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名產特產推薦——中國五大綿羊篇

1、烏珠穆沁羊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

各地名產特產推薦——中國五大綿羊篇

烏珠穆沁羊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部烏珠穆沁草原,故以此得名。主要分佈在東烏珠穆沁旗和西烏珠穆沁旗,以及毗鄰的錫林浩特市、阿巴嗄旗部分地區。烏珠穆沁羊屬肉脂兼用短尾粗毛羊,以體大、尾大、肉脂多、羔羊生產發育快而著稱。烏珠穆沁羊是在當地特定的自然氣候和生產方式下,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而逐漸育成的。

烏珠穆沁羊體質結實,體格大。頭中等大小,額稍寬,鼻樑微隆起。公羊大多無角,少數有角,母羊多無角。胸寬深,肋骨開張良好,胸深接近體高的1/2,背腰寬平,後軀發育良好。肌肉豐滿,結構勻稱。四肢粗壯,有小脂尾。毛色以黑頭羊居多,約佔6.2%,全身白色者約佔10%,體軀花色者約11%。

烏珠穆沁羊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部的烏珠穆沁草原。產區處於蒙古高原大興安嶺西麓,屬大陸性氣候,海拔為800~1200米,氣候較寒冷,年平均氣溫為0~1.4℃。如東烏珠穆沁旗1月份平均氣溫為-21℃(最低-40℃);7月份平均氣溫為20℃(最高39℃),年降水量為250~300毫米,無霜期為90~120天。每年10月中下旬開始積雪,厚度為8~9釐米,到翌年4月底才能化盡。青草期短,枯草期長。牧草以線葉菊、冷蒿、羊草、大針茅、隱子草、早熟禾、苔草為主。另外還有直立黃芪、莎草和雜草。草層高度為20~30釐米。產區地廣人稀,羊群大多以每群1200~1500只組群,管理粗放,終年依靠天然草場遊牧,冬春季不補草料。

烏珠穆沁羊主要分佈在東烏珠穆沁旗和西烏珠穆沁旗,以及阿巴哈納爾旗、阿巴嘎旗部分地區。

2、灘羊 [寧夏銀川興慶區]

各地名產特產推薦——中國五大綿羊篇

灘羊是一種多用途的尤以生產輕裘皮著稱的地方優良綿羊品種,2000年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保護的我國獨特的綿羊品種。寧夏鹽池縣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有適於灘羊生長特定自然條件。日照長,熱量資源豐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牧草營養物質積累。由於特殊優異的地理位置、草原質量和歷史積澱,“鹽池灘羊”一直以優質的毛皮和肉質口感譽滿全國和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

灘羊因其特殊的生長環境,羊肉色澤鮮紅,脂肪乳白,分佈均勻,含脂率低。肌纖維清晰緻密,有韌性和彈性,外表有風乾膜,切面溼潤不沾手。肉質細嫩,不羶不腥,是公認的優質羊肉。在放牧條件下,成年羯羊體重可達50至60公斤,成年母羊體重也有40至50公斤。二毛羔羊體重為6至8公斤,脂肪含量少,肉質更為細嫩可口。灘羊肉的鮮美,歷來就廣為人知。

“鹽池灘羊”以生產輕裘皮著稱,毛皮輕盈柔軟,是製作高級裘衣的理想原料。以灘羊皮、毛為材料縫製的各類服裝和用具在人們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作用。

灘羊肉是羊肉中的精品,“鹽池灘羊”是我國優質品牌羊肉之一,其肉質細嫩,脂肪少而分佈均勻,膽固醇含量低,無羶味,營養豐富,羊肉具有特殊風味。有防止神經系統老化和促進消化、清火、明目、解毒、滋補等功效,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3、阿勒泰羊 [新疆阿勒泰阿勒泰市]

各地名產特產推薦——中國五大綿羊篇

阿勒泰羊的歷史悠久,原名叫福海大尾羊,是福海縣哈薩克牧民經過千百年辛勤培育而成的優良的阿勒泰地方品種。

分佈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吉木乃縣、福海縣、富蘊縣、青河縣7個縣市現轄行政區域

