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两岁一个月,会说话,医院检查说是自闭症怎么办?

琴琴1387629


孩子的年龄很小,不会用手指,而是把妈妈的手拉过去,这是自闭症的一个特征,即社交障碍;

孩子不轻易开口,也不回答,不互动,这也是自闭症的核心障碍。

另外,孩子没有眼神交流,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社交,从这些症状来分析,孩子基本上符合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医生说的医治,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干预,孩子一旦诊断出来自闭症,就要及时干预了,2到6岁是最佳的干预时间。一定要抓住了。至于融合教育,一定要按照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关于你说的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基本上都是先天的,比如新陈代谢疾病,比如免疫细胞的异常,比如遗传因素等等。

所以,作为一个ASD小朋友的家长,现在就要投身到孩子的干预中,包括对孩子机构的选择,对孩子的家庭干预等等,一旦干预,便是终身的,所以,要坚持。

关于治疗方法,其实现在市面上很多的节食疗法,训练疗法很多都是不科学的,作为父母,我们只能通过后期持之以恒的干预和训练来提高孩子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技能,让孩子尽量的接近普通小朋友的程度和状态,目前被证实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就是ABA应用行为分析法,家长在训练中要掌握回合教育的实操训练。

另外,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既然诊断了,那么就不要质疑了,为了孩子,坚强!

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留言区给我留言。


孤独症之家


我的孩子现在三岁十个月,曾经诊断为轻微自闭症。

背景:小孩从小外婆,奶奶一起带,外婆和奶奶关系很好,我们一家人那时候从未骂过,凶过孩子,更别说打。基本上八个月开始接触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看电视,怕对眼睛不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时间稍微会控制一下,电视看得多,我和爸爸平时看手机时间多。

小朋友说话晚,一岁十个月叫妈妈,然后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小朋友两岁十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不对劲,和同龄人完全不一样。

1. 到两岁十个月,只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没(就是不要,不行的意思),其他的话都不会讲。

2. 很少开口说话,要干什么需要帮忙,用手牵你,用手指一下都不会,就用眼睛看。

3. 基本不和小朋友玩,都是自己一个人玩,偶尔看小朋友玩,看几分钟就自己玩。

4. 经常会自言自语,说火星语,根本听不懂。

5. 和我们任何人都没有目光对视,一对视马上避开。

6. 基本不愿意和我们有什么亲密接触,比如拥抱,比如亲吻,都会有意识的避开。

7. 吃饭只吃鱼,任何其他的菜都不吃,不吃任何零食,塞给他都马上吐掉。

8. 基本没有兴趣爱好,最喜欢去地铁站看地铁,可以在地铁站里面看地铁进进出出非常非常久的时间,每次都是强制性抱走。

9. 经常自己玩着玩着就发呆,说火星语。

10. 性格执拗,每次阻止他做什么事,都异常崩溃,无法改变他任何行为。

我这时候已经意识到孩子的不对劲,于是物色了一家幼儿园,希望孩子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可以有所改变,可是孩子从不参与任何活动,依然是自己过自己的,在幼儿园增加了几个表现

11. 喜欢玩门,自己开门关门可以持续一上午直到老师把他抱走去吃饭,当然免不了崩溃。

12. 上的是蒙氏幼儿园,小朋友都是单独做自己的工作,我家孩子却一下,都是自己一个人做,每次都是做同一个工作,直到好多好多天。

13. 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三岁四个月的时候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疑似自闭症,当时在网上看各种案例,各种介绍,都说是自闭症,那时候整宿整宿的失眠。只有在贴吧有一个专家说到轻微自闭症很容易误诊,很多小朋友电子产品用多了会出现类似自闭症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发育迟缓,也有可能感统失调,让家长不要对号入座。

于是我开始反思孩子的成长过程,不管是不是自闭症,家长不要沉浸其中,我停掉了家里所有电子产品,不当着孩子的面用手机,孩子在家就不开电视,和老师沟通好,每天孩子课外活动时我都过去带着小朋友一起玩,多和孩子做有效陪伴,他们班所有的孩子我都叫得出名字,每天在家就和孩子聊他们班的小朋友,孩子的变化非常大。

