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七月密謀成功了,會對二戰結局有何影響?

嘉嘉補錄艮


這個在2008年電影《行動目標希特勒》裡面說的非常清楚。雖然電影是美國拍的,發行語言是英語,主角是科學教信徒——湯姆克魯斯,但是配角基本都是德國知名演員,主配角演技都不錯,既有美國大片那種“抓人眼球”的敘事結構和節奏,還較為真實客觀的還原了歷史,相比2004年德國版的電影,更緊湊,更引人入勝。本文引用圖片均為這部電影截圖。

事實上,搞掉希特勒的計劃三十年代就有了,甚至二戰前,一些國防軍高層就瞅納粹黨和其武裝黨衛軍非常不順眼,秘密制定了逮捕希特勒恢復民主國家的計劃,並組成地下抵抗團體。

1944年7月前,希特勒至少遭到過41次的暗殺。比如,43年在東線,海寧·特雷斯考夫上校,曾經把裝著炸彈的白蘭地送上了希特勒的專機,結果因為高空極度低溫,把炸藥凍住了,沒成功。


44年“女武神行動”(刺殺希特勒)的原因電影裡面也比較客觀的還原了,除了與黨衛軍長期不合以外,一個重要是納粹的種族屠殺和各種暴行,讓這些原本效忠元首的軍官對納粹理念產生了懷疑和抵制,比如施陶芬貝格本人,開始也是希特勒忠實的崇拜者(親身體驗到了希特勒復興國家,重整軍隊,開疆破土的威力),後來逐漸轉成了懷疑、甚至厭惡(可以參考施陶芬貝格的個人日記)。

到了44年夏,東線早已經轉攻為守,西線盟軍已經在諾曼底登錄,法國即將光復。雖然老百姓和中下層官兵被洗腦和矇蔽,但是這些高層已經看得很清楚,德國戰敗已成定局,投降是遲早的事兒。但是,希特勒的性格重度偏執,信奉“要麼勝利,要麼滅亡”的極端人生信條,是一定要不惜代價,死戰到底的,會讓德意志民族與第三帝國共存亡,讓全體德國人為納粹黨墊背。

這種情況下,國防軍高層的地下小組開會的次數更加頻繁,愈發感覺時間緊迫。

在他們看來,越早行動,越能儘量保住德國的既得利益。只有推翻納粹專治,建立新政府,由新政府與盟軍談判,才可以利益最大化,比如爭取一個相對緩和的投降條件,保全德國在1939年以前就據有的主要領土,甚至可以同蘇聯接著平分波蘭,允許德國保留軍隊,避免外國軍隊進入德國等。總之,必須主動提出與盟軍和談,避免在東線戰場與蘇聯死磕,而且,越早與盟軍談判就越能掌握主動權。

所以,在他們看來,弄死希特勒,推翻納粹黨的一黨專政,收編黨衛軍,建立國防軍主導的新政府,既有利於保全個人利益,也有利於民族、國家利益。

而且,這種投降就是有條件的投降,可以保證德國儘可能多的既得利益和領土完整,而非45年德國的無條件投降——割地又賠款,還被分區佔領,連龍興之地東普魯士都被蘇聯和波蘭瓜分(下圖白色部分為二戰後德國喪失的領土)。

然而,執行者施陶芬貝格是個殘疾人士,也沒抱著完全的必死心態。由於時間倉促,加上身有殘疾行動不夠麻利,原計劃使用兩枚炸彈只來得及裝上一枚(但是,換了其他人又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資質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希特勒),而且,放了炸彈後,陶芬貝格還要乘飛機從東普魯士拉斯滕堡的德軍大本營(狼穴)趕回柏林指揮政變,全指望一個肢體不健全的殘疾人;客觀環境上,那天因為天氣熱,臨時換了會議室,厚重的橡木桌子和通透性好的房間讓希特勒只是輕傷;


另外,這個計劃缺乏群眾基礎,而且沒能籠絡住其他德軍高級將領。柏林城內的反希特勒分子優柔寡斷,行動遲緩,並未及時解除納粹高層的權力,武裝佔領柏林。甚至部分成員在得知希特勒沒有被炸死後動搖倒戈,讓計劃中的政變亦告流產。

事實上,即使暗殺沒成功,也需要按照希特勒被炸死的計劃行事,立即佔領廣播電臺,切斷所有可能的電話線路(這個非常關鍵,希特勒就是通過電話指示了本來準備逮捕戈培爾的國防軍少校奧托·恩斯特·雷默,讓其反身去抓政變團隊;後希特勒又通過電臺廣播,宣佈了自己依然健在,政變徹底破產)。

而且,不論希特勒是否被除掉,不能等。要第一時間解除納粹黨衛隊的武裝,控制柏林,暫時切斷柏林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立即派遣得力將領下去掌控外地軍隊——而不是一堆人窩在辦公室裡議論紛紛、打探風向、通過打電話的方式發動政變,用幾個小時等待著是否被炸死的確切消息,然後才採取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小人物的行動,導致政變徹底破產。這就是下圖的負責柏林防務的奧托·恩斯特·雷默少校。


德國軍官專業戶托馬斯塑造了一個帥帥的,立場搖擺不定的警衛營長雷默少校,雖然鏡頭不多,但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中的雷默可沒有那麼中立,恩斯特·雷默少校作為一名國防軍將領,但同時也是一名納粹信仰者,甚至在戰後還不遺餘力的自籌經費傳播納粹遺毒。這樣的鐵桿納粹,掌控著柏林的兵力調遣........

