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微服,见一衣衫褴褛的刷墙匠,“大学士在哪?”,“我是”

这两天看到《江山纪》的图片,老戏骨陈宝国将要饰演朱元璋。提到朱元璋同志,就想到他对官员太过苛责,又满怀猜忌。朱元璋出身贫苦,最忌讳的就是贪官污吏,所以在他治理国家期间,官员一经举报有贪污受贿,是要受到严惩的。除此之外,他也有皇帝的通病,譬如猜忌,他对自己的下属也非常的不放心,不信任,哪怕是名声很好的老实人,他也得亲自查看一番。那么今天老鸭就带着大家聊一聊朱元璋同志治下的清官。

皇帝微服,见一衣衫褴褛的刷墙匠,“大学士在哪?”,“我是”

明朝工资

谈清官以前,我们了解一下明朝的工资,我们看看官职最高和最低的工资。一品大员呢一年大约有1000多石米,没有额外工资。折合人民币49万多。正九品,俸禄66石,折合人民币3万多。而在唐朝,我们有名的两位清廉人士,大门上贴的两位,有爵位,正三品的工资年薪1000多万,正九品,每年的年俸禄约合人民币6万元。

皇帝微服,见一衣衫褴褛的刷墙匠,“大学士在哪?”,“我是”

两个一对比,我们发现明朝的工资太低了。你可能说,唐朝的工资太高了,其实不是,宋朝的工资是最高的。明朝的工资低,休假少,还要养活衙门里的人和自己的家人,实在是非常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人巧立名目,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那么在这样工资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有人清廉吗?有,我们下面这位就是。

才华横溢,初封弘文馆学士

朱元璋争夺皇位时,非常注重笼络人心。陈友谅手下有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叫罗复仁,是陈友谅的编修,他认为陈友谅这个人难成大事,就投靠了朱元璋。

朱元璋称帝后,曾派罗复仁出使安南。罗复仁不负使命,不仅把安南占领的土地收复回来,还受到安南人的欢迎。临行前,人家赠送他金珠、贝壳、土特产等,可是罗复仁都没有接受。

朱元璋成立弘文馆后,他成为弘文馆学士,他非常正直,常常操着一口土话,当面指出朱元璋的不足。朱元璋不仅不恼火,还和大臣们一样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他“老实罗”。

皇帝微服,见一衣衫褴褛的刷墙匠,“大学士在哪?”,“我是”

我是一个粉刷匠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大肆屠戮功臣,疑心病非常重。有一天他想起和陈友谅争夺天下的事儿,想着想着不由得想到罗复仁,他可是陈友谅的旧部。“他到底是不是真老实呢,要是真老实,怎么会投靠我,会不会是装的?”

于是他带着人,微服出宫,想看看罗复仁是不是假装老实。他出了门打听到,罗复仁在京城郊区买了处房子,可到了目的地,大吃一惊,罗家只有两三间破房子,墙上的墙皮还掉了。正好有个衣衫褴褛的粉刷匠,在刷墙,朱元璋就问他,“请问,这是大学士罗复仁的家吗?”。

粉刷匠拿着把刷子,回头一看,吓了一跳,赶忙跪倒,“陛下,您怎么来了?”。原来罗复仁无钱聘请粉刷匠,自己刷墙呢。见皇帝一来,赶紧把家里最好的凳子搬来给皇帝坐下,朱元璋一坐,屁股硌得慌啊,疙疙瘩瘩的。想想,自己的大学士这么贫苦,自己还怀疑他,实在是过意不去。回到皇宫,下旨,赏赐罗复仁一座大宅子。罗复仁也算是没白刷墙啊!以后大宅子的脏活累活还得继续自己做啊!

皇帝微服,见一衣衫褴褛的刷墙匠,“大学士在哪?”,“我是”

山外有山

除了罗复仁啊,朱元璋的礼部尚书也是把干活的好手,他的吏部尚书吴琳当着当着官,突然辞官不做了。朱元璋觉得肯定是有阴谋啊,不放心,就派人去查。去的人为了不暴露行踪,在路上看到一个插秧非常熟练的老农,就问,“老丈,请问以前的吏部尚书吴琳,吴老大人,您听说过吗?”老农插着秧,甩甩手的泥水,说“我就是”。来人一看,感慨万千啊,任职多年的老尚书如此熟练农活,还能有什么阴谋啊。于是,拜别老尚书,回京禀告朱元璋。朱元璋才放下心来。

吏部可是肥缺啊,这要不是清官,还会去插秧吗?插秧还不算,关键是熟练啊!

皇帝微服,见一衣衫褴褛的刷墙匠,“大学士在哪?”,“我是”

所以说,明朝时的官员如果不贪的话,那真是顶顶的好官了。如明英宗时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死后家无余财。又如万历年间的海瑞死后,连安葬的钱的都没有啊!

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老鸭说历史,与您不见不散!

《穿越唐朝指南》

《明朝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