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姿勢?

相信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有過陪孩子做作業的經歷。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不需要啊,我們小時候也沒人陪著做作業,不是也好好的嗎?

或者說,做作業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無需家長費心,有不懂的可以去問老師。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

但事實上現在孩子的作業量,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遠不是我們小時候可以比擬的,孩子學習壓力要比我們小時候大得多。

對於少部分特別聰明的孩子,或者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絕大部分孩子,特別是還沒有養成學習習慣的低年級孩子,父母適當的陪做作業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怎樣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姿勢?

經常聽到有父母吐槽: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陪孩子做作業,是我這輩子最痛苦的事,沒有之一。

甚至還有家長陪做作業心梗到搭支架,為保命,不得不放棄陪做作業。

陪做作業真的這麼可怕嗎?其實很多時候是家長不懂如何正確的陪伴孩子做作業。

最常犯的錯誤基本有兩類:

一類是過度關心。這類家長一般在孩子開始做作業時就如臨大敵,坐邊上或者不遠處時時刻刻關注著孩子。一發現孩子走神或者有停頓的現象,立刻催促或者指正。殊不知正因為這樣,孩子的主要精力根本沒有放在做作業上,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關注家長的行為上,再加上孩子的思維活動不停地被打斷。長期下去,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具體表現為做作業十分緩慢,拖拉現象嚴重。於是越慢越催,越催越慢,形成惡性循環。家長怒火中燒缺又無能為力,孩子委屈而又無可奈何。

另一類是表面關心,實則淡漠。一般表現為會問孩子作業多嗎?然後催促抓緊時間做作業。接著自己在邊上刷手機或者看劇。這類家長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沒有建設性意見,給孩子的意見大部分是抓緊之間,趕快做之類的空話。另一個是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自己在一邊娛樂,給孩子造成一種我做作業,你在玩的不公平氣氛,孩子的學習效率自然就可想而知。等自己刷完手機,過來一看孩子沒做多少作業,立刻火冒三丈,大聲呵斥。給孩子造成二次打擊。

怎樣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姿勢?

其實,陪低年級孩子做作業的目的應該是簡單的,那就是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然後逐漸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家長只要在邊上給予一定的助力就沒有問題了。

具體的做法可以分三步走;

首先,孩子回家後先詢問下孩子今天上課教的內容,是否弄懂了,小學低年級的知識點還是比較有限,但基礎必須打牢,習慣必須養成。

然後就是訂正,幫助孩子把昨天做錯的進行訂正,並在訂正過程中找出錯誤的原因,補全知識點的漏洞。

以上兩點必須家長幫助孩子一起完成。

第三,讓孩子開始做當天作業。此時,家長已經不需要在邊上幫助孩子,孩子可以獨立的完成當天的作業。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沒必要老是打斷孩子,不要在孩子分神或者停頓的時候提醒,很可能孩子在思考或者短暫的停頓,在調整狀態,經常打攪極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怎樣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姿勢?

如果孩子實在是無法集中精神,可以適當把做作業的時間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15-20分鐘(確保孩子在這時間段內能集中精神),然後逐步延長每部分的時間。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效率。

在孩子獨立做作業時,家長不可以在孩子邊上做刷手機,刷劇等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事情。可以自己看書學習,也可以看看孩子的課本或者課外書進行儲備,以便以後對孩子進行一些指導,或者乾脆去做家務。總之別影響孩子正常做作業。

堅持上面的幾點,持之以恆。不用太久,孩子就能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也就再也不用為陪孩子做作業而費心費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