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在香港票房失利的《大话西游》却在中国大陆得到追捧?

百味君君


马东经常说,被误读是表达者的宿命。对于一部文艺作品来说,它一旦被作者创造出来,它就不再属于作者,如何被解读也不由作者控制,被误读是一定的。而被误读分为两种,一种是往坏处误读,一种是往好处误读。

很多作品是被往坏里误读的,比如《无极》,《英雄》也是如此。多年之后人们才发现,这两部片子并不像最初印象的那么差。

相反,也有一些作品是被往好里误读,比如《大话西游》。

电影上线后不仅是在香港票房失力,在北京放映也是票房惨淡,有些电影院还想过同场次放映别的国产片代替《大话西游》。其实早在刘镇伟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影片时,西影厂也并不看好这部电影,他们几乎都看不懂剧本,只是看到周星驰的票房号召力才同意拍摄。

整个剧组也从来没有想过把这部电影拍成经典,拍摄之前甚至没有完整剧本,很多台词靠演员的临场发挥,罗家英也是临时被拉来救场。另外从它模仿《重庆森林》的台词桥段来看,这部电影确实有点儿闹着玩儿。

然而,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它多年之后的命运。1995年电影上映时互联网还不见踪影,两年后互联网在内地悄悄布局,大学生们发现了这部电影剧情和台词的标新立异之处,于是跟风模仿台词风格,在校园BBS上刮起仿效和致敬之风。

大学生们在前18年都得规规矩矩好好说话,到大学空前自由之后寻找属于自身的话语体系,周星驰说话的样子给他们树立了榜样,再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大话西游》在内地忽然意外走红,年轻人趋之若鹜,开始过分解读这部电影。

与其说观众们是在解读电影,不如说他们在解读自己,或者憧憬自己可能成为的样子。于是这样一部几乎有些潦草的电影一下子被放大和误读,网民们看出了连刘镇伟和周星驰都看不到的东西。

误读一旦早就,就不太容易消除了。况且这都是好的误读,主创人员也不用感到不安。不过他们有时候可能心里也会想,“我们有那么好吗?”


郑捕头


我也是一名电影爱好者,所以对此还稍有一番了解,与君分享。

首先来看一下《大话西游》当时在香港的境况。

当年在拍摄《大话西游》时,几乎剧组所有人都在骂周星驰和刘镇伟是个疯子,当时的剧组成员大都来自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开工的时候一大堆人站得远远的,看着刘镇伟和周星驰拍戏,跟看耍猴似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而刘镇伟那时是很伤心的,因为他觉得自己写了一个天才的剧本,结果全世界都在骂他,很多人觉得这种片子居然跟堂堂《西游记》挂钩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

就比如说《仙履奇缘》开场时,朱茵划船时的那段《芦苇荡》,创作这首配乐的人叫赵季平,是圈里数一数二的配乐大师,当年拍《大话西游》时特意让赵季平来谱曲。

结果赵季平一看剧本,脑袋就大了,当时电影还叫《大话东游》,没有完全成型不说,而且逻辑写得乱七八糟,于是赵季平就去片场探班,正巧碰上剧组拍摄牛魔王和春三十娘打架的那场戏,当时片场到处挂着五脏六腑肠子内脏什么的,赵大师一看就恶心坏了,后来做了配乐,还到处找人请客送礼,请求片方不要在片尾出现他的名字,来败坏他的名声。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群演更是罢工不想演这样的垃圾剧,好不容易拍完了,6000万港币成本的《大话西游》只收回了不到5000万港币,内地票房更受益惨淡,只有不到20万的票房。

所以看到没,从票房来看,《大话西游》在大陆和香港没任何区别。


为什么内地票房也这么惨呢?