一个月之后去医院复查自闭症,不到十分钟,医生就马上排除自闭症,医生说和初诊的时候的表现不一样了,和医生交流了这一个月的情况,根据前两天做的自闭症筛查结果,医生最后结论是发育迟缓,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交问题,医生一直和我强调,小朋友的社交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家长要教,大人带着小朋友一起玩对小孩的影响是最大的。医生推荐我去上社交障碍的课,考虑到我的时间比较自由,所以选择自己陪伴。

现在孩子三岁十个月,现在在传统幼儿园读小班,和同龄人之间还有差距,但是和五个月之前是完全换了一个人,每天至少会说十次以上妈妈我喜欢你,会抱我,会主动亲吻我,开始记得几个班级同学的名字,会坐下来参与集体活动,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在小区有两三个固定玩伴,虽然社交能力还是很偏弱。虽然语言还不够清晰,但是大部分的话都会说了,现在和他讲道理他开始会听了,以前当妹妹是透明人,现在开始带着妹妹一起玩。开始吃其他的菜了,也开始吃零食。会自己看绘本,完整的讲一本绘本故事,学会了自行车,滑板车🛴。现在情绪管理和规则感还是很弱,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去做,他一定可以成长起来。

小朋友的成长真的不能丢给老人,丢给电子产品,家长的有效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和老师沟通,针对性的教育很重要。


杞幻


说说我儿子的症状,儿子早产,出生缺氧,脑出血,一岁前没发现什么不对劲,长得又高又壮,一岁后发现越来越不对1.对旋转的东西超级感兴趣,一个小瓶盖能转一上午,菜市场磨香油的也能看半天,经常在理发店门口看旋转的灯拽不走2.超级爱说,但只说自己感兴趣的,很不好交流,他说的话题根本停不下来也引不开,你说的他根本不答茬3.自己说一句话最后两个字总要重复一下4.不是不和小朋友玩,而是根本不会玩,站到小朋友中间根本不懂游戏规则,怎么教也不会5.固执,画画只用红色,吃饭只能坐到固定位置,等等6.对数字超级敏感,一岁多不用教自己就会20内的加减法,所有人电话没教过都能背过6.观察和记忆里超强,比如去看展览,回来后展厅什么样,都有哪些展品,每个展品的细节都能说的很清楚,像印在脑子里一样。爷爷当时总说孩子是神童,可我最不愿意让他们说这些,我不愿意让孩子不一样。 最操心的是幼儿园小班,根本不和小朋友玩,任何集体活动都不参加,但可能大部分家长都会这样,怀疑孩子自闭症但就是不敢去医院确诊。作为妈妈,我尽我最大努力去陪伴孩子,去一点点教他,也许我家孩子不是自闭症,也许比较轻微,好在现在11了,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h活泼开朗,学习也好,也许我是幸运的,但其中的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安06佳16


我家大宝10个月叫妈妈,后来就不说话了,到3岁开始叫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大人说什么他都明白,和小朋友一起玩时特别主动。4岁和5岁去大型幼儿园咨询让去医院开自闭症和是否有多动症证明,去医院看过不是自闭症,多动症由于要抽静脉血就没看。5岁时去的私立幼儿园,1个月内开口说话,现在6岁半表达基本正常就是有时要仔细听。孩子说话晚尽量让孩子多接触小朋友和正常上幼儿园有好处。

我们在儿童医院看是否是自闭症时看到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接受治疗,如果已经确诊为自闭症的还是听医生的接受治疗,上学可以上特殊学校


晾凉靓


曾经看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全职妈妈带宝宝,无意中发现孩子只要待在电视机前就变得特别乖,特别安静。妈妈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就这样经常让不到一岁的宝宝看电视,而妈妈就能专心看书,做自己的事了。

后来,发现孩子与人都无法正常交流,看了医生说是“自闭症”……

凡事没有绝对,当然这也是特殊个案 。在这里讲这个案例只是帮助题主做排除法。关于自闲症的问题,一般人不具备专业的认知,可能给不了实际的帮助。建议去权威的大医院确诊,毕竟真正患自闲症的并不多。如果确诊孩子没问题该多好!

