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場軌道線“最難段”打通

新机场轨道线“最难段”打通

新機場軌道線路軌共構段效果圖。

新机场轨道线“最难段”打通

新機場軌道線路軌共構段施工現場。記者 武亦彬攝

初冬的清晨,位於大興區魏善莊鎮陳各莊村的新機場軌道線03標段工地寒氣撲面,輕輕哈口氣都能吐出白霧。“開始澆灌!”昨天早7時,28米高的橋樑作業面上,北京市政路橋總承包一部項目總工程師李博森衝著對講機大聲說道,混凝土泵車伸出長臂,對橋面最後一軸上蓋梁進行澆築。

這是新機場軌道線施工的重要節點:全長7.9公里的中國首條軌道線、高速公路共構段將實現主體結構完工,明年開通後,過往旅客會見到地鐵上方跑高速的壯觀景象。

高空澆築作業一直持續到了下午3時,這一軸長40米、重600噸的上蓋梁最終澆築成功。“新機場線施工最難的一段終於打通了!”項目經理寧偉感慨道。橋面上,黨旗和團旗迎風飄揚,分外鮮豔,已經在這兒堅守了快一年半的工人們興奮地鼓掌慶祝。

為何這個共構段在新機場軌道線施工中堪稱“最難”?

“咱們站的地方是規劃中的團河路,將會建成一條市政路,地面之下是新機場綜合管廊;共構段最上層,是從城裡通往大興國際機場的高速路;中層的這層橋面是新機場軌道線。”順著寧偉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共構段已呈現出“開”字形的複雜截面,明年將可以實現地面普通市政道路行車、半空中跑地鐵、頂端高速路行車的立體交通場景。

“路軌共構結構形式在北京乃至全國還是首次應用。”寧偉說,同一個空間集合了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和市政道路,可以節約土地資源、縮短施工週期、共享線路周圍客流資源,但這也給施工帶來了巨大的難度。跟以往軌道工程相比,共構段多了一層軌道上方的上墩柱和蓋梁結構,不僅工程量增加一倍,結構強度還面臨嚴峻考驗。

由於軌道樁基承載了雙層交通的壓力,施工時必須把基礎打得更牢,鋼材的強度也比以往更高。一般軌道建設的樁基打下去30米左右就行,而在共構段,平均樁基深度超過50米,最深的地方,樁基甚至要往下打到58米。

“共構段的鋼筋混凝土強度和抗震要求,都是按照鐵路的標準設計的。”李博森介紹,最高的一座橋墩高達28米,有七八層樓那麼高,這使得架樑難度陡增。而且,新機場軌道線下方集納燃氣、電力、供水、通信等設施的地下管廊也在施工中,不遠處還有正在建設中的京雄高鐵——同一個斷面上交叉作業面繁多,協調施工困難重重。

施工作業空間狹小怎麼辦?施工團隊每天都在琢磨著“半空中施工”的最佳方式。有些橋樑主體結構的箱梁無法直接從地面運上去,工人們就通過架橋機將每一道箱梁平移過去,最遠平移距離在2公里左右。

據介紹,共構段向高速公路建設方的移交日期為9月30日,向鋪軌單位移交日期為12月31日。共構段主體結構完工後,工人們還將進行防撞護欄安裝、軌道橋面鋪裝、疏散平臺基礎搭建等附屬工程施工。

軌道交通新機場線一期工程全長41公里,線路途經豐臺區、大興區,共設3座車站,自北向南依次為草橋站、磁各莊站和新機場北航站樓站,未來還有望繼續向北延伸到麗澤商務區。新機場線設磁各莊車輛段,預留新機場北停車場,設計時速160公里,計劃於2019年9月通車試運營。

新機場軌道線項目有著很多個“第一”:北京第一條採用PPP模式建設運營的交通線路;北京第一條設計時速每小時160公里的軌道線;北京第一條採用直徑9米盾構技術的隧道;中國第一條軌道線與高速公路共構的線路。項目對於完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潘福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