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了解抗战那段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日军部队经常称为师团、旅团、大队、小队什么的。其实,日军二战时期的编制在许多国家中都可谓是一个奇葩,看起来好像是与“国际脱轨”的。那么,二战时日军的编制和军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军建制和作战单位: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抗战初期,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他们的番号依次为近卫、一到二十师团(之前大正裁军时裁掉了作战不力的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然后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三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又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以及一个大队炮小队。然后每个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同时每个小队还辖有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和二个步枪组。

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其次再来看日军军衔:

日军列兵军衔按照从小到大依次为: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然后就是军士:分别为伍长、军曹、曹长(分别相当于我军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此外还有军校学员的肩章:士官生、特务曹长(相当于的准尉)。

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日军军衔

接下来的都是逐渐大点的了。

尉官:依次为少尉、中尉、大尉(相当于我军的上尉)。

佐官:依次为少佐、中佐、大佐(相当我军的少校中校和上校)。

将官:少将、中将、大将(相当于我军的上将)。

元帅。其实元帅不是实际军衔,而是天皇授予资深而又战功卓著的大将的荣誉称号。

看完了建制和军衔,最后我们来看看各级指挥官和军队人数吧。

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师团一般编制:

指挥官: 中将  11340人

辖: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旅团一般编制:

指挥官: 少将  5690人

辖:2—4个联队,包括骑兵、工兵、炮兵及其他兵种

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 相当于中国军队一个团。指挥官:大佐

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指挥官:少佐、中佐

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中队

:(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指挥官:大尉

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少尉、中尉

联队、大佐,二战时日军军衔和编制有多奇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

以上就是日军二战时的编制和军衔了,不过随着战争的需要,日军的建制也在不断变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