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無法建造出來的巨大工程?

yunyaling1987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聖經·創世紀》

飛上天和太陽肩並肩

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樓是迪拜的哈利法塔。如果有個人說,他想要建一座比珠穆朗瑪峰和哈利法塔加起來還高的建築,你會不會覺得他是個瘋子?別笑,還真有人想這麼幹,這就是傳說中的東京通天塔(The Tokyo Tower Of Babel)計劃。

沒錯,這次又是日本人在搞事。土地狹小和人口眾多一直困擾著日本人,他們每天都在思考,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1991年,日本設計師尾島俊雄與早稻田大學共同提出一個方案,試圖一勞永逸解決日本人口問題——建一座通天塔。

這座通天塔高一萬米,比珠穆朗瑪峰加哈利法塔的總高度還要高几百米。在尾島的預想裡,這座東京通天塔能夠住進一千多萬人,相當於整個東京的人口。住在塔裡的人,伸手就能夠到平流層,腳下踩的是珠穆朗瑪峰。到時候什麼金字塔、空中花園都是渣渣,所有人都要崇拜這座神蹟級別的高塔。鬥帝王、敗蒼天,日本人站在世界之巔。

(尾島俊雄設計的東京通天塔)

當然……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是中二病,有人幫他們算了一筆賬。首先建造這麼高一座塔,需要打多厚的地基呢?根據珠穆朗瑪峰來推算,至少需要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地基,光地基就佔據了相當於兩個東京的面積,可是隻容納了一個東京的人口,這難道不是得不償失?

其次,建造這樣一座塔需要花費150年的時間、306萬億美元和3000萬的勞動力,需要的鋼鐵資源更是不計其數。本來日本的自然資源就匱乏,有這些人力物力乾點什麼不好,非要投入到這樣一個無底洞中嗎?

還沒綻放就凋謝的計劃

這個非常駭人聽聞的計劃,在當時的日本卻受到了廣泛的支持。為啥呢,因為這個計劃提出的時候,日本經濟正發展到頂峰。從1985年到1991年,日本人用短短几年的時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很多日本人看來,超越美國也只是時間問題。而支持著日本經濟繁榮的核心,就是房地產業。

那時候整個日本都在瘋狂地建房子,所有人都認為房地產永遠不會貶值。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心心念唸的都是蓋一座比山還高的房子!殊不知,飛得越高摔得越慘。1992年,日本的泡沫經濟轟然倒塌,一夜之間,樓市虧損,股市崩盤,多少人積累一生的財富化為烏有,日本經濟進入了大蕭條時期。

(日本人一直想要一座比山還高的建築)

蓋一座萬米高塔需要一百五十年,從一座五十米的高樓上跳下只需要幾秒鐘。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中,一封穿越時空的來信,幫助女主角在樓市崩盤之前躲過一劫,大多數普通日本人卻沒有小說裡的幸運,不知道有多少人跳樓自殺。東京通天塔計劃,也就直接被丟進了垃圾箱。

生命不息,做夢不止

通天塔計劃雖然流產了,但是建造超級高樓的夢想並未徹底消失。四年後,日本大成株式會社又提出了一個東京通天塔的縮水版本:X-seed4000。

顧名思義,這個塔只有四千米,造型仿造日本富士山,但是比富士山還要高。根據設計師的設想,這座塔可以容納幾百萬人居住。下兩千米作為人們的居住區,上兩千米太冷了不適合人類居住怎麼辦呢?就建成滑雪場、冰場之類的娛樂設施,建成之後X-seed4000將取代富士山成為日本新的象徵物。

(Xseed4000概念設計圖)

日本的“磚家”們還宣佈,這座高塔將成為人類科技的核心:能源全部使用太陽能,清潔無汙染;照明依靠自然採光,還可以根據天氣進行自動調節照明亮度;使用的水則是百分之百的循環水……日本因為資源匱乏而被逼出來的核心技術,全部都用在了X-seed4000上。

既然萬事都俱備了,那這座高塔什麼時候開始動工呢?其實還有一個小問題——沒錢。雖然是縮水版,但是建造這座塔也需要花費3000到9000億美元,相當於日本全年GDP的五分之一。這份錢誰來出?

