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日本經濟為什麼不行了,還有可能重新崛起嗎?

凱恩斯的貓


其實可能經濟數據顯示的是,日本經濟近幾年還可以,雖然沒有那麼那麼好,但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那麼差。


發達國家經濟體一般關注GDP,但也更加關注就業(失業率)和物價。


特朗普上臺後,常常被他當做政績掛在嘴邊“吹噓”的一個數據就是美國的失業率已經下降到了4.1%,而日本則是下降了到了2.7%,創25年來的最低記錄。日本幾乎已經實現了幾近於完全就業的就業,在日本,只要你想找工作,一個人平均有2份工作選擇正在等他。


安倍晉三上臺後,安倍經濟學,安倍三支箭等一度遭人質疑,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安倍上臺以來的19個季度中,日本GDP實現增長的有16個季度,並且已經連續7個季度實現正增長。這種局面是1989年下半年以來,日本持續實現正增長最長的時期,並且有望繼續創造記錄。


日本大環境經濟變好的原因,一是日本企業的出口表現出色。這其中,中國經濟對日本出口的助攻不容抹滅。據日本經產省數據顯示,日本對華出口曾在雷曼危機前後至2012年下半年的近4年時間裡,反超對美國出口。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元大規模經濟刺激舉措推高了需求,拉動了日本出口。而據日本財務省發佈的今年1月至6月貿易統計數據(以通關數據為準)顯示,日本出口額同比增長6.2%,達40.13萬億日元,連續兩年高於上一年同期。日本上半年出口額自2008年以來時隔10年再次突破40萬億日元大關,半導體相關產品的對華出口表現尤為堅挺。


除了外需拉動外,日本經濟由於奧運鄰近,國內相關需求也在增長。據日本相關方面統計,東京2020年“奧運會·殘奧會申辦委員會”和東京都體育振興局就申奧成功對於2013年到2020年的經濟波及效果進行了測算,試算的結果為全國2.9609萬億日元,預計能夠產生約3萬億日元規模的經濟效果。同時,奧運會特需還將增加就業,預計在增加就業方面,東京都為83706人,其他地域約為68496人,全國總計約達152202人。同時帶動就業者的收入,預計在全國會達到7533億日元。


從上面可以看出,日本經濟正面臨國內、國際市場兩方面的好景氣。但也需要看到的是,日本經濟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沒有解決,比如人口問題。據日本總務省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月1日,日本的國內人口為1.25209603億人,相比前一年減少了37.4055萬人,創下1968年該調查開始以來的最大跌幅,為第九年連續下降。而日本2017年的新生兒人數為94.8396萬人,連續兩年跌破百萬;死亡人數為134.774萬人,連續11年超過人口出生量。此外,日本65歲以上老人的佔比也相比前一次調查增加了0.49%,為27.66%。


同時,日本還面臨著美國發起的對日本鋼鐵、汽車的貿易保護主義大棒,這無疑是增加了外部的不確定性。至於日本未來長期走向,無疑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將繼續加深。


北京不冷東京熱


日本經濟90年代以後為何不行了,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

1、產業結構調整沒做好

二戰後日本通過吸收、引進和消化技術,使鋼鐵、汽車、造船、機械自動化等產業迅速發展起來,奠定日本工業強國的地位,這些成果的確值得自豪。日本因為陶醉於輝煌的業績中,低估了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以信息技術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時代的影響,不願意及時調整產業結構,結果不到十年時間,情況發生了逆轉,新興產業領域又落後於歐美國家,而傳統產業又受到東亞和東南亞新興國家挑戰,導致競爭力下降。

2、日本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

日本因為國民壽命高,新出生的人少,這就導致日本老人逐漸增多,有效率的勞動力減少,國家養老的負擔加重,社會缺乏活力,制約了國家的整體發展。

3、客觀環境的變化

日本二戰後崛起,不得不說有很大運氣的因素。戰爭剛結束時候,日本國內狀況並不好,但冷戰開始給了日本機會。比如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就近訂購,讓許多日本公司起死回生。參加朝鮮戰爭的美軍“特需”大大刺激了日本企業的生產和投資活動,與戰爭直接相關訂單更是像雪片般飛來,日本經濟的潛在力量得到恢復和發展。大家熟知的豐田公司,本來已經陷入危機,結果美軍卡車訂單救活了它。冷戰期間,日本受惠於這種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局面,得到的有形無形的好處非常多,這也是其經濟大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日本失去了有利的客觀環境。

4、中國的崛起

很多人認為1985年美國讓日本簽訂“廣場協定”要求日元升值,是日本製造業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當時德國也簽訂了類似協定,為何德國製造沒有走向衰落。原因就在於德國產品在歐洲優勢大,歐洲各國工業產品然難以與之抗衡,德國依舊佔據廣大市場。日本運氣不好,在日元升值後不久,遇見中國產業崛起,還有韓國產業的崛起。市場很多時候是零和遊戲,中國、韓國產業的提升,擠佔了不少原本屬於日本的市場。記得80年日本彩電等電器在中國市場上非常暢銷,而且價格上千元,當時中國人工資不過幾十元,各種農產品和資源也遠比如今便宜,日本人賺的盆豐缽滿,如今國內市場上,日本傳統優勢被壓縮,中國很多產品已經替代日本了,國際上也與日本展開競爭,比如大家熟悉的高鐵等,這個對日本的收益影響很大。

