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媒一周热评第17期|蹭网App屡治无果,短视频出现审美疲劳?


艾媒一周热评第17期|蹭网App屡治无果,短视频出现审美疲劳?


导 读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对自媒体乱象连续进行报道、批评。11月2日阿里投资B站的消息让后者成为继滴滴、美团、小红书之后,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腾讯阿里投资的企业。支付宝的二维码不仅是移动支付的线下端口,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的全渠道入口。从网商到码商,技术正在更进一步改造传统交易的环节。如今,ofo恰逢多事之秋,其会否成共享经济“退烧”样本?8月底,一款内部代号“火锅”,名为“yoo视频”的APP率先在安卓商店低调地内测上线,新一轮短视频战火已经引燃。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互联网巨头发力夹击下,当红热门短视频平台初现“疲态”。一到周末,放假在家的孩子们又与手机“不离不弃”了,本以为“关掉自家Wi-Fi就好”的家长发现,各种破解Wi-Fi密码的“神器”让孩子畅玩无阻。另一边,用户密码等数据被偷偷上传,隐私安全难以保障。对于这一系列热点事件,艾媒咨询分析师是怎么看的呢?下面请看各家媒体对于艾媒咨询分析师的采访、观点以及数据的引用!

你在蹭别人网时,自己的数据也被窃取

这些蹭Wi-Fi神器究竟是怎么运作的?

据艾媒分析师介绍,Wi-Fi分享软件“偷密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暴力破解密码,采用英文字符、数字、特殊符号的组合对密码逐个进行破解尝试;第二,应用未经用户许可或同意,将用户填写或储存的密码上传到服务器供其他用户调用,“也就是说,用户使用这些软件后一旦登录自己家的无线网,家里的无线网也被默认分享了。”

某技术中心工程师团队对安卓市场搜索下载量比较高的部分产品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神器”基本都疑似存在未经用户允许、私自保留与上传用户密码的行为。“对于被蹭网的用户来说,有数据被泄露的风险,如果这些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会造成更大损失。”艾媒咨询CEO张毅说。

“密码小偷”明目张胆地破坏市场环境和公序良俗,对蹭网App的“牛皮癣”该如何根治?

用户自身安全意识也有待加强。张毅等人建议,社会各界需多途径、多方式加强用户隐私意识教育,用户应对软件默认勾选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保持高度重视,不下载安全性能不高的App,尽量到正规应用商店下载使用评价等级较高的App。

短视频硝烟四起,MCN的春天来了?

5G前夜,运营商们不遗余力的推广、普及不限流量套餐的大环境之下,为孕育大量短视频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第一代网民70、80后,第二代网民95后,到现在,第三代网民00后的出现。网民对视频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高。短视频对整个用户体验、用户消费行为将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将会是互联网接下来发展的一个重量级业态,目前的趋势非常明显。”艾媒咨询张毅说。

用户时间的高度碎片化,催生了代表“新生代语言”的短视频市场。“短视频的忠实用户主要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平台内容普遍幼稚、低俗、没有价值、没有营养,不易沉淀年龄层较大的用户群体。”张毅说。“内容决定了平台未来的发展空间、用户市场份额。”

互联网巨头发力 短视频市场或生变

伴随着用户日益下降的新鲜感和内容升级的观看需求,抖音似乎陷入了僵局。一方面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内容已经开始“变味”:“男子模仿抖音偷盗车标被抓”“用户在抖音发布制造假化妆品”等案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有用户开始对抖音上的内容出现审美疲劳。“起初玩抖音是因为有很多很酷的舞蹈视频,但现在抖音上全是搞笑段子,刷来刷去都是那些梗,越来越没意思。”一名00后抖音用户表示。

“现在的抖音很像曾经的小咖秀”,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只有继续强化社交属性才能持久活跃下去,否则和此前陨落的短视频平台没有太大差异。

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短视频用户已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虽然目前,抖音和快手占据第一梯队,但短视频行业格局并不稳定。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今日头条和抖音的增长瓶颈期已到来。“经历过一轮高速增长后,目前‘头条系’想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只有向三、四线下沉和向国际市场拓展。”

ofo会否成共享经济“退烧”样本

ofo的运营问题,也一直遭诟病。例如,ofo单车的简易锁频频遭到破坏,大幅度降低了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尽管ofo不断加大投放,但单车数量却不见增加。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市多个地铁口、小区外,原本密密麻麻停放的小黄车,如今单车的数量只剩下寥寥无几。

而在一些网络论坛上,还有不少用户发帖投诉称,在ofo客户端页面申请退押金后,等待数日,钱始终不见退回。更有多名用户抱怨,ofo任意延长退押金周期时间,由原来1至10个工作日延长至1至15个工作日。对于用户投诉的问题,ofo公关部负责人对此未作出任何解释。艾媒咨询集团创始人CEO张毅认为出现上述情况,对于ofo来说影响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押金难退的问题,直接导致用户失去了信心。

5月下旬,由于难以依靠用户骑行获利,ofo开始发动员工售卖车身广告。不过,由于车身广告面窄,再加上北京等地禁止共享单车运营商业广告,因此,实现商业价值变现的能力十分有限。

张毅指出,ofo目前未能解决的盈利问题,主要是市场扩张和占有率误导造成的。共享单车的模式是市场的刚需,自行车的成本,完全可以依靠骑行次数把运营、制造成本收回。但是,ofo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以压制竞争对手为当务之急,而不注重商业模式本身。拼命地扩张,导致结果就是,当后续融资跟不上时,“后院”便起火了。