日本人剛剛從泡沫經濟的慘痛教訓中緩過一口氣來,一腔熱血早就變成了涼白開。面對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人們只有一句話想說:“洗(chen)洗(zao)睡(gun)吧(dan)!”

通天塔基本上已經涼了,那麼問題來了,你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腦洞能解決這個人多地少的困境?在評論裡告訴我吧。


Allhistory


有三大工程,難度之大,堪稱絕無僅有,實在難以完成!

這三大工程便是:把喜馬拉雅炸個缺口,把雅魯藏布江水引到大新疆,東海之水引到內陸沖廁所!

第一個,把喜馬拉雅炸個缺口。

這是一個老命題了。


眾所周知,由於印度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擠壓,我國青藏高原抬升隆起。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了從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導致山脈的南麓溫暖溼潤,降雨充沛。山脈的北麓寒冷乾燥,甚至新疆內陸也因此變得極度乾旱。

如果能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炸開一個幾十公里寬的缺口,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就能深入青藏高原和新疆內陸腹地。這些地區的氣候將變得溫暖溼潤,中國又將增加多少魚米之鄉!



可是要在喜馬拉雅山脈炸開一個缺口,談何容易,從目前的技術條件來看,短期內這個工程很難實現。


第二個,將雅魯藏布江水引到大新疆。

這個偉大構想,很早就有人提出。

雅魯藏布江水量充足,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白白流到了外國。與此同時,我國的新疆地區卻飽受乾旱之苦,如果能修一條人工河,把雅魯藏布江的水引到新疆,足以緩解新疆缺水的困局!

但是由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與新疆之間,隔著高高的青藏高原,工程難度之大,也不次於把喜馬拉雅炸個大缺口。



很多朋友給這個期盼中的人工河起名叫做紅旗河!希望紅旗河早日建成!

第三大工程,就是將東海之水,引到中西部地區沖廁所。

大家都知道,我國北方中西部地區嚴重缺水,但是每年卻有大量的寶貴的淡水被用來沖廁所!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是對水資源的嚴重浪費!


所以我們建議,修建專門的供水管道,將東海的水引到北方內陸地區,專門用來沖廁所,如此以來,將節約多少寶貴的淡水資源。真是功德無量啊!

花點錢修管道算什麼,要知道寶貴的淡水資源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

這個工程的難度,不在於技術層面,而在於人們的思想觀念。而要讓人解放思想,破除思想藩籬,也是十分困難的。

來吧,熱愛生活,熱愛環保的朋友們,大家一起呼籲吧!哈哈😄


上將噯福斯


那必須得提大熊的蘇維埃宮啊。

話說蘇聯革命成功之後,覺得必須要有一座高大上的建築來匹配這樣的成功。

琢磨來琢磨去,那就造一座大樓吧,領導人也有了計劃,當時他們從紅場的宮殿往外望,看到的是基督救世主大教堂,這感覺有點不對勁,乾脆在這個地方修一個大樓。

大樓以紀念列寧的名義修建,設計目標沒有別的,只有三個字:高,大,全。

從全球徵集了五百多個方案。

如下:

還是本土人能夠理解紅色的要義,最終的方案由蘇聯建築師約樊中標,在這個設計中,第一是高,高達四百多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高278米,比德國科隆大教堂高255米,比巴黎埃菲爾鐵塔高95,比美國紐約帝國大廈高8米。

全方位碾壓人類史上的古埃及文明,基督文明,工業文明以及金融文明。

另外是大,它的廣場就要比紅場大,然後是全,包括了附近一系列建築物。

想好之後,那就開始幹吧,首先把世界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給炸了,給蘇維埃宮騰點地方。

剛完成第一期拆除工作後,發現後面的事情太大了,一是這麼高的建築地基就是大問題,另外,錢也是大問題,要修這個樓,得蘇聯全國一年四分之一的收入。還出了洪水這些事。最後出大事了,德國人打進來了,那當然沒辦法修高樓了,這個事就撂置了下來,後面,更是把鋼材拿去造飛機造大炮。