据说当年《大话西游》上映时,一场就没超过10个观众,唯一一次超过10个的,还是一群小伙伴相约喊着退票,结果刚上映两天就被撤下来了,刘镇伟一气之下去了美国做了家庭煮夫,星爷更是赔了个底儿朝天,刚成立的星彩公司也倒闭了,剧组碰头开会,也把失败原因归功于周星驰和刘镇伟,刘镇伟没有成行的本子,边拍边改,星爷更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主。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成为反面典型的一部电影,票房还惨败,咋后来就变成经典了呢?它的转折点到底在哪里又归功于谁呢?

其实周星驰和刘镇伟最要感谢的是一群人,而这群人就是大学生。

1996年,片方将《大话西游》的拷贝送给了北京电影学院,没成想,电影在学校一放映,大学生们瞬间就疯了,立刻把这部电影当做自己的宝,大学老师一看这架势,也立刻把它当做一部伟大的学术作品来研究,说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而事实上周星驰和刘镇伟听到这个词后就蒙圈了,啥玩意儿?后现代主义?我们根本没听说过好嘛!!

后现代主义是啥呢?

简单来讲,就是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可以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放在电影里,就是假如导演放了一只袜子,观众可以解读为孤独,可以解读为整蛊,它不再是导演的单一指向性思想,而倡导观众自由解读。

自此,《大话西游》就因为“后现代主义”,成为了经典流传在了中华大地上……


马丁马小虎


准确地说,“大话西游”确实具备烂片的各种元素。包括票房,口碑,技术,音乐都有问题。

那么,为什么这部影片后来出现巨大的反转,反倒被大陆影迷认成经典呢?

首先,大陆观众对周星驰不太熟悉。

“大话西游”出炉时间是1995年,而1995年春晚,最火的喜剧小品是赵本山的“牛大叔提干”。

正在我们沉浸在赵本山东北式喜剧的时候,周星驰突然出现了。

他颠覆了我们对喜剧的既成观点,他那无厘头的“哈……哈……哈”,有些人感到恶心,有些人感到好奇,有些人如获至宝。

这些好奇的人和如获至宝的人成全了周星驰和“大话西游”。



其次,歪打歪着。

这部作品最厉害之处在于有“后现代元素”。而作为导演,刘镇伟也不是后现代派文学的大师。甚至起本人,在面对凤凰卫视的记者时,也坦承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后现代派艺术。

但是,这部作品确实厉害。

当时的大学生无论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看了n遍。

一步作品能够歪打歪着到这种程度,这是什么精神?据说,日本有一位本因坊丈和下棋稀烂。某日,这个人在外地旅游时,遇到鬼。从此以后,棋力大进,成为一代宗师。

刘镇伟,就是中国的本因坊丈和。


吉林大福圆


《大话西游》导演刘镇伟直到今天还会提到,他在加拿大的家里接到的那个令人幸福至今的电话。

打电话的人是他的老搭档王家卫。当年两人在公司里一个负责艺术,一个负责商业,两人联手制造了《东邪西毒》《东成西就》的光辉,直到今天还照耀着华语影坛。

王家卫在电话里告诉刘镇伟,《大话西游》在内地火得一塌糊涂。

《大话西游》在香港上映之时所造成的损伤,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走到尽头时候的必然结果。上映七天即告下线,票房是20几万。刘镇伟在创作《大话西游》时候,想到的是穿越、武打、爱情等等尽数收悉,在贺岁期间上映,必有一款适合您。

影片在香港收获的恶评,最终作用在了票房上。

但电影这门艺术的魅力在《大话西游》身上,再次以只能是传说中的方式,拉开了大幕。

电影拍摄出来后,其所属权已经不只归于导演等主创,其真正的所有者已经变为每一个观看的人。他们会从电影本身上,看到他们需要看到的东西,这个东西不一定是主创们在创作时候所想要表达的。

互联网的兴起,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的出现,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为可能。《大话西游》的无厘头,和互联网所倡导的草根精神,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振。

一种民间的呐喊,找到了它可以宣泄的出口,这个出口落在了《大话西游》身上。

《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可以是每个不自由的人,在狭窄的现实际遇里,去追求那个叫做自由的东西。

