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佑国寺永徽塔

游完古塔公园之后,想去看看“永徽塔”,当地人称小塔,我知道小塔离古塔公园不远,就是不好找,问了好多人,走了不少冤枉路,花了不少时间,最后在一个小区边,不起眼的短巷里,才找到佑国寺,佑国寺规模不大,原有正殿三间、禅房三间、大门一座。而“小塔”又在佑国寺正殿后面。

永徽塔又俗称“西关小塔”,位于今锦州市南京路道南万通公寓住宅小区旁边,古塔区西门外100号。 我到佑国寺后,正巧碰上当时的监院释通慈和尚,他粗略地告诉我这个寺院和小塔的来历,说:“这个佑国寺,最早是老僧济修和尚(李博萧)建造的,那是在他悟道之后,变卖了他所有的家产,才建了这座庙。后来,唐太宗东征路过这里,并在此住宿,曾与庙中老僧济修对弈时,许下金修此庙的承诺。唐太宗东征凯旋回到长安后,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便派大臣来此,监修古塔寺及济修老僧的舍利塔。”工程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完工,故称“永徽塔”。

当监院释通慈带我去看永徽塔时,看见这个塔,已经低于地平面(约60厘米—80厘米),我还以为是由于地震而造成的下陷现象。后监院释通慈告诉我说:“不是地震造成的,是由于周边建筑上的需要,而加高了地面,使永徽塔低于地平面。从永徽塔的建筑年代来看,小塔(即永徽塔)要比大塔(即广济寺塔)早350年, 看来小塔还是大塔的哥哥。从寺院来说,先有广济寺再有佑国寺,而塔来说,先有永徽塔再有广济寺塔”。

“永徽塔”高三丈,造型精美,风姿秀丽,塔呈八面七级的实心砖塔结构。基座高三尺,每面宽五尺许,顶为流金烈火宝珠铜顶。永徽塔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因地震而倒塌。永徽塔倒后,古塔寺法显老和尚四处化缘,想重建此塔。当时正逢盛夏,凌河水深浪急时节。一天法显老和尚化缘归来,正欲扣门,忽听有人大喊救命,法显不顾年迈,疾步奔向岸边,从急流中救出落水者。原来这个落水之人是锦州参将高燕岚之子。高家老小闻迅赶来拜谢法显,见破庙残塔,高燕岚决计筹资相助,法显在高燕岚的帮助下,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重修了现存的这座七级、八面、僧帽式、铜顶、实心砖塔,名古塔寺塔。

锦州佑国寺永徽塔

佑国寺大门

锦州佑国寺永徽塔

佑国寺内天王殿

锦州佑国寺永徽塔

大雄宝殿

锦州佑国寺永徽塔

永徽塔

锦州佑国寺永徽塔

永徽塔基座(一)

锦州佑国寺永徽塔

永徽塔基座(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