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風投數據公司CB Insights發佈了史上最偉大的21筆風投。以投資回報排序,WhatsApp,Facebook,Groupon,Cerent,Snapchat分列前五,而國內投資者熟知的UC優視、阿里巴巴、京東、美圖等也名列前茅。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從上圖可看到,軟銀2000年投資阿里巴巴的2000萬美元,在阿里巴巴以2310億美元市值在紐交所上市時,已經膨脹到600億美元有餘;今日資本旗下Best Allianc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在上市後持有京東7.8%股份,按照發行價計算,投資回報率高達百倍......

不過,這些看似驚人的投資回報,很多還只是浮於賬面之上,並沒有完全變現。要真的將賬面收益轉化為真金白銀,還需要經歷私募股權投資的關鍵一步:退出。

這要說回私募股權投資的獲利模式:資本通過私募的形式,投資非上市公司的股權,選擇那些處於成長期、未來具備較大發展空間的行業或項目,提前以“便宜”的價格購入,幫助公司逐漸發展、成熟,最後通過上市、戰略性併購、PE二級市場轉讓等方式出售原始股份,賺取“爆發性”回報。

也就是說,順利退出既是私募股權投資的最後一步,也是真正落實回報的前提條件,股權投資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退出的成功與否。

退出的選項:絕非僅IPO一種

由於IPO仍是國內PE退出的主要途徑,因此說到私募股權退出,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IPO,但從全球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PE退出的方式早已非常多元化。除去最差情況下的破產清算,IPO、戰略性併購、PE二級市場轉讓等都是目前極為主流的退出模式。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IPO

IPO,即首次公開募股,是指一家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一般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所投資的企業經營達到理想狀態時進行。企業公開上市後,投資者持有的未上市股份就轉變為可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私募基金可根據市場的情況和自身對於未來價值的判斷,在股票市場中適時減持所持股份,兌現投資收益。

Bygraveand和Timmons的研究發現,IPO退出方式可以使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獲得最大幅度的收益,IPO也由此成為基金們在流動性允許的狀態下,最鍾愛的退出方式之一。大量的私募股權投資奇蹟也是在這種退出方式下誕生。比如上文提及的Facebook:

Facebook的早期投資者Accel Partners和 Breyer Capital,在2005年各投了1270萬美元,拿到了當時叫“The Facebook”的公司15%的股權。當時Facebook估值8750萬美元。而Facebook在2012年上市,IPO估值1042億美元。

清科的數據顯示,目前IPO仍是國內私募股權基金最主要的退出方式,高居所有退出方式的首位,達到7成以上。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不過IPO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上市門檻高導致一個企業走向IPO的時間往往極長,給基金造成的流動性壓力較大,而監管嚴格、股票市場價格波動大等特點,又使得IPO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於風險偏好較低的資本來說並非首選。

▎戰略性併購

戰略性併購,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時機成熟時,通過將所持企業的股權轉讓給另一戰略投資者(往往是行業相關的企業),從而實現所投資金的順利退出。

以歐美為代表的成熟資本市場,由於股票交易的價格較為公允,通過IPO方式退出並不必然獲得比其他退出方式更高的資本溢價,這也使得基金們並不排斥其他可能性。

其中,戰略併購者往往來自競爭的同業或者上下游企業,著眼於產業整合與產業擴張的大戰略,資源的整合能帶來“1+1>2”的協同效應,在巨大的收益預期面前,自然也願意支付較高的成本。將股權出售給這些戰略投資者,於PE來說也不失為理想的退出方式。

社交巨頭Facebook對另一社交巨頭WhatsApp的併購案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被Facebook收購前,WhatsApp只有紅杉資本一個風投,紅杉資本對WhatsApp的兩輪投資一共投下了6000萬美元(18%股權)。而三年後WhatsApp被Facebook收購時,紅杉資本當初的6000萬美元已經值超過30億美元,總回報50倍,絲毫不遜色於諸多IPO退出的項目。

站在私募股權基金的角度,戰略性併購相對IPO還具備退出的時間優勢和靈活性,無需等待漫長而未知的IPO,這進一步促使許多基金主動選擇了這一退出方式。根據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與Preqin的數據,戰略併購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退出渠道,最近三年多來,實體經濟中現金充足的戰略併購者,在全球PE退出中的貢獻最大。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戰略性併購一直是全球PE退出的主要方式

當然,戰略性併購同樣不完美。

首先,由於私募股權投資的私募屬性,市場中存在相當的信息不對稱,買家數量有限,尋找合適的買家成本較高;其次,由於是直接交易,缺乏像股票市場這樣相對公允的市場定價機制,雙方對於股權價格的博弈可能導致交易存在不確定性甚至流產風險;同時,戰略性收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控制權易手,也可能引發原有管理層的反感,阻礙併購進程。

