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郭沫若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诗人,他对考古尤为热衷,曾先后提出挖掘长陵(永乐皇帝陵)、定陵(万历皇帝陵)、乾陵(武则天陵)和秦始皇陵等

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在郭沫若提出的诸多方案中,其中定陵的挖掘得到了真正的实施,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局限和经验的缺乏,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图为当时对万历皇帝的定陵进行发掘的考古成员)

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当时的考古队在进入定陵的时候一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当时墓室口打开的时候突然一股刺鼻的黑气崩出也是把大家吓得够呛,由于害怕墓中有毒气(尸体腐烂后的气味在密封的环境中酝酿了几百年)或者缺氧,考古人员并不敢直接进去,其实先放进去一只鸡,三天后鸡还能打鸣人们才敢下去。(图为考古队员打开地宫大门前上到梯子上一块块取下地宫门的砖)

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由于缺乏经验,所以当时许多准备工作做的都不够完善。墓室进水导致许多文物都被浸泡在水中,而当时的工作人员更是用手直接在水中将文物捞出。令人扼腕!(图为正在捞文物的工作人员)

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因为是个多年,所在当专家们进入定陵的时候,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的尸体早已腐烂。专家们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的保护。(图为考古专家正在观看棺椁内的状况,他们非常淡定和从容)

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在定陵之中专家们确实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皇帝和皇后的龙凤冠、各种金银武器丝织品样样俱全,而且当时朱翊钧身上的丝质龙袍就算历经300年依然光鲜亮丽。但是当墓室被打开之后,因为和外界的空气相接处,龙袍迅速碳化。因为技术原因而被损坏的文物还有很多,龙袍不过是其中一件,令人惋惜啊!(图为碳化后破碎不堪的万历龙袍。)

一组定陵考古挖掘现场的老照片,图4令人扼腕,图6令人惋惜!

考古专家郭沫若得知后紧急赶往现场,他前方3个大瓷罐看起来好像是“发霉”,实际上是长时间放置空气中表面碳化,经过清理后非常的精美,目前藏于定陵博物馆,是我国的一级文物。因为这一次的发掘,国家规定不是特殊情况不得对墓葬在进行挖掘。(图为郭沫若亲临现场指挥时候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