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經濟學這麼有趣……

雖然還有點迷惑,不過合上這本《師說:人文經濟學》,頭腦像是被注入了一些新鮮的東西。這原本是一本演講內容文集,為了避免過分口語化,書的編者將大部分文字“標準化”了一下,但讀起來依然通俗易懂,時不時就遇到通往另一個世界的一扇窗。

全書共五部分(5場講座),前兩個部分比較淺顯,第三個部分要有點耐心,第四個部分……哼!第五個部分是方法論的演進。

一. 博弈與社會:淺析納什均衡 / 張維迎 (簡單)

二. 從量化歷史看風險博弈與文明變遷 / 陳志武 (簡單)

三. 凱恩斯經濟學及其批判 / 許小年 (略難)

四. 如何看待我國目前的通縮壓力 / 盧鋒 (不懂)

五. 新結構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的第三波思潮 / 林毅夫 (一般)

最有收穫的兩句話:

① 我們所說的經濟增長是潛在GDP的增長,這和宏觀政策沒有任何關係。只有技術水平的提高,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

②人最重要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而是價值理性(目標理性)。就是你應該追求什麼,不應該追求什麼,而不是你要追求的都是規定好的,只是研究用什麼方式滿足。(休謨 VS 康德)

一. 博弈與社會:淺析納什均衡 / 張維迎

傳統經濟學以資源配置理論為核心,關注的核心是財富如何生產、分配。經濟學家發展出成熟的價格理論,用優秀的數學模型及函數來解釋價格問題,但是他們忽視了人們在實際行為中的其他影響因素,比如社會道德因素、個人的主觀判斷等。

納什均衡是一種分析,用來預測互動情況下理性人會有的行為和後果。它的出現讓傳統經濟學發生了一個根本性轉變,使經濟學研究領域擴展到社會制度中的激勵理論,關注的核心變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合作。

原來經濟學這麼有趣……

從納什均衡和博弈論的角度來看:

社會規則有激勵功能——誘導人們保持合作的舉措。比如法律,社會聲譽等。

社會規則有協調功能——雙方有一種解決衝突的合理規則,一個企業/國家的文化就是幫助人們協調出納什均衡的規則。比如尊老愛幼。

社會規則有承諾功能——就是要付出成本,在成本的制約下,事後不會採取機會主義行為。比如企業雙方合作簽訂的協議。

社會規則有信號功能——信號是人們所傳遞的讓別人願意同自己合作的東西。

但是對於博弈論的假設,很多學者提出了一些批評:

首先是有限理性。人是想理性,但是能力有限,記憶力有限,加工能力有限,所以現在做的不一定是對自己最好的。

其次是有限毅力。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抽菸,可能你也知道抽菸對你有害,但還是戒不了煙,這就是有限毅力。

再者是有限自利。人並不是像經濟學家講的那樣自利,還存在利他主義。

最重要的是,張維迎指出,人最重要的理性不是工具理性,而是價值理性(目標理性)。就是你應該追求什麼,不應該追求什麼,而不是你要追求的都是規定好的,只是研究用什麼方式滿足。這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差別。我們的計算能力是有限的,一個人最需要考慮的是什麼東西值得自己追求,什麼東西不值得自己追求。在工具理性中,理性在制定目標方面是沒有作用的,理性是慾望和情感的奴隸,這是休謨的觀點;在價值理性中,理性幫助人們選擇目標,所以理性是慾望的主人,這是康德的觀點。

原來經濟學這麼有趣……

總結起來就是,“納什均衡”創造了一門新的學科,方法就是非合作博弈理論,使經濟學發生了革命性轉變——從傳統的資源配置理論轉變成了人類合作,或者說制度激勵機制理論。腐敗可能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理性選擇(工具理性)。

薦讀:《博弈與社會》

二. 從量化歷史看風險博弈與文明變遷 / 陳志武

這部分引用了很多研究成果來論證,嚴謹而有說服力。核心觀點總結一下就是——

人類歷史就是與風險博弈的歷史,文明發展史實際上是人類應對風險手段的進化史。比如從降低風險的角度來分析,完全可以解釋人類為什麼選擇定居農耕(避免寅吃卯糧)。人類抵抗風險的四大創新分別是迷信、技術、文化和社會結構。

三. 凱恩斯經濟學及其批判 / 許小年

古典經濟學無法解釋經濟大蕭條的失業現象,因此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經濟學誕生。

古典經濟學:市場上自然形成的均衡一定是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下不存在失業。市場的自調節機制是這樣的:

存在失業→勞動力供大於求→工資下降→勞動力供給減少→有助於減少失業&降低企業的成本和價格成本→利率降低→刺激投資→企業用人需求增加→供需缺口縮小→充分就業

但實證研究表明,利率的影響很弱。凱恩斯給出投資等於儲蓄的均衡條件:I(投資)=S(儲蓄)。

古典經濟學:只要I=S,一定是充分就業。

凱恩斯經濟學:不對,即便I=S,失業依然可能存在。(在古典經濟學中,I和S由利率調節。)