到了二戰勝利,蘇聯要重建,那自然也沒精力修了,那裡就一直是個廢墟,就是不知道莫斯科人民看到原本金壁輝煌的大教學成了廢料場會怎麼想。

大概猜到人民會不滿,所以在廢址上修了一個游泳池。

到了蘇聯解體,蘇維埃宮計劃徹底終結,那游泳池據說淹死過人,有人說不吉利,大熊們想了一下,還是以前的大教堂好看,於是,藉著莫斯科建城八百五十年的機會,重修了這個樓,用了十年時間把這個樓修好。現在看上去挺漂亮的,但是這些東西很難說是以前的東西了,畢竟以前救世主大教堂可是修了近五十年的。

而偉大的蘇維埃宮,那自然永遠的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腦洞歷史觀


美國曾經有一個“地平線計劃”,想在月球建造一個龐大的核彈發射基地。這腦洞,開到月球了。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人知道了之後,感覺很打臉,這也太看不起我們了吧!不行!咱們也要搞一把大的,嚇死他們!

於是,軍方很嚴肅認真的搞了一個超級腦洞計劃——地平線計劃。

計劃的內容是這樣的:1964年,美國開始登月,並且運送各種物資。到1967年,建成月球基地。該基地的主要作用就是核威懾和核攻擊,也就是說,美國要在月球部署大量的核彈,看誰不老實,直接在太空中來一發。

想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就需要施工人員,要找個靠得住的施工隊啊!而且還要把設備材料運上去:挖掘機、攪拌機、吊塔、渣土車,再加上水泥鋼筋啥的,都需要考慮的。

所以,美國準備用自己的超級巨型運載火箭——土星火箭作為運輸工具,源源不斷的運送人員和設備。

按照計劃,土星火箭要發射229次,使用252名航天員,對了,其中一部分航天員會永久居住在月球。到1967年的時候,月球核武器基地要正式運營,一部分常駐工作人員,守著64枚裝載了核彈頭的洲際導彈

,時刻準備來一發。

但是,那個年代技術也有限啊,吃喝拉撒睡都是問題。於是,腦洞大開的美國人,準備運兩個核反應堆上去,作為基地的能源。其他的所有物資,都靠一趟一趟的運輸。

要說美國人細緻吧,他們還想到了一個問題,要是蘇聯也上了月球,搶地盤怎麼辦?於是,他們也要運送防禦性武器,比如瘋狂的大衛克羅無後坐力炮,可以發射小型核彈。再運一群地雷上去,

防止強大的蘇聯步兵登陸月球作戰。


這個計劃,人家是認真的。不過,要面對現實,美國再財大氣粗,也花不起這個錢啊!

想想阿波羅計劃,11年時間,耗資255億美元,往天上打了十來發土星火箭,就實在撐不下去了。

想想看“地平線計劃”的229次,美國人不吃不喝砸鍋賣鐵也搞不定啊!

最關鍵的,費了這麼大力氣,就是為了從高一點的地方發射核彈。但是,月球啊,從那飛出來一枚洲際導彈,到地球40萬公里,想活活累死洲際導彈……

總之,這個腦洞飛到宇宙的計劃,僅僅是一個計劃而已……


七追風


來給大家講一下目前世界上耗資最大、建造計劃最奢靡的爛尾工程之一:迪拜世界島開發計劃。

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建造巨大人工建築以挑戰自然力量的行為便始終存在於人類的歷史之中,神話時代有傳說中的巴別塔,青銅時代有世界七大奇蹟,鐵器時代人類的創造欲與發明力更是空前增長,幾乎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那麼,時代發展到瞭如今,真的是有錢有技術就可以“為所欲為”嗎?迪拜的世界島開發進程或許可以告訴我們一個被現代人忽視已久的道理:“人定勝天”註定是局部與階段性的,倘若超出了環境的容忍極限,再多的財力物力也無法違背自然規律。

(下圖為世界島設計雛形)

迪拜世界島計劃所要建造的,是一個形狀類似於世界地圖的人工島嶼群,與它已經完工的兄弟計劃“棕櫚島”一樣,“世界島”上同樣計劃配備有全世界最頂尖的度假酒店、遊樂設施和與之配套的一應服務。