作為事後諸葛亮,可以暢想一下,如果希特勒被暗殺,其他納粹黨魁諸如戈培爾、戈林、希姆萊被成功控制,國防軍取代納粹黨掌握了德國政權,成立新政府。歐洲戰場會很快結束,德國的領土範圍可能會比現今大的多,東普魯士,西里西亞、石勒蘇益格等領土會保全。如果德國同盟軍議和成功,蘇聯攻入德國本土的幾率幾乎為零,所以,東西德國分裂的基礎也不存在,東普魯士的首都還叫柯尼斯堡(Königsberger),而不是現在的俄羅斯世界盃舉辦城市加里寧格勒。這樣蘇聯肯定不樂意了,所以,後來有句戲言,說“1944年下半年開始,大鬍子生怕小鬍子有個三長兩短,,挺不過去......”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是一起最重大,對二戰中的德國最具有意義的行動,目標是除掉希特勒,消滅納粹,實現體面的投降,屬於德國國防軍的最重大的一次自救,不但是中小級軍官,連元帥也參與了。

元首掛了,元帥可以直接取得大權,決定國家的命運,這是密謀的終極目標。

東方戰場已經一敗塗地,西方戰場岌岌可危,二戰的德國若不想流盡最後一滴血,讓戰火燃燒到本土,最好的選擇就是體面的結束戰爭,保存剩餘的籌碼,而不是隨著瘋狂的元首一直跌下無底懸崖。

蘇聯一直遭受頑強抵抗,但仍然強化攻擊,不住地攻城掠地,也是為了在戰後獲取更大的瓜分勝利成果的籌碼。

如果密謀成功,戰爭就會短時期內立即停止,二戰德國傾向於西方國家,力量保存下來配合西方國家會壓制住蘇聯對東歐的支配勢力,甚至會將其摁住在國界線。


鴻哥iouyh福小鋪


二戰的結局估計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而且後來的冷戰歷史也會改寫,甚至也不會發生冷戰了。

如果站在當時盟軍的角度來說,日子也是很不好過,因為諾曼底登陸後,並沒有像某些人料想的那樣順利,事實上,擺在盟軍面前的,是一個大坑,因為納粹德國的戰鬥力依然很驚人,美軍和德軍經常打成3:1的坑爹戰績,這對於美軍期望的相差太遠,因為美國軍方覺得吧,美國綜合實力這麼牛逼,再加上牛牛的忽悠,就認為美軍只要一登陸,德軍也就望風而降了,甚至某些人還以為只要美軍來了,德國人民就“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了,納粹好像就樹倒猢猻散了,其實這只是某些人的幻想,真實的戰爭根本不是這個情況,戰爭是極其殘酷的。

在美軍登陸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逼得納粹德國要搞全民皆兵了,因為對於此時的美軍來說,你是要大規模殺入對方領土的,雖然是正義之師,但總體戰的影響,使得國家的所有人力與資源都圍繞著戰爭機器運轉,早就已經殺紅了眼,甚至盟軍也對德國的平民進行殺戮,這就使得,你再是正義之師,只要進入總體戰的邏輯,基本上都是會遇到拼死抵抗的,而這個戰爭成本,在後來的阿登戰役中也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阿登戰役,美軍一戰死了19000多人,傷了好幾萬,加在一起傷亡也得超過四五萬了,這對於美軍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因為再進入德國本土,那麼面臨的局面就更為複雜,你看電影《狂怒》裡面,美國大兵進入了德國城市,就遭遇了黑槍,好不容易放鬆一下搞點事吧,卻又捱了德軍殘餘勢力的炮擊,你說這不是倒黴催的嗎?

