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課堂中的22種關係

辨析:課堂中的22種關係

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傾聽與表達、靜與動、放與收等諸多關係,屬於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關係,而是亦此亦彼的辯證協同關係。矛盾雙方始終存在著一種張力與動態平衡點,隨著前提、階段、環境、主體的不同,矛盾主次方面也是互相轉化的。

當我們強調課堂需要建模時,不能以犧牲教學的藝術和自由為代價;當我們強調合作學習時,並不是要忽略獨學;當我們強調讓課堂“動”起來時,並沒有排斥“安靜的學習”;當我們強調學生“表達”時,並不意味著要忽略“傾聽”的重要。

我們在藉助創新方案解決舊問題時,往往會產生新的問題。可見,課改是存在迭代關聯的,不是一勞永逸的。隨著教育重心不斷調整,隨著人們對教育本質的認識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理念需要重新追問,需要理性迴歸。

教與學

根據學習資源、手段、內容、性質、目的、動機及學習時空、學習場域、學習情景等學習發生條件不同,教與學關係必然呈多元顯性分佈態。

先教後學,先學後教,只需學無需直接教,只需教無需再學,教學做合一即同步發生……若我們忽視教學、學習發生條件,一味強調“誰先誰後、誰主誰輔、誰為中心”會走入以偏概全的極端主義誤區。因此,教與學不是二元對立關係,而是教中有學、學中有教的教學合一關係。

例如,先學後教中的“學”,暗含“學”與“習”兩個環節,“學”指的是深度自學,有鏈條的對學、群學,不能誤讀為“學”就是淺層次閱讀。“教”有兩層含義:學生之間互相先教,學生教不了的教師再教。也就是說後教有兩個主體,一個是同伴學生,一個是教師,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總之,先學後教是先雙學後雙教,雙學即先學後交(合學),交後再雙教,雙教即學生先教到教師後教。

辨析:課堂中的22種關係

學與習

只有教的改革、學的改革,沒有習的改革是不完整的教學改革。從某種程度上講,習的效果決定教與學的效率。當前教師需要放大習、研究習,補上習改短板。學與習是對立與統一關係,習是為了更好的學。學的研究有聲有色,習就顯得捉襟見肘,今天的習更需要教師去創生。

學什麼與怎麼學

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選擇是教學的兩個方面,學什麼與怎麼學同等重要。教師確定學習內容在先,根據內容再選定學習方法。

接受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

假設同一內容、同一時段教師在全班整齊劃一講授有問題,那麼同一內容、同一時段全班或小組整齊劃一自學、合學、探究就沒有問題嗎?同時,無任何可靠實驗數據證明合作學習比接受學習在學習效率方面更高,只不過前者比後者在培養學生社會化方面,尤其是社交技能方面有顯著作用。另外有些主題、內容適合講授,有些適合自學,有些適合合作、探究,任何方法都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副作用。

教師在學習目標、研究問題確定後,打破同一內容、同一時段全班或小組整齊劃一的單一學習方式,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以目標、結果為導向,學生可以自學,可以小組討論,可以互教互學、可以幫扶,可以觀看網絡視頻、微課,可以講授等。

教師還可以從關注單一性同步學習到跨界異步混合性學習,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形態;從內容、目標的同步學習到異步學習;從學習方式的被動統一學習到個性化的主動選擇學習;從單一學習場景到混合學習、跨界融合學習。

雙基與素養

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核心素養,是教師從關注教學到關注教育的必然提升,讓學生經歷真實的探究、創造、協作與問題解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此過程中,一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均成為學生探究的對象和使用的工具,其目的是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思想,讓師生個人知識與學科知識的對話互動成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生成過程,將知識創造過程變成教學和學習過程。雙基是載體,三維目標是過程,核心素養是終極目標。

模式、變式與科學、藝術

教師進行教學時,只有先掌握多種方法後,才能實現“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境界。新教師在課改初期需要建模,而模式就是生產力,後期就要打破模式、創新模式。要知道,優秀教學源自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我完善,不能被降格為技術。而選擇模式是教學低級階段,屬於技術範疇,個性、流派屬於教學高級階段,屬於風格、藝術探索與追求。因此,骨幹教師一定要追求自己的個性和藝術性。

預設與生成

課堂上,教師應以預設為基礎,提高生成的質量和水平;以生成為導向,提高預設的針對性、開放性;以生成的動態性為導向,提高預設的可變性。如果預設過度課堂便無生機,反之生成就無抓手。只有預設與生成雙精彩,課堂才能更精彩。

收與放

當教師對課堂管控過嚴時,我們提倡課堂上要放手,但放手不等於放縱,不等於失控;放要有序、有向、有度。當教師的放手已成為常態時,反過來就要強調提升、拔高的收,是追求解疑釋惑、畫龍點睛、超於學生理解的引領性解讀的收。“放得精彩、收得完美”是課堂價值的取向。

獨學與合學

教師要從關注群學到關注獨學,因為課堂是自學為始,自學為終的。而自學產生合學的需求,自學消化合學的成果,合學只是手段,是為獨學服務的,它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深度自學。