在原計劃中,世界島將擁有近300座人工島嶼,根據使用功能將分為私人住宅島、豪華住宅島、夢幻樂園島和公共島。其中私人住宅島和豪華住宅島均可對外出售,“世界島”計劃的發起方認為,今後這裡會成為世界富豪名流的彙集中心,其帶來的旅遊、金融、文化與名人效應,將引領迪拜成為新的世界領潮之都。

(部分島嶼的設計理念圖)

然而自2003年動工以來,距今十多年過去,人工島嶼和基礎設施都已經竣工的世界島,卻遲遲沒有開發完成的跡象。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全世界最“不差錢也不差技術”的開發計劃面臨擱置乃至爛尾的風險呢?

答案一是金融危機,二是自然原因。

迪拜世界島的定位顧客群本身就是世界排名前列的那些豪富們,因此每個私人島嶼的建造價格和售價自然也十分不菲:根據開發商公佈的價格,每個島的售價都達到1500萬美金到3000萬美金的水平。為了說服這些全世界最挑剔的客戶,每個人工島都必須由來自迪拜沙漠中的天然細沙建成,保證沒有任何人工化學材料添加;島上建有2米高的防波堤,買下私人島的客戶可以擁有島的無限主權,甚至可以配置海關以確保島主的隱私權和受訪權;由於島和島之間的出行方式只有遊艇和直升飛機,每個島都要配備相應的碼頭和停機坪……這些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居然全部都在強大的阿聯酋王國財力支持下,一步一步得以實現了。

(迪拜豪宅島區的部分開發計劃)

2008年,根據開發商報告,世界島70%的島上不動產已經完成銷售。然而到了2009年,這一不錯的銷售勢頭卻戛然而止——原因是資本主義世界週期性的金融風暴又降臨了。

2009年爆發的金融市場次貸危機很快波及到了迪拜房地產市場,使得迪拜房價直接斷崖式下墜近50%,房子都賣不動了島自然是更不用提了,2009年年底,世界島的開發商宣佈將推遲之前260億美元的債務償還計劃,等於正式對外宣佈他們的資金鍊出了問題。

(NASA發佈的圖片顯示,世界島因沙土流失正在朝中心擁擠,並有沉沒趨勢)

屋漏又逢連夜雨,如果說金融危機是讓阿聯酋王室和開發商不得不放緩世界島的開發計劃,那麼到了2010年,由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佈的一組照片,則是直接將這一商業計劃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組來自太空航天站的照片顯示,世界島中的大多數島嶼正在逐漸下沉,由於缺乏有力的地基支撐,這些島嶼很快就會被洋流帶走並淹沒……這意味著每個買下島嶼的島主將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在島基的維護與修理上,否則買下的島嶼就會“付諸東流”。

接二連三的負面消息讓世界島計劃很快“歇菜”,自2011年以來,這一計劃基本處於停工狀態,所有未開發和未建造完成的人工島和配套設施都已停工,絕大多數私人島也都處於無人居住狀態。雖然開發商始終堅持項目“只是處於暫時擱置”,2015年時甚至推出過“世界島再造計劃”,但其後依然與之前一樣,銷聲匿跡,無人光顧。

不知道那些在棕櫚島帆船酒店中度假的頂級富豪之中,有多少人曾經一擲千金,在遍地黃金的迪拜海中購入過一顆“世界明珠”,而當他們如今在酒店明澈的落地窗前,看到那些依然輪廓模糊,時時存在沉沒危險的私人島嶼時,又會作何感想呢?