巨人网络调整收购Alpha方案:

305亿对价不变,史玉柱加强控制权

本次更新后的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1月-6月,Alpha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2.28亿元、77.1亿元、46.76亿元,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4.42亿元、20.1亿元、11.89亿元。

而巨人网络同期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3.24亿元、29.07亿元、19.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9亿元、12.9亿元、7.1亿元。

可见,同期Alpha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高于巨人网络,如果能够顺利收购,实现并表的话,巨人网络的财务表现将更上一层楼。

艾媒咨询CEO张毅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巨人网络本次的收购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研发水平的先进性和对市场的把握。行业龙头腾讯在海外也多有布局,多次进行海外收购。

同标的投资:腾讯阿里默契与差异

11月2日阿里投资B站的消息让后者成为继滴滴、美团、小红书之后,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腾讯阿里投资的企业。这些垂直领域的佼佼者被看好背后,是巨头对同赛道的控制欲,也是中生代企业左右逢源的典型样本——如何借力巨头而不被巨头牵制。

“面对这样赌未来的项目,阿里和腾讯不介意投资同一家企业”,艾媒咨询CEO张毅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因为在投资时,这样企业的方向属于巨头们的下一站机会,巨头们亲自去做试错的成本比较高、投入也比较大,而且还不一定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如通过投资来学习,至于能否成功,他们并不是特别看重”。

在对美团的投资上,阿里的策略却十分罕见,早在2011年就参与了美团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并在2014年5月美团3亿美元C轮融资时跟投。

不过,这并没有让阿里和美团保持持续的合作关系,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阿里抛售美团股票,双方自此彻底成为竞争对手。

相反,美团与腾讯的关系日益亲密,后者参与了美团上市前的每一次融资,在美团上市时,腾讯持股20.14%。

“阿里与美团关系的反转,是因为阿里做了类似美团的口碑业务,这是王兴不能忍受的。这些业务腾讯没有做,而是借助投资的手段去实现。”对于阿里保留少量美团股份,张毅与王兴的看法一致,“阿里在生活服务板块的口碑和饿了么,都和美团有竞争,阿里有必要了解一下对手的情况”。

从美团和滴滴的发展路径看,未来投资方与企业的关系将更加复杂。滴滴在共享单车赛道就与腾讯对战阵前,分别选择了ofo和摩拜。美团与滴滴同是腾讯投资的企业,却在出行和外卖领域竞争不断。

“这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常态。”张毅预言,“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其实就那么几种,企业要想保持盈利或增长,就一定会与巨头成为冤家。更何况现在已经不能把美团和滴滴看成是创业企业了,它不再受阿里和腾讯控制”。

腾讯内容生态起波澜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对自媒体乱象连续进行报道、批评;10月26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微信公众号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络小说问题约谈了腾讯相关负责人。约谈当日,腾讯发布公告称,微信平台将进一步加强内容及资质审核、清理低俗信息以及完善举报受理机制。

严监管之下,缔造了微信公众号这一自媒体主要生长土壤的腾讯,其处境亦值得玩味。

“目前确实对腾讯来说也挺尴尬的,如果抓得太严,自媒体确实可能会离开,去竞争对手的自媒体平台。”艾媒咨询CEO张毅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对腾讯来说,封号只是它行使的一个权利或手段,但被封号之后,违规的自媒体人可以再开设一个账号,而腾讯不是执法部门,难以彻底惩治。

线下场景争夺升级:

支付宝将投巨资拉拢上亿码商

为了吸引小微企业使用金融服务。今年5月,支付宝联合生态伙伴推出了“码商成长计划”。“码商”可以通过支付宝上的“多收多贷”服务获得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与此同时,“码商”还可以通过App上的“商家服务”,凭借商家信用获得免押金服务。

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眼下整个产业环境来看,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与借贷的问题还是比较明显。支付宝察觉到这一行业的痛点提供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在阿里巴巴的体系中,能够对企业主的购买行为以及销售情况数据进行测评,信用风险减少。“在阿里整个生态的风控能力下,蚂蚁金服发力小微企业借贷服务,就具有了合适的契机。”

蚂蚁金服发力借贷服务的另一方面,意在为支付宝的移动支付增添场景。艾媒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62亿人,较2016年增长21.6%。预计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或达6.5亿人。

无独有偶,微信支付同样着力于生态赋能。目前开通的八大场景包括扫码购、社交支付、生活缴费、无感支付、小程序乘车码、自助点餐等。这些能力可应用于各类B端行业,通过腾讯系的生态赋能中小企业。然而,在贷款、信用、保险、经营数字化等深度服务上,微信支付仍然逊于支付宝。

张毅认为,码商大会的意义在于,支付宝能够运用自身金融借贷方面的优势,打开小微企业的线下支付场景入口。从整个市场看来,移动支付入口的竞争走向下半场,意味着更少的空间,更激烈的竞争。 微信的优势集中在支付上,而金融服务则是支付宝占据优势。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目前处于一个去杠杆的政策环境,政策相对趋紧。比较前几年野蛮生长而言,无论是网络金融产品还是移动支付行业,未来都需要更强的风险控制与自我管理。

————————

转自:艾媒报告中心

金元浦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文化部动漫类教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导

“元浦说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创办。目标在于速递文化信息、传播深度思考、汇集文化创意产业的业界和学术精英,搭建产学研的合作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