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盛極一時的遼朝,傳到最後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時,已經非常腐朽,被女真人打得節節敗退,1122年,天祚帝被迫流亡。期間,留守燕京(遼南京,今北京)的秦晉王耶律淳被擁立為帝,在擁立者中,有一個叫耶律大石的人。耶律大石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八世孫,史載,大石通曉契丹文和漢文,擅長騎射,1115年中進士,歷任泰、祥二州刺史,遼興軍節度使。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為安定燕京人心,耶律大石等人擁立耶律淳稱帝后,被任命為軍事統帥,負責守衛燕京。耶律大石認為當時金強遼弱,所以應該向金人稱臣,同時與北宋交好共同抗金。應該說,耶律大石這個建議是當時北宋和遼國最現實、最有效的生存策略。可惜,當時的北宋最高權力掌握在一群見識短淺的混蛋手中,藝術家皇帝宋徽宗趙佶等人見遼國要完蛋,趕緊趁火打劫打算收復燕雲十六州,悍然出兵二十萬攻打燕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別看遼軍在女真人面前節節敗退,但對付垃圾的宋軍卻綽綽有餘,二十萬宋軍被耶律大石在白溝河大敗。不久,耶律淳病死,北宋軍隊又來奇襲燕京城,可惜在巷戰中再次被遼軍打敗。最後,北宋只能厚顏無恥地請求女真人出兵相助,結果金兵一到,就把燕京城拿下了。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1123年9月,耶律大石逃到天祚帝耶律延禧處,天祚帝對耶律大石擁立耶律淳為帝心中不滿,雖“赦其罪”,卻不能採納其“養兵待時”的意見,令耶律大石“不自安”。《遼史》記下了二人有趣的一段對話,天祚帝問:我在,汝何敢立淳。大石對曰:陛下以金國之勢,不能拒敵,棄國遠遁,使黎民塗炭,即立淳,皆太祖子孫,豈不勝乞命於他人耶?上無以對。估計,耶律大石敢如此和天祚帝說話,除了因為對遼國的忠心,還可能與其當時較高威望和實力有關。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1124年7月,耶律大石害怕遭國舅黨暗算,趁天祚帝準備出兵與金兵決戰時,殺死蕭乙薛、坡裡括二將,率領親兵200人出走。耶律大石一直走到可敦城(今蒙古國布爾根省哈達桑東),並在那裡召開了七州十八部大會,打出“復我疆宇、憂我社稷、共救君父”的旗號,由此獲得各部支持,使得他的隊伍和軍械得到有效擴充。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隨著軍事實力的增強,1130年2月,耶律大石決定西征,獲取自己的地盤,他首先致書高昌回鶻王畢勒哥,請求假道西征,畢勒哥隆重接待了耶律大石,並贈送馬匹600,駱駝100,羊3000只。耶律大石的隊伍向西開拔過程中,凡是抵抗的部落,都被打敗,歸順的則全力安撫,從而其軍事實力得到更大發展。1132年2月5日,耶律大石在部眾擁戴下於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稱帝,號菊兒汗,尊號“天佑皇帝”,建元“延慶”,史稱西遼。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耶律大石在葉密立站穩腳跟後,開始向周邊擴充實力,他先率軍南下迫使高昌回鶻成為西遼附庸國,接著又扶植東部喀喇汗王朝大汗伊卜拉欣,使其成為臣服西遼的附庸國。實力得到進一步擴充的耶律大石在1134年3月,派出七萬騎兵東征金國,試圖洗雪前仇,可由於萬里之遙的路途,使東征部隊損失無數牛馬,結果無功而返。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向東無果,耶律大石又開始向西擴展,公元1137年,率軍進入費爾幹納盆地,繼續西進與西部喀喇汗王朝開戰,迫使其汗王馬合木逃亡。馬合木無奈向塞爾柱蘇丹桑賈爾求援,桑賈爾對西遼勢力西進很不滿,於1141年派軍進入阿姆河,進攻葛邏祿。葛邏祿又向耶律大石求援,就這樣,雙方在撒馬爾罕北方的卡特萬草原引發大戰,結果耶律大石獲勝,斬殺無數“殭屍數十里”,桑賈爾僥倖逃脫,此戰使塞爾柱勢力被逐出河中地區。耶律大石封馬合木汗之弟伊卜拉欣為桃花石汗,並留下一名“沙黑納”監督其統治。這樣,西部哈喇汗王朝也成為西遼的附庸。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解決掉喀喇汗王朝不久,耶律大石又派大將額兒布思出師花剌子模,迫使其臣服,並“交納一筆三千金第納爾”。西部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的相繼臣服,使西遼一舉成為中亞地區的強國。疆域東至土兀刺河(今蒙古國境內土拉河),西到鹹海,北越巴爾喀什湖,南抵阿姆河流域。瓦罕走廊及喀拉崑崙山以東等地,盡屬西遼。

契丹人在危亡之際,耶律大石為何能再創契丹輝煌,稱霸中亞!

收服花剌子模後,耶律大石在尋思幹(西域城名)駐軍三個月後,又到起兒曼巡行,之後班師返回八拉沙袞。1143年,耶律大石病逝,廟號德宗,在位二十年。耶律大石是歷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中亞歷史上威名甚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