更多與歷史、神話、民俗學相關內容,請關注本人的頭條號,謝謝通讀。


在下翩竹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登上皇位後,幹了很多大事,如五徵漠北、編《永樂大典》、遷都北京、七下西洋等。這些重大工程無論哪一件都需要有極大威信和魄力才能做成,一般帝王們做成一兩件就了不起了,朱棣卻都做成功了。但有這麼一項超級工程卻讓雄才大略的永樂大帝也不得不半途而廢,這就是“世界第一碑”陽山碑材。


因為朱棣不走尋常路通過篡位奪了侄兒的江山,他為了收買人心,樹立正統,決定為朱元璋立一塊超級石碑表彰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在朱棣的設想中,此碑由碑額、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其中碑額石材高10m,長20.3m,寬8.40m,重量6118噸。碑身石材長49.40m,寬4.4m,高10.7m,重量8799噸;碑座石材高13m,寬16m,長30.35m,重量是驚人的16250噸。假如這個事成功後,那麼石碑高度會達到78米,重量有三萬餘噸,能趕上現在的中型航空母艦。

永樂三年,朱棣調集全國能工巧匠一萬名在南京陽山南坡鑿山取石材,為了縮短工時,朱棣規定每名囚犯每天交石屑三鬥三升,做不到就處死。因為勞動量太大,工人們死傷慘重,再加上大臣提出疑問:這麼大的石材如何運到明孝陵,又如何立起來呢?這些事情以當時的技術手段難以做到,朱棣不得不終止這個超級工程,以一塊大約8米高的石碑代替了這個“天下第一碑” 。



三百年後,清代詩人袁枚路過這裡,看到當年工匠屍骨在陽山形成的“萬人坑”,做詩“碑如長劍青天倚,十萬駱駝拉不起”,諷刺了朱棣這種浪費民力、不顧現實的面子工程。


顧前史而言今


記得前幾年,在日本,有一位建築師兼理論家磯崎新出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未建成/反建築史》。在書中,他提出了一個觀點:未建成的建築是一種幻想、是沒有被現實汙染的純粹理念。

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確實有些只存在書面上或者是方案,未能付諸行動或是根據當時的條件,根本無法實現的“傳奇死嬰”般的建築。

一、首先咱們講一個由美國華裔林同炎先生的故事。1977年他所設計的跨越美利堅河奧本壩庫區的斜拉橋方案。建築界和橋樑界的同仁人看了他的設計圖,都異口同聲地稱讚這座橋:“建築的藝術在我們身邊無所不在,並不是只有大樓才需要!”這座壯觀的大橋被命名為“Ruck-A-Chucky Bridge(簡稱Ruck橋)。”

這座橋之所以壯觀而又堪稱橋樑界的藝術之做,原因在於:多達80根的斜拉索組成了空間雙曲面索麵,四個索麵的拉力代替了橋樑墩臺,承載了整個橋樑的荷載,所以全橋沒有一個橋墩......

它也被建築和橋樑界的專業人士稱為:人類史上,力學與美學結合如此完美的設計品。它是最箸名的沒建成的橋樑。

二、希特勒與他的新柏林夢想。1940年,希特勒終於實現了他早在1925年就有的夢想:新柏林與穹頂大會堂奠基典禮節日般的舉行了。計劃1950年完工。新柏林與穹頂大會堂將成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聖殿”。當然,希特勒的夢想卻實很美好。但是後面的事情就讓他很骨感了!

計劃建造的穹頂大會堂高200多米,直徑250米。完工後,大會堂中可容納18萬人(也有一說是15萬人)之多。

那麼這座穹頂大會堂究竟是什麼樣的規模呢?我們無從想象,只能拿幾個建築物來做參照,看看這座容納十幾萬人的大禮堂究竟是怎樣的?

三、號稱“神蹟”的牛頓紀念堂。這所紀念堂是法國建築師佈雷先生所設計的方案。即使放到現代,這個方案也是潮斃了、酷斃了的方案。為什麼這麼說呢?紀念堂高150米。建築穹頂上有很多洞,散佈整個穹頂。在外部白天的時候,太陽燈卻不開,於是建築內部漆黑一片,但陽光透過穹頂的洞射進光來,宛如漆黑夜空下的點點星光。

即使是放在現代,人們也無法按實際藍圖來建造這個酷斃了的紀念堂。大家也就看看,意淫一下,幻想一下就可以了。正下方那些小點點就是人。可以想象這座紀念堂如果建造出來,會帶人們多大的震撼啊!

四、要說大得“變態”,或者說是“吸睛”之做的話,當屬前蘇聯的代表做!