最後說一下,個人不看好日本經濟能重新崛起,除非競爭對手自己國家內亂。有人列舉了日本人的一些優點,但這些優點歷史上他們就具備,卻沒有成為東亞最強,只不過近代西方列強入侵,日本搶先學習了西方的工業和技術,這才超過中國,這屬於特例。但如今中國等東亞國家也工業化且發展速度更快,日本的優勢不再,大概又要重新歸於歷史上在東亞的地位了。


喜者寡言


從19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日本經濟過去數十年來的高速增長開始下滑,一系列的改革和刺激政策都宣告無效,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尤其是經濟長期處於停滯,人口結構老化,我認為日本是不具備再次崛起的條件的,即使是現在的安倍經濟學也未見起色。

一、日本經濟為什麼不行了?

轉折點通常認為是廣場協定,簡單地說就是當時地主家美國無法維持國際收支的平衡,尤其是日本的崛起,出口大量產品到美國,迫使美國不斷輸出美元,形成鉅額貿易逆差,地主家希望能夠讓日元升值,改善國際收支不平衡的關係,於是聯合幾個國家聯合干預外匯市場,日元大幅升值,幾年時間日元將近升值了一倍。日本作為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本幣升值勢必將喪失出口競爭力經濟也走向蕭條,

託舉起來的房地產市場,政府刺破泡沫未採取良好的救市策略,最後導致了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從此一蹶不振。

二、日本經濟的現狀的特徵

1.長時間的通貨緊縮,經濟要得到良性發展一般要維持一定的通脹,長時間緊縮會束縛生產力的發展,從全世界的情況來看,日本仍然屬於特例。

2.日元升值趨勢不減,出口企業利潤減少,國際競爭力受影響。

3.失業率較高,工資止步不前,民眾喪失求職積極性

4.人口老齡化嚴重,經濟衰退,財政赤字加重。

5.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大地震的影響,進一步挫傷了生產力和就業。

6.衰退週期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缺乏朝氣活力。

三、近來的安倍經濟學想要做什麼?

安倍經濟學的大概內容集中於金融、財政政策和經濟刺激計劃。要想挽回經濟衰退的局勢,打破惡性循環,離不開把握正確的形勢,實施經濟振興,打破日元長期升值和通貨緊縮的怪圈。過去也實施過一系列的金融和結構性改革,但是都因為當局的錯誤估計和措施失策白費功夫,即使是新興行業的投資也受制於短期難見回報而無法促進投資的增長;財政上要改革財稅體制,完善社會保障,推動通貨再膨脹,恢復信用,增加出口和投資;在經濟對策上則主要是振興經濟,,推進項目發展,解決就業問題,追加公共投資。

但是一邊實行減稅又在消費稅端增稅,反而加大了稅負和不穩定的預期,同時也忽視了再分配的公平問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一起討論。


凱恩斯的貓


在某些人的“嘴”裡,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即將崩潰。

世界各國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它們將是地球的主人。

它們將主導地球。

一群精神病,阿Q!


智慧兒童教育


感覺不會,長期的憂患意識使得他們已經用盡全力了。經濟的發展要靠內部與外部的動力。內部老齡化的社會導致社會創新性的下降,如機械設備般運轉的商業經營模式。都使得曾經的經濟巨人現在已經步履蹣跚。外部日本也由於周邊亞洲國家的興起而被逐漸饞食,在幾乎每個優勢領域都在被競爭對手所趕超。但是日本的經濟基礎還是很牢固的,不管上層建築到底能建多高,人家地基打的深,再怎麼崩也不至於直接塌掉。這就是為什麼儘管失去了20年仍能保證世界前3的位置。


Nike166098512


現在普遍認為日本經濟的倒退是因為日本國內年輕一代無法消費的事情,這個觀點只說對了一半。確實是年輕一代無力的事情。不過是年輕一代無能的事情,日本的經濟很大一方面是依靠武力掠奪型經濟,和交換型經濟。很明顯,這兩方面日本都沒有了!日本要想回復,轉型就好!依靠強大的科技向《》強取豪奪。不過我好像沒有告訴他們的義務。


夢醒來了呀小號


我大概15年前就寫了文章,論證日本為什麼陷入停滯。到現在我的分析仍然沒有過時。日本的問題是它的社會組織結構,包括政治組織與經濟組織結構已經落後時代,不適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競爭,這導致日本的經濟效率低,在新興經濟結構競爭不過美國和中國,只要日本的社會與經濟結構不變,日本便沒有再次振興的可能。


鬼穀道場


不光是日本,之前的發達國家的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經濟衰退。我歸結的原因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為經濟發展起來,新一代的人是享受了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卻不是再創造新的財富。或許中間有有想法的人,但是這是時候財富階層已經固化,很難再突破天花板。譬如,原來上12個小時的班,人們為了生存爭先恐後的想幹,現在或許就有人告你違反勞動法。所以時代不同,所有的經濟關係就不同了,再想以前那種發展速度是要有新的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