問與說

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多方法的說;同時更要在課堂上喚醒學生問的意識,從他們的回答或提問中又生髮出新的問題。教師讓學生說的核心目的旨在多元碰撞,提出更深層、更有價值的問題。

辨析:課堂中的22種關係

靜與動

課堂是有張有弛、有動有靜的過程。課改初期如果課堂太沉悶,教師讓學生動起來是關鍵;當“一言堂”的課堂模式被打破,學生動的意識到位後,追求安靜課堂就不是復辟倒退,而是質的提升。這裡,“靜”追求的是安靜、安心、安定境界,“動”不僅是身動、心動,更追求的是腦動、課堂靈動。

傾聽與表達

課改初期,教師要先關注學生的說,培養自信,讓學生敢說、能說、會說。當學生展示已成為習慣,再構建、強調傾聽關係才更有意義。學生在相互傾聽中,明白了對一些問題別人也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解讀,有利於他們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在合作、相互表達與傾聽中,學生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顯化,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審視和監控。當學生的聽不到位,對話深度就不到位:學生太習慣於表達自己時,往往會忽略傾聽別人,如果傾聽不到位,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思維碰撞。通過傾聽,學生能夠在另一方觀點的基礎上去思考,形成兩方面思維和經驗的連鎖,從而將學習和合作引向深入。可見,只有學生積極傾聽、深度對話,關聯才能發生,才能使表達更有價值。

界限與開放

雖然課堂上話題、主題是有界限的,但探究問題、探究方法、探究結論可以全面開放。同時,課程資源、平臺、學習方式甚至學習目標、學習進度也是開放的,師生可以多元選擇。

規則與自由

當前課堂需要實現的是在規則下的表達自由。課堂上,學生表達的空間有多大,不是看精彩表達有多少,不同表達有多少,而是看真實表達的空間有多大,體現在可以包容更多錯誤表達,也體現在學生第N次錯誤表達後依然願意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

愉悅與緊張

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氛圍、環境、人際關係應該是愉悅的,學習時間、課堂參與應該是緊張忙碌的。當學生用大腦思考問題時應是高度緊張的,一旦問題得到破解後心情變為愉悅。

溫度與深度

課堂無溫度、無高度、無厚度是我們摒棄的;同樣,課堂有溫度無深度、厚度也不應提倡;既有溫度又有深度的課堂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共識與個見

教師從不同中尋找共同點,從表面相同中挖掘本質、內涵差異也是一種能力、素養。課堂上,小組討論、合作因目的、側重點不同,理應存在達成共識與發現不同兩種選擇。

多元解讀與合理解讀

教師在進行文本閱讀時,大多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多元解讀,但對學生年齡、閱歷、認知、思維所限存在的曲讀、誤讀、偏讀、錯讀也要加以點撥、引導。同時,教師要闡釋自己的理解、主張,還要引導學生思考哪些是比較合理、更合適解讀的。

解法多樣化與解法優化

課堂上,教師常常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追求算法的多樣化,但畢竟各種解法之間存在煩瑣與簡便、低級與高級、個性與通識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開展高階思維、深度學習,理解與掌握最優、最佳解法。

評價與去評價

教師評價的定位首先要從傳統的甄別、鑑定、評判功能轉向診斷、促進、發展的新功能;其次通過評價要評出一種精神,評出一種導向;最後評價不僅在於解決課堂問題,更在於重新構建學校的一種民主、向上、求真的新文化。

辨析:課堂中的22種關係

課改初期教師應放大評價,中期應變化評價,後期應逐步去評價。初期放大評價的含義是:要把評價作為指揮棒,要什麼、評什麼,缺什麼、評什麼,評什麼、有什麼;要特別重視評價,要堂堂評、日日評、週週評、月月評,評價要構成鏈條,起到累計效應。中期變化評價的出發點是:沒有任何一種評價是萬能的,師生對評價總是“喜新厭舊”,變化的目的旨在改變師生對初期評價的好奇、重視到現在厭倦、麻木的心態,破解師生課改進行一段時間後的疲憊問題。後期淡化評價的目的是讓文化在制度評價不到的地方起作用,課改推進實現主要從靠外部評價驅動轉向以精神、信仰的內驅動方向發展。

導學案與去導學案

課改初期,教師為了使合作學習的課堂有一個有效抓手,推出了導學案。前期教師要關注導學案的樣式,中期才關注導學案的本質,如今的導學案正在向助學卡、學時學歷案轉型。但導學案畢竟存在預設過度問題,對學生自學是一種束縛。從長遠看,去導學案是潮流。

觀教與察學

從聽評課到觀課議課,再到課堂觀察與診斷,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觀察與改進重點多指向教師。而設立學情觀察員,觀教、察學並重,又是一種提升。教師的課堂研究應基於學生,為了學生。課堂研究不可忽視學生立場,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研究的直接受益者。

(作者王紅順 河南民辦教育共同體理事長 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