蘇聯構成主義建築師塔特林1919年接受蘇維埃政府的委託,設計出第三國際紀念塔這個龐然怪物。

下圖就是如果建成後的紀念塔,那一排我們看上去“低矮的建築”就是大名鼎鼎的克里姆林宮,大家可以自行想象這紀念塔有多巨大。。。

這座紀念塔有著強烈的比喻。例如:螺旋狀向上的鋼結構被建築師塔特林比做了“無產階級的脊樑骨”;而動感的“螺旋線條則代表了人類解放運動的路線,是螺旋新解放思想的表現。它用腳後跟踏著地面,從地面上騰身而起,意為把世界上一切卑劣齷齪事物統統

拋棄掉的標誌。”

然而最終這建築只保留在紙面和模型上,還有人們的意淫之中了。因為要蓋這座紀念堂,以當時前蘇聯那“土豪”般的腰包,也沒有那麼錢來建造,甚至“沒有足夠的鋼可建造它”。你就可想而知這座紀念堂的規模與耗費的財力吧!

該文僅表述個人觀點,因本人學識有限,文章有諸多錯誤之處,還請各位友友批評指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恆實說”。更多精彩,盡在恆實說!謝謝支持。

恆實說


無法建造出來的巨大工程,沒建造出來的原因無非就那幾個:沒錢了、太扯淡、建出來也沒用了。比如說蘇聯宮,如果不惜一切代價,完全有可能造出來的。喜馬拉雅山上打個洞就有點扯淡了,那不是自斷龍脈?

地中海改造計劃

1920年,德國工程師赫爾曼提出了一個巨大的工程計劃:地中海改造計劃。地中海我們都知道,若不是兩邊的兩個海峽,這就完全是一個巨大的湖泊了。

地中海改造計劃是什麼呢?是的,你沒有想錯,赫爾曼的計劃就是把地中海兩頭堵上,然後把地中海水給抽出來,再往裡頭灌淡水。

這特麼可是一個巨大的計劃呀!淡水從哪裡來?海水又怎麼排出來?兩頭的海峽又怎麼堵住?降低的海平面,這些領土歸誰?所有的這些問題,赫爾曼就不管了 。

為了將地中海改造成富庶的農耕區,在海平面降低之後,按照這個計劃,會在非洲中部的剛果河到地中海之間,修造一條運河。這條運河的目的,是把剛果河水引入地中海,如此一來,地中海就變成淡水湖啦。

這個計劃真的是天馬行空啊!簡直是一舉N得。首先,剛果河流經撒哈拉沙漠,至少可以改造一部分沙漠變成綠洲;海平面的降低,也使得意大利、突尼斯、西西里島連成一條線,變成一條大陸橋;最關鍵的是,德國的國土面積顯著增大。

現在看來,這個計劃真的是愚蠢而狂妄,換句話說就是太扯淡了。但是,當時的德國政府剛剛經歷一戰,國民萎靡,的確需要一個龐大的計劃來提升民族自信。可惜的是,他們找錯了方向。

就這麼個工程,我覺得我們大基建狂魔也不敢接啊!不是我們弄不出來,而是弄出來之後的問題怎麼解決,鬧不好又是一場世界大戰。

馬奇諾防線

其實世界上除了那些異想天開的、沒有完成的建築工程,還有很多完工的建築。比如說,某個皇帝要在該國北方十萬裡的邊防線上修一道牆,用來阻止外族入侵。

如果不看結果,這完全就是一個愚蠢的想法,太難了!可惜我們的老祖先造出來了,現在還變成了旅遊景點,為國家掙錢,這個工程就是長城。

世界各地都有長城,其目的不是為了讓遊客參觀,而是為了阻擋異族入侵。除了長城,還有一種類似的工程,也是為了阻擋入侵,這個工程非常龐大,大到我們難以想象,比如: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的目的是為了阻擋德國入侵,事實上,它的確鎮住了德國,使得德國佬不得不繞過馬奇諾防線,抄了法國的屁股。當年如果德國剛正面,估計就沒有諾曼底撤退了。那麼,馬奇諾工程有多厲害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地堡,看起來平平無奇,實則暗藏殺機。它的內部是這樣的:

