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提要: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计划用3年时间搬迁近两百万人,这是贵州在脱贫攻坚战中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页。

7月18日,站在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5号主干道上,举目望去,眼前这个花园洋房式的小区,就是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马面坡易地扶贫安置项目。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从正式开工到达到入住条件,短短8个月时间,53栋步梯住宅拔地而起,施工速度令人惊叹,而项目的合同工期是3年。

据悉,作为铜仁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3个承接地之一,保利久联集团新联爆破公司马面坡项目部承建的大龙经济开发区龙江新区一期项目新建住宅53栋,总建筑面积约26.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来自德江、石阡等地的搬迁群众约1500户、7200人,是黔东片区主要的安置点之一。

重点项目,保利人攻坚克难

“这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又快又好地建设,而且还必须保证安全事故为零。”酷暑难耐的中午时分,在建设工地上,项目经理肖上芳说。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龙江新区主体施工现场

肖上芳是保利久联集团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市政与建安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公司承建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马面坡易地扶贫安置项目后,党委决定由她负责该项目。对此,同事开玩笑说:“工程重要,选派的负责人都是‘高配’。”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施工现场

40岁的肖上芳干练、自信、质朴、责任心强。

然而,由于受征地、调规、招标等遗留问题的影响,前期征地拆迁、场平、地勘、设计图纸等工作尚未完成,项目直到去年10月才实质性全面启动。工期紧、建设量大,要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实现今年7月前全面交房的任务,难度可想而知。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正在建设基础

面对空前的困难,项目部用“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在铜仁市、玉屏自治县、大龙经开区和保利久联集团、新联爆破公司的全力支持下,肖上芳率领项目团队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航拍施工现场

今年3月17日,保利集团总经理助理,保利久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胜杰前往马面坡易地扶贫安置房项目,就项目工程进度、安全生产和面临的困难进行现场调研。6月20日,安胜杰再次对该项目进行调研。安胜杰说:“马面坡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并且是关系贵州省和铜仁市两级人民政府脱贫攻坚大计的重大民生工程,因此在思想认识上,要从助推当地民众脱贫、展现央企社会担当的高度来理解马面坡项目的意义。”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龙江新区鸟瞰图

短短3个月,保利久联集团领导两赴马面坡项目现场,协调解决各种事务,为项目飞速推进“当靠山”。

在项目质量保障方面,安胜杰明确要求:“安置房项目是民心工程,要尽力做成‘民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公司得口碑’的精品工程,而绝不能成为一时光鲜、事后遭唾骂的‘豆腐渣工程’。”

在此期间,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少荣,副市长胡洪成,贵州省移民局、大龙开发区、新联爆破公司的领导也多次前往项目工地,调研慰问、现场办公。

工程推进,像“一场战役”

时间短,任务紧。保利久联集团领导要求,在大干快上的同时不能忽视安全问题、更不能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项目从之前设计的电梯高层,调整规划改成步梯房,因此耽搁了50多天。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航拍龙江新区

肖上芳说,完整的施工图纸,他们在今年年初才拿到手。过完春节,项目部迅速组织抢工方案,不计成本和代价,采取“三边工程”(边设计、边地勘、边施工)做法抢工,53栋住宅的主体施工时间其实也就4个多月。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航拍龙江新区

说到抢工,肖上芳感叹:“大家轮着加班、倒班,辛苦而忙碌,工地上的工人最少也保持在350人左右。4月开始,工人最多时达到2090人,塔吊、汽车吊忙不停,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建好的楼房

为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推进项目进度,项目部对施工工序、材料、资金和人员实行每天一次的调度。最终,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经过140天的抢工,项目部如期完成了53栋安置房主体工程的建设任务。

“我从事建筑行业10多年,这么大的工作量,这种施工速度还是第一次。”肖上芳说,正是因为各级领导的关心协调和地方政府的配合协作,工程得以迅猛推进。历时8个月,53栋步梯住宅拔地而起,在业界,这被称为“保利速度”。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龙江新区一角

打赢这场硬战,肖上芳功不可没。为了抓工期、赶进度、保安全,肖上芳吃住在工地,工作不分昼夜。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她把工作摆在首位。因工作关系,她与丈夫两地分居多年,2017年终于团聚在一起,但没过多久,接到公司任职文件,她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到项目部开展工作。即使面临孩子小升初考试,她也没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特别是在今年1月,父亲突然重病住院,在ICU抢救了28天,她无法两地兼顾。抽时间从铜仁赶回贵阳,匆匆到医院询问完病情就立即返回工地。谈起父亲、丈夫和女儿,肖上芳满是愧疚。

搬迁入住,项目经理“客串”志愿者

马面坡易地扶贫安置房项目如何做到工程质量又好又快的呢?肖上芳自有“秘笈”。她说:“我们在物资保障上增加两倍以上投入,现场26台塔吊都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时候,我们就租了20多台汽车吊补充配合运料,”整个项目部以“白加黑”“5+2”的精神投入到建设中。“我们将这次建设任务比喻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参与并最终打赢这场‘硬仗’,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肖上芳说。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搬迁群众搬迁入住龙江新区