其實這就是後來很多人把戰敗國描寫的太脆弱了,彷彿只要美軍正義之師來了,就萬事大吉了,這就是不瞭解真實的戰爭,腦子裡的戰爭都以為是過家家,但是真到戰場上了,就是刺刀見紅的,誰跟你談正義不正義呢?你再看看《狂怒》裡面,美軍對於德軍俘虜,也是直接突突了,還有娃娃兵,拿著鐵拳直接攻擊美軍的坦克,最後也是被突突了,再看看那個虎式戰車的車組,棄車跑了以後也是被美軍突突了,嗯,這就是真實的戰爭,殺紅了眼,是沒有人跟你講情面的。

如果刺殺希特勒成功了,其實這對於盟軍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了,如果此時真的由德高望重的隆美爾元帥組織政府,並且代表德軍與盟軍議和,德國的領土完整也許可以保存,甚至也可以得到盟軍的武力保障,使得蘇聯軍隊不敢進攻德國本土,這就重新進入一戰最後的局面,大家在前線打不下去了,自動終止了戰爭,也不至於發展到最後本土會戰,整個國家被撕碎,這個局面也許還是可以避免的,那麼今天德國的實力估計也會更強。

甚至還會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隆美爾或者國防軍組成的新政府,把納粹統治廢掉,合法接管德國,直接陣前倒戈,加入盟軍直接對抗蘇軍,這也是有可能的,這就又回到了一戰的局面,當時的協約國就直接武裝干涉蘇俄革命了,好像蘇俄始終都是最後被打擊的對象。

那麼這件事情就很有趣了,等於是把蘇聯賣了,而蘇聯是不會停戰的,這就使得德國有理由重新武裝繼續和蘇聯打,最終蘇聯和德軍在東線僵持住,最終被迫停戰了,這個局面也最有利於盟軍,因為後期的冷戰,就看出來了德國的價值,美軍甚至還將西德重新武裝了,當然了,這需要花錢,如果1944年就成功把德國策反了,後面的歷史,估計就是蘇聯跟著倒黴,冷戰開始後,蘇聯也就很難再歐洲打開局面。

嗯,這只是假設了,真實的歷史,應該會更復雜,就算刺殺希特勒成功了,也很難保證後面的歷史就像某些人期待的那樣上演,畢竟歷史的發展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只要不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一切假設,也只能是假設。

所以說,真要死磕這個問題,我只能這樣表示了........


圖維坦


這個七月密謀,就是刺殺希特勒的一次政變,也應該叫軍事政變,是德軍一些高級軍官發動的,時間是一九四四年。與之相聯的關鍵時間點是反德盟軍全線突進,蘇聯瘋狂攻佔德國本土。

可惜!沒有成功。

那些參與政變的“反叛軍官”基本都被殺了。

要我說,事情晚了,白搭上了一條命,早時候怎麼不這麼做。

戰事吃緊,德國已失去了往日的風采,節節敗退,傷亡慘重,國內怨聲遍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這些軍官、政客這時候搞政變,政治目的很明確:停止戰爭,把自己洗白,然後搖身一變,成為盟軍中的一員,或向世界求援,共同抗擊蘇聯的“侵略行徑”。

參與政變的都是當時在德國軍界及重要部門的首腦人物,看到希特勒快完蛋時才這樣做的,但希特勒行的時候可沒人去做。

如果一下吧!就算成功了,也好不哪去。蘇軍都打紅眼了,野蠻性、報復性進攻己經停不下來,打到柏林是死命令。就算政變成功蘇聯還要打,斯大林、朱可夫不會被區區幾個政變者牽著鼻子走,何況這二人也不怕同盟國陣營。

我認為這場政變是在錯誤的時間辦了一件沒譜的事,就算成功了這些人也得被送到集中營。因為戰爭給整個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政變是為了德國自己脫離苦海,而反法西斯戰爭是清算。

事情本應該是原來的樣子,沒有如果。

說點題外話:你谷壽夫就是把東條英機殺了,照樣得死,還能讓你當天皇????


驍勇34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戰爭會提前結束。不管是反戰軍官還是希望恢復帝制的軍官,都會意識到戰爭已經走向失敗了,在有籌碼的時候主動提出和談會保留更多的主動權。

其次,一般來說,如果德國選擇投降,資本主義國家又會聯合起來對抗蘇聯,東歐的政治格局很可能不會走到冷戰時的樣子。但我認為相對的,蘇聯人如果聰明,他們會立刻揮師中國東北迅速擊敗日本人,以求二戰和談時手中握有一定籌碼,這樣的話今天的朝鮮半島很可能是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國家。

不知道還有沒其他補充,文明蓋樓。


語文老師28


成千上萬的軍民會因此得救,德國可能因為提前結束戰爭而不會得到嚴厲的清算,東普魯士和上西里西亞還留在德國版圖內,而東歐諸國也不會淪為蘇聯衛星國了,而由於歐洲戰場提前結束,美英軍隊全力轉到亞洲對日作戰,日本也會提前投降,美國也不會要求蘇聯對日作戰,當然也沒有雅爾塔協定,中國的外蒙古和東北的主權也會得以保全!


夢迴唐朝162458004


成功的話,納粹德國很可能向盟軍提出投降條件,不過盟軍的條件可能跟雅爾塔會議上沒有太大的突入,而德國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德國的某些城市免以戰火,而納粹主義將難以根除。對於蘇聯的話肯定是巴不得繼續打下去,而德國投降很有可能,讓蘇聯堅決執行雅爾塔協議,甚至逾越協議。


亻未缺


如果這兩個字歷史上是沒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