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扭傷不當回事!醫生:處理不好,這些病都在“等著你”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經過一段比較崎嶇的路或是走路過急過快時,突然一個不小心崴了腳。那麼一般人們都是怎麼處理呢?是站起來一瘸一拐的走回去?還是按摩一會等疼痛稍緩後再繼續前行呢?針對這個問題,家庭醫生在線有幸採訪到了廣東省中醫院骨傷外科副主任醫師劉毅,由他為我們詮釋最正確的崴腳處理方法。

別把扭傷不當回事!醫生:處理不好,這些病都在“等著你”

“崴腳”不要慌,專家告訴你正確處理方法

劉毅醫生介紹到:“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踝關節扭傷,不小心踝關節扭傷後傷者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慌張,儘量不要再用傷足負重行走,以免加重損傷及組織內出血;同時,抬高傷肢(高於心臟平面),以冰塊冷敷減少組織內出血,防止腫脹;並儘快通知家人或同事,前往醫院就診;回憶受傷時的原因、外力大小,為就診提供清晰的外傷史的描述,便於醫生診治判斷。”“

對於踝關節損傷的病人,有條件的話,建議到醫院由專業的、有經驗的足踝外科醫師會診,進行詳細的外傷史詢問,通過查體,確定可能的損傷部位、嚴重程度。渥太華踝診斷規則 (Ottawa ankle rules) 有助於通過查體判斷是否合併骨折,用來決定閉合性踝部創傷患者是否需要接受 X 線檢查。”劉毅醫生進一步補充到。

別把扭傷不當回事!醫生:處理不好,這些病都在“等著你”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扭傷,平時自己簡單處理一下也就沒事了,為什麼要去醫院接受治療?這是很多網友不解的地方,對此,劉毅醫生也做出瞭解釋。

“一般的踝關節扭傷經過簡單的處理一般都會痊癒,去醫院治療主要是減少傷者對傷勢的誤判而產生延誤治療的後果,對於疼痛比較明顯、行動受損以及有過相同部位外傷史的傷者最好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治療。

踝關節扭傷處理不當的話會遺留踝關節反覆扭傷的危險,甚至在走平路時也會扭傷踝關節, 同時伴有外踝關節的腫脹疼痛,其中70% 的患者將發展為長期殘留症狀或慢性踝關節不穩。慢性踝關節不穩患者多表現為反覆的腳踝扭傷,在行走不平地面時的恐懼感或不穩定感、長時間行走時關節的痠痛及酸脹感,以及踝關節活動受限。長期的踝關節不穩定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導致關節軟骨變性,最終導致骨關節病的發生。”

別把扭傷不當回事!醫生:處理不好,這些病都在“等著你”

中醫對踝關節扭傷的治療處理是循序漸進的,逐步穩固的治療,可以有效地預防踝關節扭傷遺留症狀的產生。

“踝關節扭傷急性期用夾板或石膏的固定,避免腳踝進一步的損傷,為送醫轉移打好基礎;進一步在無痛範圍內進行主動和被動軟組織和關節鬆動術,由前向後的距骨鬆動術的干預,有利於淋巴引流,使急性踝關節外側扭傷的患者減少腫脹,增加踝足的無痛關節活動度,恢復正常步態,還可以用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的中藥外敷來減輕疼痛和降低止痛藥的需求,改善急性踝關節扭傷後的負重;疼痛腫脹症狀消除後,要進一步的開展功能鍛鍊,來提高肌力和恢復關節運動功能。”

本文指導醫生:

劉毅,廣東省中醫院骨傷外科副主任醫師。中國研究性醫院足踝醫學學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足踝學組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足踝學組和外固定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關節分會骨科學會足踝學組青年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足踝學會委員;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審評專家;《足踝外科電子雜誌》編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