力,他还会怕人骂吗?如果他怕人骂,也就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摸金校尉,没有唯才是举可以不忠不孝。更重要的,在于他的权力没有限制,想杀谁就可以杀谁。

正如鲁迅所说:“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总之,与其说孔融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倒不如说是那个社会的悲剧吧。套用现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错的不是我,是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