我很理解做为家长此刻的心情,焦虑,恐慌,无助。但是请您想一想,宝宝还那么小,妈妈的坚强才能给予宝宝爱的呵护。

勇敢面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爱您的孩子!

祝福孩子健康!


像天使守护你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主要表现的常见儿童疾病。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遗传的因素、脑神经功能障碍、孕期并发症等。主要症状有对人缺乏兴趣、对外界缺乏好奇心、语言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迟缓、拒绝改变、缺乏模仿能力。

自闭症早期预警信号:1、到6个月,孩子还没发出大笑或其他热情、愉快的表情。2、到9个月孩子对声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无互动反应。3、到12个月还不会咿呀学语。4、到16个月还没有语言。5、到24个月还不能说词组。6、在任何年龄出现言语、社交能力的退化。

你可以根据以上自闭症的症状自评一下。就你的描述来看,孩子和妈妈有表情的互动,也可以加入小朋友游戏,这和典型的自闭症还有点不同,所以即使医生诊断无误,也是比较早期。建议到正规的大医院再做个检查。而且一般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明显,智商较正常人低下,经常喜欢重复性动作,这些现象是否存在?2-6岁是自闭症治疗的关键期,如果确诊为自闭症,父母要足够重视,带孩子到正规机构干预治疗。早发现、早治疗。祝孩子早日康复。


慧妈妈家庭教育


题主说的我觉得不是自闭症,我家宝宝2岁3个月前基本不说话,只会妈,爸爸,没,其他都不说,和小朋友也不怎么玩,但是和家庭成员互动很好,和亲戚熟络了互动也不错!别人说什么能理解,也能按指令做事,医生说宝宝语言表达不起来会直接影响社交。如果是真的自闭症,宝宝不会因为别人玩他感兴趣的东西就加入进去的,如果宝宝是自闭症是不会和你对视的,你会觉得他的目光很空洞,也许用词不当!每一个宝宝发育都不一样,现在我家宝宝词语慢慢变多了,而且一开口就是2-3个字一起说,建议题主多和宝宝说话,无论他愿不愿意说,每天都和他说,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如果对这个医院的检测有怀疑,建议在换家医院,自闭症不是单独的某个医院就能下定论的!


紫木轻纱


你家小孩这种情况应该不是自闭症,现在才两岁,判断是自闭症为时过早。但需要去干预,再大一些应该会改善的。我家小孩跟你的差不多。

分享一下我家小孩的情况。

我家孩子两岁的时候只会说爸爸,哥哥姐姐,叠字的称谓,两个不同字就不会了,整句话更不会,你说什么他也懂,但就是不说。要拿什么他会带你去,他自己不会去拿。

到了两岁半还是不会说其他话,我们也紧张了,带去大医院检查,说是发育迟缓,回来自己做干预。后来辞职了自己带他,跟他说话说得慢一些,重复几次,让他看口型,鼓励他说出来,每天都带出去玩,去超市最多,看到每一样东西就跟他说是什么。每到周末就带去商场,游乐场,景点,公园,科技馆博物馆海洋馆等等人多的地方,他不玩也让他看。

在三岁的时候去了早教,刚开始都不敢进去,也不敢玩,后来慢慢的适应了,就很喜欢模仿老师,喜欢跳舞,喜欢各种器材工具,每天都想着去上课。也慢慢会整句话了。用早教老师的话来说,这个孩子就是感统失调,要给他做感统训练。

现在孩子还有一个月就四岁了,在上中班,除了比较胆小,吃饭慢,不怎么说话之外,老师说表现还可以。放学之后他就很活泼,哔哔叭叭说不停,但是发音不是很清楚。因为也是九月份才上的幼儿园,需要时间去适应集体生活。

当初我们也很担心是自闭症,医生评测给出的结论是发育迟缓,做好干预也是会改善。现在孩子的表现虽然比起其他同龄小朋友还是有点落后,但是我们也会继续努力,相信后面能追赶上的。

所以你家小朋友这种情况应该也是发育问题,多跟孩子交流,多出去玩,和家长多互动,一定要多互动,会改善的,加油。


路锐锐


我是“一路童行”儿童的健康顾问,关注我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自闭症现在的叫法更应该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目前主要有2个特征:有社交、互动的缺陷(交流障碍)、有重复的、限制的行为和爱好。