《大话西游》的无厘头和互联网草根的狂欢,归根结底是一种欲望的冲撞,通过自嘲、混不吝等方式,解构了话语权,并重新建立了话语权。


阿郎看电影


1995年,一部叫《大话西游》的电影在香港上映。

影片分为上下集,总投资为2500万港元,但是影片的最终票房收获如却只有20万港元。为避免损失,上映不过几天,就被影院迅速下档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2年后,这部电影开始通过网络和光碟在大陆传播,并且好评如潮。而20年后,这部影片已经成了很多大陆人心目中的神作。

一边是口碑票房惨淡,一边是被奉为神作,为何差异会如此之大呢?

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步调的不一致。1995年的香港是当时的东方之珠,是全亚洲面向世界的窗口,那里汇聚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

因此所谓的“荒诞学”、“后现代风格”在他们眼中并非新鲜事,所以《大话西游》这样的影片在港人看来只是一部充满冷笑话的“类喜剧”。

但是大陆却不一样,1997年的大陆,各种消息还相对落后,大部分民众接受的是正统教育,所以《大话西游》这种类型的影片自然显得非常的与众不同。

更重要的是首先对《大话西游》予以肯定的是大学生群体,作为整个社会阶层里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群体,他们对于社会的文化传播是有导向作用的。

可能周星驰拍摄《大话西游》时并没有想得太多,但是经过影迷们的分析和解读,这部电影的内涵已经上升了好几个层次。

这时候,大家看到的可能已经不再是《大话西游》,而是“改良版”《大话西游》。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跟随性。

总而言之,这是因为文化步调、大众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

不过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你觉得好看,能够成为你心中的经典,有时候会忍不住翻出来再看一遍,对于你而言,这就足够了。

(文丨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不要说香港人认为《大话西游》是烂片,我在2004年看的时候也觉得不知道拍的什么,觉得也是烂片,看不懂的同时还TMD完全颠覆了我对西游的认识 ,我对西游的认识来自西游记哈!



我个人有通行证和护照,请原谅我没有去过香港一次,倒是在深圳上班遇见很多香港人和香港同事。这个电影最后也是北京电影学院作为课件来讲才受到人们的关注,也许是人们开始对自己爱情的一个总结吧!让我记住的还是周星驰的那句对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好好的珍惜,等到失去后,我才后悔莫急!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老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那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其实还是那首《一生所爱》,卢冠廷唱出了死了老婆的感觉,让我联想起来!


Tyler梁州笑笑生


大话西游我看了有几十遍,是我心目中最经典的电影之一。

说一下我的感受,

第一次看,吵吵闹闹拍的什么玩意,孙悟空怎么能那么丑。

第二次看,很搞笑,情节也很吸引人。

第三次看,忍不住眼泪掉下来。

第四次看,原来还有那么多经典的细节。

第五次看,外景的选择也很赞。

第六次,有那么多出彩的配角。

第七次,为什么说他好像一条狗。

第八次,牛魔王和关二爷。

第九次,彩星公司。

所有人最开始都是当一部闹剧或喜剧的心态来看的,有多少人看到后来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的地得的地


《大话西游》当年确实在香港卖得不算很好,导致周星驰亏了很多钱。由于也有大陆的制片厂参与制作,那时在大陆也有放映,票房也并不好。当时观众普遍不能接受《大话西游》对《西游记》的恶搞,认为是瞎胡闹糟蹋了好东西。

但是随着之后盗版VCD逐渐流入大陆,大陆的青年大学生们开始接触到《大话西游》。他们其中的高材生(清华学生为主)觉得这个片子非常不错,非但不是烂片还有可能是神作。所以也开始了他们的影评创作,并通过网络逐渐广泛流传。

那些影评中大量使用诸如“无厘头”“后现代”之类的词语为《大话西游》翻案。可以说当时是掀起了一波解构的浪潮,就连“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这一句简单的台词也被拿出来反复分析。不能说电影被过度解读,只能说它的出现的确戳中了当时大学生群体的痛点,可以说出现得极其合时宜。

至于在大众层面的追捧,则始于CCTV的播放,当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由此《大话西游》开始了它在大陆的流行。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它被人拿出来反复解读、观看,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总的来说,还是因为电影先戳中了特定人群,这群人乐意去解读它,分享它,由此渐渐打开了《大话西游》在大陆传播的局面。


巴塞电影


什么时候香港人的看法,成为了审美和正确与否的标准?


