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創造了雙11?

11月,原本不上不下、不冷不熱的日子,卻因那場全民網購節,成為電商的狂歡期,消費者的出血日。今年,是雙11創立的第十個年頭。誰還記得,前面九次的雙11記錄。


誰創造了雙11?



其實,第一屆雙11時,其實只有不到40個品牌願意參加,而最終到場的只有27家。

為什麼這裡沒有2017年的數字?因為,2017年的交易額是首屆的3234倍,1682億元!

到底是誰,造就了這場中國互聯網最大規模的商業活動?


誰創造了雙11?


沒錯,就是今年9月10日,馬雲宣佈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時,將於明年走馬上任的張勇。

(1)

張勇,人稱逍遙子,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的70後。

相比阿里巴巴十八位“開國”羅漢,張勇晚來近10年。2005年以前,張勇在上海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和部門經理,此後成為盛大互動娛樂的首席財務官。

2007年,張勇接到一家獵頭公司打來的電話。“有一個公司叫阿里巴巴,你願意瞭解一下嗎?”。對互聯網充滿好奇、對淘寶模式著實看好的張勇,怎麼可能沒聽說過阿里巴巴。他知道,這是一家正在迅速崛起的電商巨頭。

如果是其他公司來挖他,他定是不會離開上海的。可是,在與阿里當時的CFO蔡崇信會面後,張勇決定,搬到杭州加入阿里巴巴。

那年8月,在盛大做了三年高管的張勇,辭別陳天橋(盛大創始人),加入阿里巴巴。

(2)

2008年4月,淘寶商城成立,也就是現在的天貓。然而,商城的發展之路並不順暢,推出半年多就成為漩渦中徘徊的困獸。leader走了,團隊人員最少時只有20來個人,眾人的注意力、精力、財力很難放在淘寶商城上。

“當時去做商城很簡單,不是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著它死掉。我覺得這個業務不能死掉。我堅信B2C在未來是一個大趨勢,淘寶商城的交易額會超過淘寶的。那時沒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就在這尷尬的境況下,張勇自告奮勇,主動接下這個棘手的B2C項目。

隨後,淘寶商城事業部開始獨立運營。11月的一天,張勇丟出一個任務:在冷清的11月搞點動作。他想用某個活動或者某件事,打破現狀。

沒有經過聲嘶力竭的爭吵,也沒有絞盡腦汁的思考,雙11活動,就在一個十多人聚集在張勇辦公室蹭零食的午後,加一包11月11日生產的零食給出的靈感下,誕生了。

(3)

但是,沒有幾個人看好這個張勇創意和主導的項目。

手下滿懷信心地去找品牌商家談,結果卻被一一拒絕。因為他們一開始就錯了,11月份並不是他們認為的銷售淡季,反而是黃金正價期。

最後,就連張勇自己,對這個項目也沒有太大的關注。2009年,第一次雙11活動那天,他還在北京出差,在餐館涮火鍋。

但誰也沒想到,只有27個品牌商家參與的第一次雙11活動,竟收穫5000多萬成交額。此後,再沒有人敢不用正眼看它。

2012年,“天貓”正式取代淘寶商城之名,雙11也有了大名---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又過了四年,天貓雙11交易額破千億。

張勇和他的鐵軍,是這個“商業奧林匹克”當之無愧的締造者。

(4)

每年雙11,收下會和張勇拍桌子爭吵,張勇也會和馬雲爭辯。但這一切都不重要!在張勇的手上,天貓成為全球最大的B2C平臺之一。

其實,在馬雲宣佈張勇將於明年接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前,很少人知道張勇。因為,他很好出現在媒體面前,也不常在公眾場合露面,只是在腳踏實地地推動著阿里這艘巨無霸駛向前方。

2013年9月,他成為阿里集團首席運營官,建立全球物流平臺菜鳥網絡;

2015年,張勇接任阿里集團CEO。同年,他創造了阿里體育集團,並擔任董事長。

2016年前,馬雲提出“五新”戰略後,張勇在背後快速地“搞事情”,積極塑造未來商業化基礎設施

...

在阿里這11年,張勇一直住在杭州一個五星級酒店裡,別人問他為什麼沒買房投資,他只回答:最好的投資,是自己。

當馬雲宣佈他的“退休”計劃時,張勇知道,這關乎阿里的未來。

如今,該做什麼,還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