表面上來看,它不過是一個鋼筋水泥的大饅頭,實則那不過是冰山一角。在堡壘下面,就算沒有外援,地下的法國軍隊就可以完成衣食住行、救死扶傷、吃喝嫖賭等等。

這樣的堡壘有多少呢?在整個戰線上,一公里平均13-15個,而且,每一處堡壘下面都有通道連接另一處堡壘。所有的堡壘,都是通過電來帶動,包括運送槍支彈藥。甚至,這些重型武器,也是通過機械來控制。

我們來來來馬奇諾防線內部的交通設施:

如果我不告訴你這是馬奇諾防線,你會不會認為這是某21世紀的地鐵施工點。它的橫截圖是這樣的。

你告訴我,有這樣的防禦工程,你告訴我德國佬硬衝?他們活膩了嗎。唉!為戰爭故,興亡皆是百姓苦。

如此大的工程,現在不過是因為到了和平年代,被揭露了,才浮出水面。那些動盪地區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安全,以現在的建造速度,會不會建造比馬奇諾防線更龐大的工程呢?













山鬼祗樹




看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網上流行的段子;給珠穆朗瑪峰安裝電梯,給太平洋安護欄,給太陽安開關。這個故事比喻了那些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無法實現的工程。




東京通天塔

這曾經是日本大成建築公司的構想。意欲在東京建造一座摩天巨塔—“X-Seed4000”。它將是一座4000米高、擁有800層樓、可住100萬人的超級建築。人類生活在2000米以下的樓層之中,2000米以上建設由於天氣寒冷等原因。決定修建滑雪場等娛樂設施。4000米的高度要比日本的富士山還要高200多米。據說建成以後,從底部乘坐電梯到頂部也要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時隔多年之後,這一計劃還只是一個計劃,根本沒有實施。



傑拉德·K·奧尼爾的太空圓柱體

1974年,普林斯頓的物理學家傑拉德·K·奧尼爾撰寫發表了一篇論文,計劃建造大型外太空殖民地,讓人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圓柱體中,用長達30千米的玻璃管道,人工製造出天氣調節系統和重力系統,然後把所有的管道都連接在一起,這樣通過無數個管道把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殖民外太空。


月球電梯計劃

這個計劃最初是在1895年,俄羅斯科學家首次提出太空天梯概念,在2003年邁克爾·萊恩成立了“電梯港”公司,投入巨資研究從地球通往太空的天梯。太空梯基本上就是一條長長的纜繩一端固定在地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地球同步軌道的平衡物(比如衛星)上。據說要在2019年建成,大家拭目以待吧。



文章有限無法說盡所有的事情,雖然以上很多都沒有辦法實現,但是都代表了人類對世界的開拓探索和希望。


我是越關


世界上總有一些瘋子,為了一個目標,前赴後繼的,自尋死路。

拿破崙橫掃歐洲企圖統一在法蘭西的懷抱裡,失敗。

希特勒極度瘋狂,挑起戰爭的原因有一個,也是統一歐洲,失敗。

這個目標是遙遙無期的了。

但是還有更多瘋狂的計劃,這就不得不提及,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

拖垮了一個世界巨頭。

上世紀八十年代,摩托羅拉絕對是最耀眼的明星企業,種種成就就不再說了。

1991年,蘇聯解體的那一年。

摩托羅拉決定建立“低軌通信衛星網絡”,旨在突破地面通訊的侷限,實現五個“任何”

任何人,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人採取任何方式進行通信。

在那個時代,簡直就是瘋子計劃。但是方向是正確的,只是太早了。

因為低軌通信發射的衛星跟“銥元素”差不多,銥原子核有77個電子圍繞。1997年,1998年,摩托羅拉,正式開啟了衛星發射模式,數十顆衛星升空,造價達50億美元,一次任性豪賭。

公司投資20億,貸款30億,這個計劃背上了沉重的資金包袱。

為了穩住投資人的心,銥星公司將並不成熟的通訊系統推向市場,然而,不到兩年時間,業界明星就成了流星,銥星公司宣佈破產,

摩托羅拉也一蹶不振,諾基亞抓住機會崛起。

如今諾基亞也不行了。

科技在進步,各領風騷數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