阿勒泰羊屬於綿羊,在綿羊生物學分類上屬於脂臀羊品種,為肉脂兼用型,為使其命名科學化,阿勒泰羊在當地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技術人員長期辛勤培育而成的一個地方優良肉羊品種,是國內馳名的肉羊品種,在國外也享有一定聲譽。

阿勒泰羊具有耐粗飼、善跋涉、抗嚴寒、體質堅實、抗逆性強、適用於放牧等特點,以其體格高大健壯、肉脂生產性能高、生長速度快、長膘能力強、羔羊早熟特性突出、肉質鮮嫩味美、無羶味而著稱。

阿勒泰羊肉是阿勒泰地區各族人民歷來喜歡的肉類食品之一,因其性溫,故食用後暖脾胃、滋補身虛和食療盈瘦等功能。古書記載:阿勒泰羊肉有益氣益虛、溫中暖下、治虛損盈瘦和腰膝痠軟等效能.。現代科學估價是:肌肉發達,瘦肉多,脂肪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阿勒泰羊肉歷來被阿勒泰地區當作冬季進補的重要食品之一。寒冬常吃阿勒泰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阿勒泰羊肉還可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幫助消化。中醫認為,羊肉還有補腎壯陽、滋陰補血的作用,男、女老少都適合經常食用。

阿勒泰羊吃的是“中草藥”,喝的是“礦泉水”,走的是“黃金路”,肉質鮮嫩、肥美,非常爽口。阿勒羊已遠銷內蒙、山東、甘肅、河南、上海等地。福海縣在齊幹吉迭鄉、闊克阿尕什鄉進行了阿勒泰羊的有機基地認證並與2008年6月拿到了有機認證書。

4、玉羊 [山西朔州右玉縣]

各地名產特產推薦——中國五大綿羊篇

位於晉西北國家級生態區“夏天綠翡翠,冬天白玉石”右玉,與內蒙接界。此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蘊育了罕見的地方珍品---中國五大綿羊(阿勒泰羊、灘羊、玉羊、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之一的玉羊,享譽華北。

右玉羊具有生活力強、善遊牧、耐寒、耐旱的特點,故“大西口”右玉羊肉肌肉細緻柔嫩、肉塊緊湊美觀、脂肪覆蓋不厚但均勻。右玉羊肉具有肉質鮮嫩、肥瘦相間、肥而不膩、食之爽口的特點。特別是其內在品質獨特,鉀、鎂、鋅元素含量均高於其他普通羊肉,是中國五大珍品綿羊之一。

5、蘇尼特羊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

各地名產特產推薦——中國五大綿羊篇

蘇尼特羊肉,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左旗和蘇尼特右旗主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兩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大草原西部,與舉世矚目的“神舟”載人飛船著陸地四子王旗草原毗鄰,是聞名遐邇的純天然牧場,蘇尼特羊是該旗的主要畜種,所產羊肉,號稱“肉中人參”,具有“鮮嫩多汁,無羶味,肉層厚實緊湊,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佈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等很多優點,適於製作涮羊肉,曾是元、明、清朝皇宮供品,也是北京“東來順”涮羊肉館專用羊肉。

蘇尼特羊肉,是經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審核認定的地理標誌產品,專指產於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左旗和蘇尼特右旗特定環境下飼養的特定品種“蘇尼特羊”,使用特定工藝加工而成的羊肉。

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是號稱“肉中人參”的蘇尼特羊生產地。蘇尼特左旗,通常稱東蘇旗,地處蒙古高原中北部,位於中國四大天然牧場錫林郭勒大草原。

蘇尼特羊肉鮮嫩多汁,無羶味,肉層厚實又緊湊,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佈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等很多優點,是製作涮羊肉的最佳原料,深受國內外廣大用戶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因經常採食叢生禾科和蔥類牧草,使得羊肉肉質細嫩,味美多汁,高蛋白、低脂肪、無羶味,歷來是北京東來順飯莊羊肉之上等原料。據專家測定,蘇尼特羊肉中,人體所必需的幾種主要氨基酸含量,明顯高於其它羊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