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断臂的维纳斯”,巴黎卢浮宫三宝之一,又称“米洛斯的维纳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

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的传说:维纳斯(拉丁语:Vĕnus、英语:Venus),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罗马十二主神之一,对应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拉丁语的“金星”和“星期五”等词都来源于她。她是众女神中最美的一位,罗马人把“维纳斯”视为‘爱神’,并称之为民族之母,因为罗马人相信,雄伟的罗马城是由阿芙萝黛缇的后裔所建立。维纳斯也出现在诸多历代文学作品和西方油画里,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品是1820年在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发现的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断臂的维纳斯,据传说,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雕像在中世纪捣毁偶像运动中被埋入地下。

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她的重现和断臂,也是一段故事。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农夫立刻将它们埋于原地,并报告了在岛上的法国领事。领事即通知当时设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国大使。同时在爱琴海搞测量的一位希腊艺术的爱好者、法国海军士官鸠尔·丢孟·都尔维尔对此非常关注。当他看过这些雕像的部分碎片以后,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并第一个断定这就是维纳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诉农夫,法国决定把她买下,要他不必再到处声张了,随即赶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陈述详情,促使大使下了决心并派专人前去交易。不料岛上的长老开会决议命农夫将雕像卖给在土耳其任职的一位希腊大官,当法国人赶到岛上时已经是雕像装船的关头了。见此情景,他们几乎要动武,命令法国船舰随时准备行动。一场暴风雨推迟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混战中,维纳斯雕像的双臂被摔断了。最后几经周折,雕像终于转到了法国船上。后来又给岛上赠送金钱,从而

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取得了岛上放弃雕像的誓约书。

雕像顺利运抵巴黎,1821年3月2日,国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献礼。从这一天开始,它便成为法国国家财产,并被陈列于卢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卢浮宫内看到的“断臂的维纳斯”,雕像高2.4米,属于圆雕类雕塑。雕塑头部与身躯均完整,但左臂从肩下已失,右膀只剩下半截上臂。雕像的上半身为棵体,下半身围着宽松的裹裙,左腿微微提起,重心落在右腿上,头部和上身略向右侧,而面部则转向左前方,全身形成自然的“s”形曲线。

在雕刻艺术上,它显得风格独特新颖,一般认为它融合了希腊派各派之长,达到了古希腊艺术至高的境界。从女神像的面部表情和半身裸体的姿态,可以使观看者感受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的社会气息;从女神身躯的简练、概括的曲线中,可以看到古典时期那种神圣庄严的特点;从衣裙的处理还可以看到希腊化时代自然人间的痕迹。

断臂的维纳斯,在美学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西方美学史上的代表之一,身躯丰腴饱满,充满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从古至今,维纳斯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了女性身材完美的标准,世界各国的选美标准大部分都以“断臂的维纳斯”的身材各部分的尺寸为依据。

维纳斯的传说和“断臂的维纳斯”雕像

在雕塑发展史上,也留下了重要的影响,雕塑家们根据“断臂的维纳斯”开始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创作中适当地“留白”,故意把人物中的某些部位略去不做,留给人们以想象的空间,让人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断臂的维纳斯,名声太大,以至于一度让很多人误以为,维纳斯就是就是断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