需要知道的是语言能力并不能作为自闭症的诊断依据,由于自闭症孩子的症状不一,语言的个体差异较大,会不会说话都可能是自闭症。

从描述上看,孩子在出现正常的语言发育后出现倒退或停滞,不会和人说话,能理解别人说话,情绪方面任性,没有基本社交,有自闭症的嫌疑,当然如果不是自闭症也需要干预孩子的行为。


如果只是不说话,能理解,会模仿、会互动,基本就可以排除自闭症。但孩子的症状都有一半,这个不是单靠症状就可以诊断的了,为了避免误诊,通常会用国际专业自闭症筛查量表“ADOS”,通过认知、言语、动作、注意等多方面评估


自闭症的病因

目前自闭症研究表明,自闭症更多的是形成发育,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在胚胎时期出现了一些情况或是问题。

在原因上大致有这几个大方向,第一“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基因的甲基化”,对于前者来讲的话在胚胎发育时期,受到一些环境的影响,包括我们生物异源(物和)重金属的接触,还有一些过敏、代谢,以及整个常用功能紊乱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另外对于基因的问题,有一定基因突变的原因,基因突变主要是一些小的片段的部分丢失或缺失,但目前全世界的自闭症基因学家、遗传学家都在研究这个,不过任然没有一个确切的方向。


目前我们现在更推崇的就是环境的影响、基因的甲基化。


对于自闭症来讲,目前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最近达到了五十九分之一,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目前自闭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的干预方法对孩子有直接的改善,现在全球的科学家也在研究很多的一些方向和方法,都是对孩子有直接性的影响。

从我们的经验来讲,成人的自闭症回顾他们之前的早期干预是非常地有效果的,所以当孩子有这样一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早期的干预。

目前的干预方法有行为干预法有,ABA的方法,或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结构化的,包括时现在的“地板时光”,还有PRT的这些方法都是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很多问题。


有其他儿童问题可以直接在评论区询问


更新:(分享一个自闭症儿童交流群:ljjyujiao)

一路童行


首先看一下自闭症的普遍症状:

1、语言障碍:多数患者语言发育迟缓,或者在2-3岁出现全面倒退,甚至终身不语。

2、社交障碍:患者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逃避对视,表情匮乏,对亲人少有依赖感,对人的兴趣极低。

3、狭隘的兴趣和刻板的行为:对某些物品异常地热衷,比如可以盯着风扇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生活习惯和规律固执不变,反复一些刻板的动作,比如跺脚,拍手。

4、智力障碍:50%左右的自闭症儿童伴有中度和重度智力障碍(智商低于50),25%伴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只有25%的患者智力正常。

每一个自闭症的患者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自闭症的诊断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单靠医生看一眼就可以确认的,需要结合医生的经验,现场的测试,还有各种定量的测评表格综合得出结论。建议去专业的医院检查,目前全国范围内,最好的两位大夫,一个是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邹小兵,一位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郭延庆,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找他们就诊。

自闭症的确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概括一下:先天性脑发育障碍,属于神经系统疾病,终身伴随,无法治愈。

但是无法治愈不代表没有希望,目前没有治疗自闭症的药物,只能通过科学和持续的康复训练来尽量提升孩子的各项生存和生活技能,尽量让他们可以接近,乃至达到普通人的状态。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也是唯一的希望,作为家长,需要坦然面对,并始终保有平和的心态,持之以恒的付出。

我的儿子也在去年被诊断为自闭症倾向,当时语言退化比较明显,各种认知和自理能力都退化,且远落后于同龄孩子,社交意愿和能力非常薄弱,基本的对视都做不到,然后坚持在机构训练,在家中学习,并保证半天幼儿园的生活,一年下来,进步非常大,如今语言基本没有问题,丰富而活跃,认知也进步很多,虽然和同龄孩子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一直在慢慢前行。

如果确诊,家长必须持续学习和认可科学的康复和治疗方法,现在社会上太多骗人的治疗方法,骗取钱财,耽误孩子。我看过太多的什么中医,针灸,戒食疗法,都宣称可以完全治愈自闭症,请记住,目前而言,自闭症没有治愈一说,只要这么说的,一定都是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