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瘡口癒合過程要經歷的階段?

褥瘡醫學上稱之為壓瘡,其癒合過程一般需經歷以下階段:滲出(或炎症反應)階段、增殖階段和再生階段。臨床上將之簡稱為清潔、肉芽形成和上皮化。

1.滲出階段(或炎症反應):此階段以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加所致的組織水腫和體液外滲以及炎症細胞參與的局部炎症反應為特徵。其作用在於自我清潔創面,包括對毒素的稀釋、中和,對汙染細菌、變性及壞死組織的清除等。

2.增殖階段:此階段以修復細胞增殖為特徵,大量新生血管和成纖維細胞及其合成的基質形成肉芽組織充填缺損部位。

褥瘡瘡口癒合過程要經歷的階段?

3.再生階段:此階段因創面收縮和上皮化而完成創面癒合過程。

創面達到癒合經歷三個相互重疊的階段 通過提供細胞生長所需物質,促進組織再生。主要有以下兩類:細胞生長因子:主要有表皮細胞生長因子( ecf )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fgf )等。通過調節組織細胞增殖速度,加快肉芽形成和創面上皮化。含鋅藥物:再生組織對鋅元素需求增加,而燒傷創面往往缺鋅。含鋅藥物可通過創面補鋅來達到促進創面癒合目的。

上述僅為大體分類。事實上,一種藥物可能有多重功效,藥物含有多種作用成分, 既具有較好的抗感染作用,還可脫痂提供細胞生長所需溼潤環境,也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外用藥時還須正確掌握用藥間隔時間。此外,若損傷全層皮膚深及肌肉甚至骨骼、內臟器官等,由於表皮、真皮及皮膚附件全部毀損,創面癒合有賴於在周圍軟組織再生表皮細胞,故癒合時間與創面大小成正比,癒合過程雖也經歷三個階段,但手術干預往往是創面修復的途徑和影響因素,實際應用時需要全身治療有機結合,方能獲得滿意療效,專家正是秉承了這種思想,獨創靶位體液滲透療法,中藥外敷根治褥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