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燃煤变成燃油的呢?这意味着什么?

杞人不忧天74342084


军舰的燃料主要经历了煤—油煤混烧—油这三个阶段。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更是加大了对石油的利用,而将油作为船舶的燃料更是有着巨大的方便和好处。液体燃料的可以通过管道进行燃料补充,而煤是固体的需要人力搬运,所以每次在搬运煤的时候都得动用全舰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燃料补给的时间,而且烧煤会产生大量的煤灰,所以在设计军舰的时候都会将烟囱加的更高让煤灰飘散得更远而不至于落到舰上。


使用燃煤的前无畏舰其烟囱都非常高

根据美国海军资料的记载,俄国在1894年开工,1900年完成的季斯拉夫号战列舰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重油锅炉的主力舰。而在一战期间各国海军就已经换用了油煤混烧锅炉,重油作为助燃剂喷淋到燃煤上加快煤的燃烧。1912年开工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全部换装重油燃烧锅炉作为动力。
日本军舰动力也经历了由煤混烧的阶段,不过后来在改装中也全部换装了重油燃烧锅炉


使用燃油锅炉为动力的军舰,不仅航速提高了,而且燃料补给十分简单,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各国对本国建造的军舰或者改装中都开始使用重油燃烧锅炉,所以从20年代开始各国的军舰开始从燃煤转换到燃油。
使用重油专烧锅炉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烟囱的数量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一战前后,各国海军主力舰一般都是采用燃煤动力,那个时代,海军舰队一旦出发,浓浓的黑烟几乎就是向对方标注自己的位置,因此,优质无烟煤成为各国海军的最爱,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就选用的是价格高、但煤烟少的英国产无烟煤,相反,由于内部的腐败,俄国海军远征舰队使用的确实劣质日本燃煤,对马海战中,日本海军及时根据烟柱观察到俄国舰队出现,抢占先机,为赢的这次大海战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一战期间,内燃机技术还不成熟,各国海军战舰基本还是使用煤炭驱动的燃气轮机,但在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为发动机喷射燃油助燃的技术,直到一战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海军战舰才开始全部采用效率更高的燃油动力,不管是马力还是启动速度等,都占据优势,一直到今天,除少数核动力战舰和潜艇外,大多是海军军舰还是采用燃油动力。

海军战舰采用燃油一般都是重油,也就是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黏度高,杂质和水分较高,但价格便宜,对与战舰和大型商船来说很划算,即便如此,也需要进一步处理,以降低粘度,去除水分和杂质。二战期间,由于日本海上运输线被美军潜艇威胁甚至切断,日本海军一度直接使用印尼婆罗洲生产的优质原油,但这些原油的挥发性强,结果在海战中如果遭到攻击油箱破裂后,大量原油蒸汽挥发在舰体内部,一旦遇到火星会形成后果更严重的内爆,多艘日本海军主力舰就是在被击伤后突然发生内爆进了海底。


鹰眼防务观察


军舰改用全部以石油制品为燃料是20年代开始的,直到现在一些比较大型的常规动力军舰仍然使用这一燃料--重油,就是石油提炼完汽油、柴油、煤油等轻质油以后再提炼所得到重质油,再下去就是沥青了,煤液化一般只能得到轻油,重油很少。



东方集杰号


提问者,弱智的可以啊!翻翻历史教科书就会找到对应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