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捷最牛气的一战,血战平型关打得板垣征四郎三易联队

陈长捷最牛气的一战,血战平型关打得板垣征四郎三易联队

作为一名杂牌军将军,陈长捷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绝对令人震惊。虽然称其为“常胜将军”有些言过其实,但其在1937年9月的平型关战役中与日军第一主力坂垣师团血战12昼夜,迫使其三易联队,最后取得战役胜利,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一讲这一场战役。

陈长捷率部参加的平型关战役,和八路军115师发动的平型关战役不是一回事。虽然时间点上是同一场战役,但陈长捷负责的是正面战场的作战,而八路军是打伏击,要将两者区分开来。

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进攻南口,中央军(说明,陈长捷属于晋绥军,阎锡山的老部下)汤恩伯部溃败。时任72师师长的陈长捷率部驰援,经过23次血与肉的拼杀,终于夺回了阵地,后因察哈尔刘汝明怯战致张家口失陷,七十二师又陷入敌围。在生死关头,陈长捷指挥若定,出敌不意地率师向敌军密集的方向冲杀,终于突围成功,保存实力。

南口战役后,陈长捷升任预备第十一军中将军长,下辖两个师的兵力,在代县集结待命。同年9月,日军第一主力坂垣师团(即第五师团)直扑山西军事要地平型关,军情紧急,阎锡山命陈长捷驰援平型关。

陈长捷最牛气的一战,血战平型关打得板垣征四郎三易联队

陈长捷到达前线后,他充分发挥了对地形熟悉的优势,指挥部队在鹞子沟和团城口阻击日军。预十一军发挥了不怕牺牲,抗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同日军血战12昼夜,打得坂垣师团叫苦不堪。因为从坂垣师团登陆中国后,还没有遇见过这样顽强、难缠的对手。

陈部官兵虽然武器装备不如日军,士兵的个人军事能力也和日军相差甚远,但是就是敢打敢拼,死战不退,令急于求成的坂垣征四郎相当难受,即使更换了进攻的旅团,也未能取得胜利,最后不得不暂时撤退。当然了,这其中八路军对日军辎重部队的伏击也给陈长捷的胜利帮了大忙,如果没有115师的配合,日军是没有那么容易撤退的。

陈长捷最牛气的一战,血战平型关打得板垣征四郎三易联队

1937年10月初,在取得平型关第一阶段的胜利后,预十一军被正名为第61军,陈长捷也水涨船高的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指挥前线的所有部队向日军展开反攻。从10月2日开始,中国军队在陈长捷的指挥下,连续不断的向日军发起局部进攻,时间长达23昼夜,虽然并没有给予日军大量杀伤,但这种长时间的袭搅让日军疲惫不堪,战斗力也大幅下降。

坂垣征四郎为了挽回败局,竟然破天荒的再次更换了进攻的部队,并使用了火焰放射器和凝固汽油弹等新式武器,再犯南怀化。陈长捷则采用开掘坑道的土办法,潜击敌前,使日军的武器不能发挥威力。八路军又及时赶到日军的后方出击,牵制了日军的部分兵力,使日军不敢投入全部兵力进攻,于是战役也就打成了夹生饭。坂垣征四郎进攻不能取胜,撤退又恐被追就战败的责任,成了骑虎难下之势。10月下旬,坂垣师团受到中国军队包围,形势危机,最后还是在其他日军的援救下,仗着武器装备精良才突围成功。

此战被坂垣征四郎视为人生中的耻辱之战,也因此让日军牢牢记住了陈长捷这个名字。

日军败退后,陈长捷乘胜统军南下,收复乡宁、蒲县,在吕梁山南段建立第二战区指挥中枢,又在泰山庙山地截击日军尾随部队,大获全胜。被称为抗日常胜将军,以战功先后晋升为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行署主任,跨入了抗日名将的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