▎PE二級市場轉讓

隨著私募股權市場規模逐漸擴大、發展日益成熟,PE二級市場也呈現出越來越旺的勢頭。PE二級市場是由PE一級市場派生出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新的LP會從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GP),或者既有的LP手中購買私募股權權益。不同於IPO,PE二級市場仍然發生在企業上市之前;也不同於戰略性併購,PE二級市場退出的對手方往往也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PE二級市場的交易過程可以這麼理解:某投資機構A作為初始投資人,通過投資一傢俬募股權基金X而間接對某一企業注資,那麼A的行為就屬於PE一級市場投資。如果A之後需要轉讓自己在私募股權基金X中的份額(A即為Seller),而另一投資機構B認為基金X所投資的資產發展前景好,最終接手A在X中的份額(B即為Buyer)——這一過程就是PE二級市場轉讓。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到2011年中期,PE二級市場的交易活動進一步活躍,許多擁有大型投資組合的賣家開始進入市場。其中有些機構是基於被動的監管需要,比如在巴塞爾協議的監管壓力下,銀行、養老金、保險公司和主權財務基金,利用PE二級市場分拆資產,也有機構是出自於主動的組合調整,例如某些大學捐贈基金,由於存在資金的使用需求,在一些特殊時段需要變現、換取流動性,這時就會通過PE二級市場賣出手中的份額。

雖然2011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襲擊金融市場時,PE二級市場一度出現需求和供給的回落,但從全年的交易量來看仍呈現增長。2012年,在強大的供求關係下,PE二級市場完成的交易活動更創下了250億美元的交易量;2013年增長繼續呈現上升趨勢,達到275億美元;2014年,一舉衝到420億美元的規模,創下了歷史記錄。

根據Setter Capital Inc, 的估計,2014年總共有1270筆交易,平均交易規模增長了34.6%,而2015年至今,PE二級市場的交易量也保持在4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著名投資人、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曾表示,“投資越來越難做了,退出不容易,存續期太長,Secondary Fund(PE二級市場基金)該出現了。”站在PE退出的角度來看,PE二級市場是用收益性換取流動性的權衡之舉,退出價格相較淨資產往往存在一定折扣,收益能力整體上不如IPO和戰略性併購來得理想。

沒有最好的退出方式

只有收益與流動的權衡取捨

從國內資本市場的全局來看,IPO仍是回報最高的退出方式,退出回報倍數在2.71倍左右,內部收益率(IRR)大概在33.4%,其次是併購和股權轉讓,退出倍數均在1.5倍以上。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不過當把眼光放到具體項目時,不同的退出方式產生的收益排序並非必然,尤其在全球層面,戰略性併購退出收益超過IPO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在收益的抉擇中,私募股權基金需要對項目整體有個自上而下的判斷:宏觀上要對未來的政策、市場走向有個預判,中觀上要對所投行業的發展階段、發展趨勢有深入理解,微觀上對所投標的在行業中的位置和前景也要有清晰願景。

每一個層面都應當成為退出方式選擇的依據,只有綜合考慮了這三個層面的影響因素,才可能選擇出最有利可圖的退出形式。

另外,什麼時候退出收益高就什麼時候退出,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在收益之外還存在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約束——流動性。流動性的需求直接限縮了退出方式的選擇空間,這裡面既包括市場的流動性,也包括基金的流動性。

市場的流動性取決於資金的充裕程度,在全球宏觀市場灰犀牛湧現、黑天鵝頻出時,私募股權市場也不時出現“寒冬”的情況,可以說未來資金面的鬆緊程度,是基金選擇退出方式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同時,基金本身的投資期限也約束了退出方式的選擇,雖然巴菲特說“Favorite holding period is forever”,但市場上的私募股權基金再長也不過10年、15年、20年,在這個約束面前要實現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做出規劃和妥協。

根據英國諮詢公司Preqin的統計,全球私募股權的季度募集規模和平均單筆募集規模屢創新高,同時2014年至今,全球私募股權基金投資項目的退出規模也處於自2008年以來的較高水平。

包括IPO、戰略性併購、PE二級市場轉讓在內,不同的退出方式無疑各有其優劣,不存在一種絕對正確的退出方式,因此在私募股權的退出方式抉擇中,收益性和流動性的權衡取捨是永恆的主題,只有“適合”才是決策時的唯一準繩。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PE退出方式那麼多,不要只盯IPO

北京牛投邦科技諮詢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