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控升級,年末這5類企業成重點稽查對象!會計和法人趕緊自查!

“以票控稅”的徵管理念下,增值稅發票成了企業“硬通貨”!有些時候,現金還不如發票好使!為收集更多發票,大家可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吃飯開發票要寫公司的抬頭、加油開票要寫公司抬頭...


稅控升級,年末這5類企業成重點稽查對象!會計和法人趕緊自查!


稅控升級,年末這5類企業成重點稽查對象!會計和法人趕緊自查!



稅局則利用金稅三期大數據平臺將全國所有發票信息統一!“哪怕是最小企業‘顆粒’的流向、流量和流速,都可以通過發票這一實時的經濟往來得到全面的展示。”真正做到“信息管稅”!

那稅局如何通過大數據判斷企業稅款有無異常?

稅局如何判斷企業稅款有無異常?主要是通過看這5類數據


1、“看”企業收入

如果你的企業少記了銷售收入或是隱匿了一部分銷售收入。

那麼金稅三期可通過你的成本和費用來比對你的利潤是否為負數,或是比對你開具出去的發票,收到的貨款數額以及賣出的商品,或者進一步通過大數據,查詢與你交易的下游企業的相關賬本數據,比對出異常。

2、“觀”企業成本費用

如果你的企業長期購進原材料或商品時暫估入庫、企業購進原材料或商品為了價格低一點而不索要發票、企業計提了費用而遲遲沒有費用發票。

那麼金稅三期會比對你的每一筆支出數額,相應的商品或服務以及對應的發票,三者應該是一一對應的,若少了任何一項,都會被判定為異常。

3、“查”企業庫存

一般來說,企業都會有庫存,包括原材料庫存和成品或半成品庫存。而且庫存量一般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指標附近呈週期性波動。

金稅三期大數據會先判斷出的庫存是否一直處於遞減或遞減狀態,並進一步形成電子底賬來比對你的庫存,最後判斷出異常。

4、“監管”企業銀行賬戶

如果你的企業銷售了一批貨物 ,貨款也已進入到銀行賬戶,收到的貨款卻遲遲沒記入賬中;如果你的企業取得了一些虛開的發票,而賬戶裡面的資金卻沒有減少或減少額不匹配。

對於這些情況,以前只要賬本調整的好,是很難識別出來的,可現在對於上述包括以下情形,金稅三期系統都會進行分析並識別出異常:

企業當期新增應收賬款大於收入80%、應收賬款長期為負數;

當期新增應付賬款大於收入80%;

預收賬款減少但未記入收入、預收賬款佔銷售收入20%以上;

當期新增其他應收款大於銷售收入80%。

5、“算”企業應納稅額

若企業增值稅額與企業毛利不匹配、企業期末存貨與留抵稅金不匹配;企業繳納的附加稅費,與增值稅比對不一致等等,都可通過大數據就能識別出異常。

其實企業只要行的端坐的正,真實的、準確的、合法的經營、開具取得發票和做賬並按時按規申報,即使是被金稅三期查出所謂的異常也是不用擔心的,畢竟它查出異常只是第一步,還會有專門的人員具體的來核實,不會那麼草率就判定你申報的數據作假,所以無需太過擔心。

這5種企業想逃稅務稽查,難了!


1、“虛開發票”

金三利用強大的大數據,納稅人的稅號下,進項發票與銷項發票的行業相關性、同一法人相關性、同一地址相關性、數量相關性、比率相關性統統在它的“掌控“之中,虛開發票查驗指數100%。

2、“逃不掉的增值稅”

通過增值稅發票,企業的上下游交易環節完全被稅局監控,商品的單價是多少?對外銷售額是多少?一個環節出錯,所有抵扣鏈條都將受影響?如果資金流、貨物流、發票流不一致,被比對出來也是分分鐘的事情,您的增值稅還敢逃嗎?

3、“庫存賬實是否一致”

從16年開始稅務總局就一直在推動商品與服務稅收分類編碼,終於在去年提上了最重要的日程,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開票軟件升級工作!開票軟件已經增加了商品編碼,若再加上單位編碼,大數據的快速和準確度會超出你想象,它會比你自己更瞭解你的庫存狀況,一旦有業務發生,庫存狀況盡收它的“法眼”。

4、“個稅和社保”

國地稅合併、社保移交稅局後,你申報的員工收入和給員工購買的社保收入一比較,是否按照最低社保基數購買?甚至不買?這些行為都行不通了!所以,請謹慎對待你對外申報的每一個數據,報給統計局的,報給稅務局的,報給社保局的,報給公積金中心的,因為每一個數據都不再孤單,他們可能相互印證,從而成為檢查稽核你的一個突破口!“嚴徵收”、“嚴處罰”的社保費用徵收時代即將到來。

5、“避不開的企業所得稅”

通過多部門實時共享涉稅信息,稅局對企業日常經營狀況瞭如指掌。拿著當地平均預警稅負率一比較,就能知道您的企業應該產生多少利潤,企業所得稅變得透明,“少做收入,多列費用”的時代可以畫上句號了。

稅務稽查來了,送給會計4點自保攻略!


會計在日常工作中,風險無處不在,尤其是現在會計管理方面越來越嚴格,會計再在一些賬目上作假,不僅會進入會計黑名單,還會影響自己的職場前途,如果會計再有更嚴重的情況發生,不是進入黑名單的問題,直接就不讓再從事會計這個工作,所以會計別一時犯糊塗,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

在工作中,會計不想被稅務稽查,注意這4個方面的內容:

1、對於一些比較小企業來說,最大的風險還是發票的風險,尤其那些不是從事生產加工的小企業,基本沒有什麼固定資產。有很多小企業租賃一個辦公室就開始了創業,這樣的企業為了少繳點稅,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在一些費用發票上動些手腳,多開點發票增加些費用,讓自己的收入少的。
現在再利用發票作假賬,會隨時被查,營改增後,現在除了一些定額髮票外,發票基本都由稅控設備開具,現在發票開具完以後,都會上傳到稅務系統,只要開具與自己經營項目不符或者根本沒有發生業務虛開發票這樣的行為,會隨時被稅務預警。

2、還有一些會計將一些企業的管理費用計入企業的製造費用,增加製造成本,降低企業利潤,把一些根本與自己企業生產無關的費用,找一些理由,寫個證明,讓老闆簽字,順理成章的成為公司發生的費用,直接增加成本費用。
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企業新購進的設備、器具(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有些會計為了享受這一政策,把固定資產入賬時間調整為2018年以後。有很多會計利用一些小伎倆,耍一些小聰明,混用一些稅收優惠方面的政策。
3、就是進項稅抵扣的方面的問題,把一些不能抵扣的項目或者是不合格的扣稅憑證,也不管能不能抵扣,直接抵扣進項稅額,還有的會計夥同另外的企業簽訂虛假合同,其實就是為了轉移企業利潤。企業只要虛開發票,修改報表,虛列成本,修改賬簿,簽訂虛假合同,虛列費用等都是偷稅的行為,這些手法在稅務看來都是小兒科,會計再用這手段給企業逃避稅款,小心被稅務找上門,等待會計和企業的是將是嚴懲。
4、還有那些不按規定申報的企業,有很多未開票的收入也不申報,違規零申報。等到收到發票以後再申報,延繳稅款。為了享受免稅的優惠,把當月發生的收入,延期開票。還有職工工資的個人所得稅也不按規定申報,過年過節發給職工的福利不申報個稅,單位發生印花稅,房產稅的行為,納稅能拖一天是一天,或者乾脆直接不申報納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