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老虎”變綠色財富

路上跑的出租車,依然是十多年前5元起步價;城市上空的藍天白雲,則不再像十多年前的灰濛濛。作為我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市,遼寧省阜新市不斷探索以煤層氣為代表的新能源開採,走出了一條市民受益、企業發展、生態改善的踏實轉型路。

“阜新煤炭資源枯竭,如何能讓‘吃人老虎’變成資源和財富是我們開發煤層氣的主要目的。”阜新宏地勘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廣升說。他口中“吃人老虎”就是俗稱瓦斯的煤層氣,煤炭行業的“第一殺手”。另一面,煤層氣也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其熱值與天然氣相當,可以與天然氣混輸混用。成功開發、商業化運營煤層氣的宏地勘公司年產煤層氣1200萬立方米,日供氣量3萬到3.3萬立方米,承擔了阜新市約三分之一的居民用氣和幾乎所有出租車用氣。

記者在位於阜新市海州區振興路上的一家加氣站看到,陸續有出租車過來加氣。站長劉佔國說,阜新市4000多輛出租車都已經完成了“油改氣”,不僅清潔、減少汙染,而且大大降低了出租車的運營成本。來站點加氣的“的哥”陳力算了一筆賬,現在加氣價格是每立方米3.4元,上午加氣30元,能跑一個白班,1公里不到兩毛錢。“5塊錢的起步價大家坐車便宜,我們也能掙著錢。”

以前阜新作為“煤電之城”,環境汙染問題嚴重,空氣汙濁,宏地勘公司項目負責人陳兆山說:“那時候穿著白色襯衫上班,下班了衣領子都黑了。”現在阜新市大力推廣煤層氣等新能源的利用,每年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110萬噸。阜新重見了藍天白雲,成為遼寧省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煤層氣的開發使阜新成為遼寧省少數有穩定氣源的城市。去年北方地區大量供暖鍋爐“煤改氣”,一時間天然氣供應短缺,出現“氣荒”。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阜新煤層氣企業將原本的供出租車用氣改為居民用氣,並加大抽採力度,5個月內累計供居民用氣554萬立方米,保證了居民溫暖過冬。

據介紹,阜新煤層氣產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現在已形成了勘探、抽採、輸送、壓縮、液化、化工、發電、汽車加氣、居民用氣等一整套煤層氣產業鏈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