5月15日,首批易地安置户入住,肖上芳和项目人员还当起了志愿者,七手八脚地帮着老百姓搬搬抬抬,看到他们高高兴兴搬进新家,项目部工作人员也挺开心的,在这场攻坚克难战中,他们不仅是建设者,更是服务者,体现了保利人的责任担当。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搬迁群众

“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诺言,她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深深打动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起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保利久联集团领导,如此为肖上芳点赞。

搬出大山,斩断穷根

从石阡县白沙镇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安光江一家,住在龙江新区8栋2单元1楼。30多岁的安光江以前是泥水工,几年前因工致残,破旧的砖房到冬天就四面漏风。现在好了,一家4口住进了80平方米的新房。谈起现在的生活,他感叹:“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搬进城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以后孩子读书、家人找工作等都不愁了。”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搬迁群众领钥匙

据了解,该小区配套的学校也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开学之前就能交付使用。安置小区所在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也聚集了不少企业,企业用工需求大,极大方便了搬迁住户就近入学和就近就业。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分新房搬迁群众乐开颜

“我们家原来住在石阡县青阳乡茶园村大山深处,那里赶个乡场都要走两三个小时。”入住11栋3单元406号房的李洋军激动地说,新房质量好、配套完善,出行也方便。以前他在浙江打工,生活开销大,攒不下钱不说,还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现在易地搬迁有了新家,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也有了新的希望和起点。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拎包入住搬迁群众心里甜

当前,马面坡安置小区已经达到了“拎包入住”的条件,商业和配套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修建中,预计到今年年底,小区的整体配套设施就将全部建成。

下足绣花功夫 巾帼党员半年“抢”出1500套安置房

作为一个女儿,面对在ICU抢救了28天的父亲,肖上芳至今仍心存深深的歉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看到上千户易地搬迁户如期搬入新居、绽放笑颜,肖上芳又总是感到莫大的欣慰。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肖上芳现场指挥调度

2018年5月15日,来自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青阳乡茶园村的移民搬迁户李洋军、沈晓菊夫妇和其他170多户搬迁户如期入住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龙江新区。搬进新居,他们并不知道仅仅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坡。为确保这1500套移民搬迁安置房如期交付,项目经理肖上芳可谓下足了“绣花功夫”。

龙江新区是铜仁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的3个承接地之一,一期拟新建住宅53栋,总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来自铜仁市德江、石阡两县的搬迁群众约1500户、7200人,是铜仁市乃至贵州省的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重点项目。但因征地、调规、招标等原因,该项目在2017年10月才全面启动,部份图纸2018年1月才到施工单位。要确保2018年6月30日全面交房,难度可想而知。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施工现场

“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最初是抵触的。我知道这个工程的难度,而且我和爱人两地分居了10多年,好不容易才团聚了半年时间,加上我的孩子又面临‘小升初’。”临危受命出任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易地扶贫安置房项目经理的保利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市政与建安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肖上芳说,是领导的一句“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你是共产党员就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让她没有再推辞。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施工人员正在忙碌绑扎钢筋

尽管已多次担任工程建设项目经理,在一线工作十多年,累计完成5个大、中型工程项目,保质、保量、保安全完成总工程量近40万方,肖上芳这次遇到的难题还是前所未有。

“最大的难题还是工期太短,工程量太大,要保质保量,建筑施工绝没有捷径可走。”为此,肖上芳决定开启一场“大会战”。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施工现场航拍

“前期抢孔桩时,我们上了16台旋挖钻机施工全面开挖,50天完成孔桩2032根。进入房屋主体施工后,安装大型机具塔吊26台,随时配备泵车4台、汽车吊8台,方便施工。”项目施工负责人魏东说,“白加黑”、“5+2”自不必说,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又可以使混泥土有足够的时间凝固,肖上芳让准备了3套模具从一楼一直浇筑到3楼。就这样,龙江新区一期工程仅用140天就完成了53栋楼的主体施工。

重点抢工阶段集中在今年的4月至6月。“你们来晚了,看不到那样壮观的景象了。我那时是二次结构、抹灰、装饰装修、水电安装等同时启动,施工人数达到了2090人。”肖上芳豪爽地笑道,那时的工地真的就像一个战场,每天都要对现场施工工序、材料、资金、人员统筹安排等进行调度。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忙碌的施工现场

而真正让肖上芳感到快“挺不住了”的时间段,是在今年的1月。那时她父亲突发重病住进ICU28天,随时有生命危险,而项目进度却一点也不能耽误。

“我把铜仁南到贵阳北之间的高铁车次信息记得了如指掌,每隔一天,处理完手头工作后,我就掐着点乘坐下午2点10分那趟动车赶到贵阳北站,4点赶到医院,问问病情,换好衣服陪父亲说说话,1小时后又回贵阳北站赶5点多的那趟动车回项目部。”肖上芳说,她必须每天晚上8点都出现在项目上,主持召开当天晚上和第二天的施工调度会。就这样,肖上芳每天的时间都精确到10分钟以内。有人说,也许是她这种尽忠尽孝的意志和精神,才让她父亲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

贵州日报:易地扶贫搬迁路上的“保利速度”

施工现场

肖上芳率领团队采用了大规模施工作业、大范围协作配合、大力度确保安全的措施,全力推动项目全速前进,如此庞大、紧张的工程确保了如期完工交付,还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懂行的人不禁赞叹道,“这背后真是下足了绣花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