所以兩個學派發生了分歧。

凱恩斯提出,投資由企業家的預期決定,利率調節作用的缺失使充分就業成為小概率事件,利率對投資幾乎沒有影響,這個“自調節機制”失靈了!即使產品市場上I=S達到均衡,勞動力市場上依然存在失業。後來凱恩斯主義走得更遠——即使有失業,工資未必下調(工資剛性:工資確定之後不易變動的特性)。

凱恩斯經濟學

:當企業對未來感到悲觀,投資過低→產出過低→失業,工資剛性的存在和利率的弱影響使得失業沒法由市場機制自動消除。結論就是政府幹預——對於這種市場自發的經濟波動,政府要調控以穩定經濟,把投資調節到能實現充分就業的水平上去,這是凱恩斯理論最重要的政策含義。

原來經濟學這麼有趣……

古典經濟學認為政府應該在市場之外,斯密給出的政府職能主要是界定和保護產權、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

凱恩斯經濟學:政府幹預經濟的成本是自我支付的。這要涉及到乘數的概念(新增GDP與新增財政收入之比)。積極的財政政策是沒有成本的,刺激經濟→GDP提高→稅基增大,甚至稅收可以彌補全部的支出。這也就是財政開支帶動民間開支。

比如政府花500億買高鐵機車,製造商花200億買鋼材,100億買礦石,開支鏈越來越長,需求總量遠大於政府最初的500億。當乘數=1,財政政策的實質是財富的代際轉移——我們向子孫後代借錢花。乘數>1,財政政策才是有意義的。(不幸的是,世界各國財政政策的乘數都大致等於1。)總結起來,凱恩斯認為投資取決於企業預期,當民間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政府就要反週期而行,干預經濟,增加財政開支,提升GDP。

許小年指出,其實凱恩斯主義犯了兩個錯誤——

第一個錯誤:經濟過熱就緊縮,增長放慢就刺激,只看病症不問病理,是“沒有周期理論的反週期政策”。

第二個錯誤:提倡政府幹預、卻沒有一個關於政府的理論,導致了理論體系的內在不一致性,集中體現在對財政政策的效果估計上。對於乘數的計算上,乘數=1/(1-MPC),MPC是邊際消費傾向。民間投資意願低迷才產生蕭條,開支意願不足,MPC應該是個比較小的數,設想為0.2乘數為1.25,可是在計算乘數時卻估計MPC是0.6-0.8,以此論證政策的有效性。這裡存在一個

邏輯矛盾。(這個問題我反應了半天!)

凱恩斯經濟學被後人誤解頗多——

第一,用需求替代了凱恩斯的有效需求。凱恩斯在著作中用的是“有效需求”,後人去掉了有效,只剩下需求。有效需求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或收入支持的需求。經濟增速放慢不是因為需求不足,而是因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背後是收入不足,增加有效需求的關鍵在供給方、在實體經濟中,而不在政府,不在貨幣和財政政策。

第二,宏觀政策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事實上,凱恩斯根本沒有談經濟增長,談的是如何使GDP儘可能接近潛在GDP。凱恩斯提出政策建議,目的不是促進經濟增長,而是維持經濟的穩定運行,也就是實際的GDP儘可能接近潛在GDP。凱恩斯主義的這個理論體系根本就沒有觸及經濟增長問題,而只是縮小GDP缺口。我們所說的經濟增長是潛在GDP的增長,這和宏觀政策沒有任何關係。單純依靠投資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可持續增長只有通過創新與技術水平的提高來實現。也就是說,可持續增長與宏觀政策無關。

很多時候,人們把政府做的所有的事情都算作宏觀政策,其實宏觀政策的定義非常清晰,就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簡單點說,政府收多少稅,花多少錢,央行印多少鈔票。只有技術水平的提高,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

原來經濟學這麼有趣……

圖片來源:《師說:人文經濟學》 P116

四. 如何看待我國目前的通縮壓力 / 盧鋒

讀不懂,不想嗦話,改天約。(。•ˇ‸ˇ•。)

五. 新結構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的第三波思潮 / 林毅夫

2009年以後,學界對主流經濟學理論的反思開始增多。當時的理論不能解釋出現的現象,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結構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相繼失敗,而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就是學習亞當斯密。這一部分回顧了大量歷史實踐經驗,認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開始的時候,技術產業都在發達國家的技術產業之內,在技術升級、產業升級的過程中有很多後發優勢,可以把發達國家的產業技術作為技術產業升級的來源,風險和成本比發達國家自主發明技術成本低多很多,所以技術升級可以比發達國家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與投資環境,按照比較優勢發展,實際上是一個國家快速發展的道路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