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首隨口而作“打油詩”,雖上不了檯面,但總能博人一笑

這5首隨口而作“打油詩”,雖上不了檯面,但總能博人一笑

作為集“詩”於大成乃至達到頂峰的唐朝,無論文體還是語言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唐朝出現了一種叫做打油詩的詩體,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五首打油詩,聽起來是讓人啼笑皆非的,看起來雖然上不了檯面,但是讀完之後卻總能博人一笑,這也恰恰是打油詩的一種魅力所在吧。而這前四首打油詩,全是唐代的一個詩人隨口而作的,而他的名字就叫做張打油。

這5首隨口而作“打油詩”,雖上不了檯面,但總能博人一笑

第一首是《詠雪》,全詩為“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全詩讀完的第一感覺就是很順口,但是再仔細一看,會發現每句話的用詞都很粗俗,絲毫沒有那種高雅的境界。而且看完詩的內容會發現與題目詠雪沒有一絲的關係,裡面沒有一個雪字,而且描述的景也跟雪沒有關係。再次去讀的話會發現,詩中描寫的事物身上的確是下雪的時候才有的,而通過這種描述,會讓人們聯想到雪景,而且語言很幽默,讓人讀完就想笑一下,這就是這首打油詩的魅力。

這5首隨口而作“打油詩”,雖上不了檯面,但總能博人一笑

第二首詩還是描述雪景的,“六出九天雪飄飄,恰似玉女下瓊瑤,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掃帚的使掃帚,使鍬的使鍬。”只讀完就更讓人哭笑不得了,上一首的音樂還是五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這首詩前兩句讀完還給人一種美麗潔白無瑕的感覺,但是接下來往後讀就味道變了,不但在字數上不對應,而且就好像是市井人家說的話一樣,但妙就妙在這最後兩句,這兩句非常接地氣。

這5首隨口而作“打油詩”,雖上不了檯面,但總能博人一笑

第三首詩“百萬賊兵困南陽,也無援救也無糧,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孃的哭娘!”讓導遊寫了一首打油詩,而圍繞的主題的主題就是安祿山兵困南陽,這首詩前兩句形象的描述了士兵們被困南陽的詳細情形,然後筆鋒一轉,寫出了城破之後的情況,將人們的各種表現寫了出來。

這5首隨口而作“打油詩”,雖上不了檯面,但總能博人一笑

第四首詩“謝天謝地謝諸君,我本無才哪會吟?曾記唐人詩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這首詩更像是用了先抑後揚的手法,第一句頌揚別人,我自己沒有才能,更不會吟詩,但是突然借前人之口來了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就讓整首詩的風格韻味都變了。

這5首隨口而作“打油詩”,雖上不了檯面,但總能博人一笑

第五首詩“紅帽哼兮黑帽呵,風流太守看梅花。梅花低首開言道:小底梅花接老爺。”這首詩可不是張打油寫的,而是我國著名的作家魯迅先生隨口而作的。這也很有意思,整首詩的用語都很幽默,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又是那樣的發人深思。總之從唐朝誕生的打油詩,雖然上不了檯面,但也沒有淹沒在歷史當中,這說明它自身還是有著一定的實力,或者說它本身的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