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前今天 沈阳解放了!

七十年前今天 沈阳解放了!

有一段记忆,在血火的洗礼中永恒;有一种精神,在岁月的更迭中闪耀。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记忆,沈阳也不例外。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一举攻克沈阳,宣告了东北全境解放,标志着崭新时代的开始。这是沈阳历史上全新的一天。对于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这段峥嵘岁月不应被忘却。11月1日,沈阳中共党史文献展览馆馆长、詹洪阁展示了一本1948年年底出版的《东北画报》,该刊物通过图片和文字翔实地介绍了沈阳战役及沈阳解放后的接收恢复工作,下面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70年前,把目光重新聚焦于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画面最后的地堡战士用生命清除

当天,在位于中街附近的沈阳中共党史文献展览馆,詹洪阁展示了一本1948年年底出版的《东北画报》。

“这本《东北画报》出版于1948年12月30日,出版社位于哈尔滨,这本刊物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沈阳战役及沈阳解放后的接收恢复工作,其中,封面照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战士路过北陵的照片,封底用的则是沈阳站前的照片,从这张老照片可以看出,沈阳解放后,沈阳站前车马来往,拥挤异常。”詹洪阁说。

詹洪阁介绍,1948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向沈阳发起全线总攻击。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十二纵队左翼,在向沈阳市区进军并经过沈阳西南的榆树台时,突然遭到敌军阻击。7连战士江维冲到敌军地堡前,投掷一枚手榴弹,但敌人仍不停扫射。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去,向市区挺进、集结的时间临近,江维将3枚手榴弹捆在一起,拉开导火索,冲进敌军地堡。“轰隆”一声巨响,敌军地堡飞上了天,为我军前进扫清了道路。江维为沈阳解放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而从《东北画报》刊登的照片来看,见大势已去,敌军派出轰炸机对铁西区及沈阳站周边进行轰炸。

资料表明,在东北地区的3年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伤亡30.1万余人。其中,辽沈战役伤亡6.9万余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沈阳的解放。

细节首任市领导在列车上任命

接管沈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沈阳当时是东北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工业中心,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十分发达,在全国首屈一指。

1948年辽沈战役即将胜利,接管沈阳的准备工作提上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根据沈阳解放后的第一任副市长焦若愚回忆,1948年10月底,随着辽西战役的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即刻向沈阳进发。与此同时,陈云率领第一批接管人员,从哈尔滨乘专列赶赴沈阳。一路上,许多决定都是在列车上议定的,如:任命陶铸为沈阳特别市市委书记;伍修权为卫戍区司令员;任命朱其文和焦若愚为沈阳特别市正、副市长。陈云还交代,这些布告要多印多发,一进城就由电台向全市广播。

贡献“沈阳经验” 为接管打样儿

1948年11月2日,在沈阳解放的欢呼声中,我党向沈阳市各阶层“约法八章”,奠定了平稳接管沈阳的基础。我们细细研读“约法八章”的每一条款,就会发现其中在保护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许多细节方面的规定,例如“所有私人资本开设的工厂、商店、公司、企业、银行及其附属的仓库、货栈等一律保护,准许照常营业,不受侵犯”。在布告的结尾,我党号召全沈阳市的市民“共同遵守,不容破坏”,并声明我军“为人民利益奋斗,纪律严明,公买公卖,不取民间一针一线”,通过实际行动确保平稳接管沈阳。值得一提的是,战斗结束的第二天,除军事管制委员会指派部分部队维持秩序外,攻城部队全部撤出城外。市内电灯于11月3日即部分供电,电话于11月4日全部恢复,11月5日邮局正式开始工作,通邮地点遍及解放区。铁路员工在军管会铁路处率领下,两天内即抢修铁路数十里和两座被炸桥梁,至11月27日,沈吉、沈安、沈抚等线路已通车,并办理客运。沈阳解放后的第二天,南北两市场首先开始营业,热闹非凡,至11月10日,中街洪顺盛、洪昌、吉顺丝房、裕泰东、华太、顺西等百货商店及利民商场等均先后开业。11月7日,东北书店开业,运到大批书籍,以应广大读者的需求。

历史为这次接管工作做了最好的证明,仅仅用了三四天的时间,这座当时拥有百余万人口的东北第一大城市的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报、电车等相继恢复,工厂纷纷复工,商店开业,物价平稳,秩序安定。这与解放军和接管人员严守纪律、遵守规定密不可分。根据当时的请示报告制度,1948年11月28日,陈云写了《接收沈阳的经验》的报告,上报东北局并转报中共中央。陈云的报告从七个方面阐释了接管沈阳的经验,这里的成功做法为其他城市的接管提供了经验。陈云的报告经由中共中央转发给各中央局和各前委,成为接管其他城市的范本。

沈阳解放的枪炮声,距我们已70年。70年来,沈阳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不断穿过岁月、走向未来。站在解放7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历史,沈阳一路栉风沐雨,从岁月中走来。鉴往知来,往昔峥嵘不断激励我们焚膏继晷,向明天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