95年的时候,第一次看《大话西游》,看不懂,既没有笑也没有哭,完全是非常失望的离开了录像厅,内心甚至认为周星驰的电影退步了,更不用说里面的其他演员“二当家的、瞎子、葡萄”等。


突然,《大话西游》火了,至于为什么火,在当年并不清楚,甚至是从哪里开始火起来的,是谁带的头……也完全不知道,只知道《大话西游》火起来了。


然后又去看了一遍……请记住:去看第二次的时候,只知道这部片子火了,其他的一概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里面的那句台词有什么含义。


第二遍的时候,竟然感觉到了幽默的所在,也确实发现了以前从未留意的笑点“抢劫脚底板、老婆,出来看上帝了、没事,你继续”。但是对片尾曲也没啥感觉。


后来又看了第三遍……竟然落泪了两次。一次是在至尊宝不顾金箍在头上的不断收缩,头痛欲裂下依然奋力去拉紫霞的手,另一次当然就是“他,好像条狗啊”。


转眼20年过去了,我看《大话西游》应该有6遍吧,虽然很多桥段都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依然会落泪,依然会笑出声。当然,我并不认为我看懂了周星驰想表达什么,但是从他的电影中,我看懂了我能懂的地方,这就够了!


至于香港人不喜欢……呵呵,我又从来没把香港人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当做我的目标,当做我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我尊重你的看法,但是我更尊重的内心,仅此而已!


越夜越激情


楼上各位回答的都有道理,我也说说吧:

《大话西游》是一部传诵至今的电影,我认为是香港最好看的电影之一,好电影是经受时间考验才能发现的!



1995年,《大话西游》在香港和内地上映,无人问津,票房惨淡,香港还好点,在台湾,票房烂的让片商怀疑人生,在内地更是烂片!然而却在两年后,万人空巷,争相传颂,经久不衰。从票房惨淡到风靡一时,中间的波折我们来看下:

周星驰回忆说这部片子当年投资6000多万,最后票房亏死。直接造成他拍电影以来首次亏钱。当时观众认为他恶搞经典名著《西游记》,整个电影不知所云,被各大媒体评为十大烂片之一。再后来突然就火了,据说周星驰和吴孟达为了这件事专门讨论了一个晚上,也没把大话西游为什么会火的事情搞明白。

我们现在基本上都知道,《大话西游》是在校园bbs上开始火起来的,最早出现在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论坛,有人翻出了这部戏的经典台词,比如那个“我希望是……一万年”和唐僧“新式念经”念死小妖等桥段,当时清华的那批才子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也是改革开放早期,对新电影文化比较好奇,看过这些经典台词后顿悟,原来《西游记》也可以被这样重构。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被这群新文化人进行了重组后发现:搞笑和讽刺的目的,居然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越看越觉得经典,就向其它校园bbs上解说后进行推荐,随后在全国年轻人当中蔓延开来。



总结:由于时间线的原因,导致刚上映时票房不佳,随着临近97年香港回归,大陆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香港电影文化,于是经过挖掘后,先在高校学生群体火了起来,最终成为全民经典。所以这部影片的成功,与市场的特殊性、机缘巧合都有关系,但最主要的是它的内容,让有着不同理解能力的人,能从中看到不同层面的东西。在我们全民文化欣赏能力普遍提高的新时代,《大话西游》自然就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追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