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朋友的閱讀習慣培養,家長一定要注意這4點

最近有幾位一年級小朋友的媽媽,找我問一些關於孩子閱讀方面的事情,主要就兩個問題:怎麼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怎麼可以讓孩子自己大量的閱讀。他們覺得孩子是否能夠自主閱讀非常重要,更早的自主閱讀就說明孩子的閱讀能力比較強,孩子比較優秀,同時也特別期待孩子能多看書。

關於孩子的閱讀這件事兒,我們一定要想清楚我們最期待的,最想實現的目的是什麼?是孩子早點自己讀?還是孩子今年多讀幾本書?還是孩子通過閱讀多認識幾個字?這些都只是眼前的一點點,而我們最終想要的其實是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走上終身閱讀的道路,一生受益。這才是我們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的立足點。

在《朗讀手冊》這本書裡寫到了被大多數人忽略的閱讀的兩大定律:

定律一:人類是追求快樂的

定律二:閱讀是一項積累漸進的技能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對能夠帶給我們快樂的事情,就會自願的想要一次次又一次的去做,很容易堅持下去,而對自己討厭的事兒往往會避而遠之,難以堅持。而閱讀恰恰跟很多技能一樣,不是長大了,認識字了就自然而言具備這種能力了,而是需要在長期的堅持閱讀中逐漸掌握提升。

這就告訴我們,在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這件事情上,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有了這些,自主閱讀和大量閱讀都只是時間的問題,對於終身閱讀而言,早一點晚一點,多一點少一點不重要。而如果感受不到樂趣,養成習慣,終身閱讀也就無從談起,如空中樓閣。

那麼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而言,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那個孩子保持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呢?一定要注意以下4點:

選擇孩子喜歡的書,這是前提,非常重要

若想吸引孩子去堅持一件事兒,去主動的做一件事兒,最重要的就是興趣,就是他喜歡。比如說玩玩具,孩子就特主動,你根本不用說,他自己天天就知道玩。閱讀也一樣,要想讓孩子拿起書去讀,那就得選擇孩子喜歡的書。尊重孩子的意見,邀請孩子參與選擇。而不是我們覺得什麼好,什麼有用,什麼是經典就選擇什麼。這些都得是在孩子喜歡的前提下考慮。畢竟品味也是在長期的閱讀中培養出來的。

營造一個適合閱讀的家庭環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更大。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閱讀的三大動機之一,就是模仿身邊長期閱讀的人。所以,讓想孩子想成一個閱讀的習慣,在學習之餘大量的去閱讀,但身為父母同樣,在工作之餘不要去只顧著追劇,玩遊戲,而是去閱讀。讓孩子在家中看到的不是一天開到晚的電視,而是爸爸媽媽讀書的身影。

我自己在工作之外也喜歡閱讀,這個習慣一直都有。記得我兒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在看書,他很好奇問我好看嗎,我說很好看啊,他就跑去書房拿了一本書,學著我的樣子坐在我的對面認真的看起來,居然堅持了好一會兒。我問他好看嗎,他點點頭說好看。其實書都拿反了,而且拿的是他爹的一本機械設計方面的專業書。他就是在模仿。現在也喜歡和我一起看書。榜樣的力量至關重要。終身閱讀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旅程,孩子需要陪伴者。

不要簡單的讓孩子自己閱讀,以為識字了就可以自己讀了

很多人都有一個認識的誤區,特別是孩子上小學的家長們,總覺得孩子認識字了,就可以自己閱讀了。就不再讀給孩子聽了。事實上,上小學後仍然需要我們的朗讀,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更是如此。為什麼這麼說,原因兩點:

其一:自己讀和聽別人讀的樂趣完全是不一樣的。據研究表示孩子的聽力能力和閱讀能力不是同步發展的,孩子可以聽懂他看不懂的複雜故事。能理解的聽和不理解的讀,樂趣自然不同,閱讀對孩子的吸引力也不同。而且我們讀稍微複雜的故事給孩子聽,有助於孩子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其二:我們給孩子讀故事就像是在為閱讀的樂趣打廣告,每多讀一次,就多點吸引,多一點熱情,可以激發孩子拿起書自己去閱讀,長期去閱讀,大量的閱讀。剛上小學的孩子有了學習的壓力,作業的壓力,很容易把課堂閱讀的不愉快的體驗與書連接起來,閱讀的熱情很有可能因此而消減,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的閱讀來讓他保持熱情。

不要因為學習而忽視閱讀

很多媽媽在孩子上小學以後開始特別關注學習,關注孩子的成績,而開始忽視閱讀的重要性。以為多做兩套題才是正事。其實不然,我們只關注了當然,卻損失了長遠。我兒子今年也上一年級了,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堅持親子閱讀,一起讀了很多書,上小學後仍然保持這個習慣。學校的作業比較少,寫完即可,我沒有再給他增加額外的什麼壓力,但是每天晚上都會有閱讀時間,我們仍然每天讀故事給他聽。這個習慣的培養比起眼前的成績或許更重要。閱讀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閱讀能力對各科知識的學習,隨著年級的升高影響會越來越大。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寫道:不重視兒童閱讀是早起閱讀中最糟糕的教育行為之一,從小形成的閱讀差別才是日後紅藥的“輸贏”差別“。很少獲得閱讀薰陶的孩子,即使他們小時候表現的聰明伶俐,成績優良;但由於他們智力能源儲備的很少,往往從中學開始,就會表現出綜合素質越來越平庸,學習上越來越力不從心的趨勢。這方面的艱難和困惑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一盞燈,點亮了可以照亮孩子未來的路,而身為父母就是要做好那個點燈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