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為什麼不在打仗時裝死,害怕“裝死”變“真死”!

在各種古裝片中,大多離不開戰爭的場景。衝鋒陷陣或者攻城掠地的士兵們勇往直前,不懼弓箭與敵人互相砍殺。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難道他們真的不怕死嗎?難道就沒有人倒地裝死,等到戰事結束以後再起來嗎?

要說有沒有這樣“機靈”的士兵,那肯定是有的,但數目絕對不多,屬於小概率事件。原因說起來很簡單,大概有這麼幾點。

士兵為什麼不在打仗時裝死,害怕“裝死”變“真死”!

一、監督體系威懾力巨大

要知道,古今中外,爆發過無數場戰鬥,早已經整理出一整套防止士兵出工不出力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監督。在正常的軍隊中,不僅有衝鋒的、防守的、做情報的,還有督戰的和記功的。

督戰隊不上陣殺敵,專門盯著戰場,就是防止己方士兵臨陣脫逃,到底裝死自然也逃不過他們的眼前。如果發生這種事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督戰隊會毫不猶豫拍馬上前,讓裝死成為真死。

另外,古代軍隊也會有互相監督的制度。比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發現秦朝時的《軍爵律》,其中就規定,士兵每五人為一伍,如果有人逃亡,其餘四人受罰兩年的勞役,除非斬敵一顆首級可以免罰。士兵被迫征戰,相信沒人願意提著腦袋打完架還要去服勞役。逃跑的兄弟他們不放過,裝死的兄弟,不僅影響了戰鬥力,還打擊了士氣,自然也不會不管不問。

士兵為什麼不在打仗時裝死,害怕“裝死”變“真死”!

二、戰後風險太大

就算某位士兵能成功的躲過周邊人和督戰隊的眼光,裝死撐到了整個戰事結束,也面臨極大的危險。因為戰爭結局分為兩種,所以也有了兩條道路。

一是我方獲勝,這時候清點戰場時,突然毫髮無損,活蹦亂跳出現一名隊友時,是肯定騙不過身經百戰的將軍的。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奉行“軍令如山”的原則,如果裝死而不聽軍令,自然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二是我方失利,這時候就輪到敵人來打掃戰場了。裝死的士兵只能繼續裝死,身上的錢財都被當作戰利品搜走,有時候耳朵、鼻子還要被割下來作為殺敵的證明。還得屏住呼吸,不能發出任何聲響,避免被敵人補上一刀。

到了最後會怎麼樣呢?很顯然,敵我雙方的屍體怎麼處理,裝死的活人就會怎麼處理,大半的概率將會就地掩埋,長眠於青山綠水之中。比如在1995年,在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永錄村發現了永錄屍骨坑,就是埋葬長平之戰中的死亡士兵的。附近還有白起臺,就是秦軍清掃戰場收集頭顱堆積而成的。

士兵為什麼不在打仗時裝死,害怕“裝死”變“真死”!

三、愛拼才會贏

在中國古代,士兵幾乎都是被徵募的,主觀意願很差。但是經過訓練和教育,在賞罰分明的軍紀下,都會有一定的榮譽觀念和求勝的意志。他們懂得,只有捨生拼搏,才有從底層士兵成為將軍的一天。雖然這個幾率極小,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但既然當了士兵,就沒人不願意這麼一天。

同樣是在《軍爵律》中規定,如果在戰場上“失蹤”,軍隊已經上報他陣亡、國家對他的後人進行了撫卹、授予爵位,可是後來查明他是在戰場上逃跑,並沒有死,就要剝奪他後人所得的撫卹及爵位。不僅如此,此後該士兵就要“以為隸臣”。

士兵為什麼不在打仗時裝死,害怕“裝死”變“真死”!

所以,在戰場上,雖然是九死一生的事,但也沒有人敢裝死。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倒地,就是真的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