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这里,我也要向季承推荐一篇季先生的随笔:《谈孝》。写作日期是1999年5月,比《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晚个一年。你看,老人家的话说得多辩证,既站在父亲的立场考虑,又站在子女的角度设想,谁能说,这不是特意写给季承看的!鉴于季先生的特殊处境,我恍若觉得,这篇文章,其实是老人扔出的一个漂流瓶,他渴望它在茫茫人海里漂呀漂,最终能漂到他儿子的脚边。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然而,没有想到,绝对没有想到,2008年10月30日,风波骤起,它来得那么急促,那么尖锐而诡谲。干了几十年的新闻记者,我的消息算是灵敏的,先是,大约半月前,耳闻301医院发生变故,季先生以蔡德贵换掉杨锐,因为忙着去外地开会,没顾上细打听,一个礼拜后回来,消息全无,就把这事忘了。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到了10月30日,中国青年报突然爆料:《谁盗卖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藏品?》这是第一道闪电,由此揭开了季羡林风波的序幕。这是一出大戏,想象不出的传奇,精彩。导火索在于:季先生的藏品是否被倒卖?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事情本身,对季先生并没有多么重要,但是深层次的东西,远比这丰富、复杂万分。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这就叫“牵一发动全身”。读者当会看到,事情的发展有它必然的逻辑,你读完前七章,就会对季先生的“生态”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再看藏品风波,才不会感到突兀和迷茫。季先生的晚年,和他的童年、青年、中年遥相呼应,互为因果。有时想想,一切都仿佛命中注定。季先生不信命,但命运并没有放过他。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季先生相信“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比照他的一生,也真是惊人地应验。事情发生后,某些人七猜八猜,以为是谁谁谁搞的阴谋,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季老爷子的命硬,他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前行,任何人都无法左右。季羡林风波中最重要的一件新闻,就是11月7日上午,季承进入301医院,与父亲相见。读者应该记得,从1995年起,这一对老父老子已经十三年没有见面。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据在场人员透露,季先生与儿子相见时,有如下的对话季承跪在老父面前说:“爸爸,我给您请罪来了。”老人家说:“你何罪之有啊,这些年,何尝不是天天想念呀。”我现在还是给李政道先生做助手,他和你一样是个工作狂。”“好,当懒人,没出息。”“以前也想来看你,就是进不来,以后就好了。”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父子团聚是人之常情,不希望我们团聚的人是不正常的。”“十三年来,我每天都走到这里,可就是进不来!”“为什么这么多障碍?我了解一点,但不懂。” “十三年了,儿子想父亲呀!”“我对年的概念没有,但我知道时间很长,太长啦!”注㈠:季老住进301医院,是2002年秋天以后的事,不能笼统地说成十三年。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唐师曾作为目击者,在该日博客发表了《分别十三年,季羡林父子团聚》一文,并配发了照片,照片中,九十七岁的季羡林与七十三岁的儿子季承相见,这对白发父子久别重逢,喜极而泣。唐师曾在博客中说,当季承为季羡林带来儿媳亲手烹制的山东传统食品“懒龙”,还有“十香菜”时,季老十分高兴。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而季羡林的学生蔡德贵、季老首任秘书李铮的儿子李小军,为季羡林做了《口授实录》。毓方按:这是字画风波引出的最出人意料,也最符合天理人情的结局,可谓歪打正着。回过头来看,倘若不是这场风波,在水一重山一重的障碍下,季先生恐怕很难与儿子见面,他的家庭悲剧还不知要拖到何时。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因此,我回顾整个过程,觉得简直就是上帝的安排。数学大师庞开莱说:“机遇是对社会无知程度的一种度量。”这是数学家的语言,一般人很难理解,但是,如果结合季承的例子考虑,你就会恍然,他的意外现身,岂不正是利用了社会的无知所造成的巨大空隙。

季羡林父子病房相见久别重逢,喜极而泣

呜乎,季承出生不久,就遇上爸爸去德国留学,其后有十二年,没有见到父亲,晚年与父亲相隔,又是十三年,前后相加,长达二十五年。我的天,人生有几个二十五年!这是季承的悲剧,也是季羡林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