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对待日俘很幽默

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字这种东西以后,便有了历史的记载,记载着我们人类的事与物,记载着这万世间的所有兴衰。因为有了历史的存在,我们才会慎言慎行,才会发奋图强,才会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出来,然后可以被自己的子孙后代所惦记,最终达到名垂千古的宏愿。我们的世界自人类开天辟地以后,每个国家的兴衰早已经被历史记载了,不然,又怎么会有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骄傲成绩?又有世界全球通史的文明杰作?对吧,这一切得归功于历史。何谓历史,就是对过去人们发生的事情真实的记录下来,特别是一下优秀伟大人物以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让我们世世代代的后人都耳熟能详,因为只有学习历史,珍惜历史,我们才能够牢记历史,铭记历史,铭记一些血的教训,少有弯路。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一些大人物和大事件吧。


二战后,苏联对待日俘很幽默


1945 年8 月20 日,日本关东军士兵在哈尔滨向苏军缴械

这群人步履蹒跚、饥肠辘辘、疲惫的脸上挂满了沮丧的情绪,他们垂头丧气地慢慢行进着,“有的手里拿着半拉倭瓜,有的兜里装着从路边地里抠出来的土豆,有的手里拿着胡萝卜,有的啃着发青的苞米棒子”,这是这群人一路上唯一的食物。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敞着军服上衣,有的歪戴着帽子,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支杂乱无章的队伍还曾在战场上拼斗厮杀。只有几名军官,端正地坐在马拉的铁轮战车上,风纪整肃,目光严峻,“竭力保持着他们武士道的风度”。

1945年9月2日,全体关东军向苏军投降。对中国人来说,日本人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中苏友好”的红色标语很快取代了“中日亲善”的黄色宣传画。在铺天盖地的苏联红色海洋中,昔日傲视东北大地的日本人已无立锥之地,能在这个新世界里苟延残喘的唯一方法,就只有按照“天皇玉音”里所说的那样:“堪难堪之事,忍难忍之物”。

他们是一群日本战俘,尽管落魄,却并不值得同情。

二战后,苏联对待日俘很幽默


向苏联红军集体缴械投降的日本汽车部队

每当碰到自己的大腿,山本善丸就会想起伊尔库茨克漫长的、寒冷的、缺衣少被的冬天,还有脱得一丝不挂,冻得上牙打下牙地站着,被神情严肃的苏联女军医检查身体的情景。这种检查名义上是记录每名战俘的健康状况,但实际上,只是“捏捏肚子和屁股的表皮,以胖瘦决定身体的状况。”根据肉的厚薄,这些战俘会被分为三等。

没人愿意分在第一等。那些“屁股上肉最多”的人,可能是最不幸的一群,因为这些“最健康”的人必须从事最重的体力劳动:伐木、采石、搬出枕木和模板、房屋建筑、铺设铁轨。早在1946年3月2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就下达了《最大限度利用德国人及日本战俘》的指令。阿穆尔河上的共青城不仅仅是那些风华正茂的年青共青团员辛勤汗水的杰作,更是39400名日本战俘苦役劳动的产品。如果在矿区的话,这些身材矮小的日本人被当作是最合适的挖掘机器,他们会被派遣到最危险的狭窄矿洞里,在完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的情况下安装炸药或是架设框架。即使他们逃过了频繁发生的矿难,粉尘和窒息也会时时刻刻要了他们的命。

但最不幸的是那些在“特殊机构”工作的日俘,在负责开发原子弹的车里雅宾斯克—40工程场地中,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严密地监视着这些日本战俘的一举一动。1949年7月底,就在原子弹试爆之前的一个月,苏联政府下达指示,“参与了与制造原子弹相关的重要特殊工程建设的各类战俘和犯人都应成为幽灵”。

如果被分在了二三等,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逃脱苦役的厄运。苏联人对日本战俘的顺从和卖力赞赏有加,“在很长时间里苏联都不太愿意释放这些日本战俘回国。”

二战后,苏联对待日俘很幽默


1945 年8 月,关东军部分将官在沈阳投降后被运往苏军后方

但最具有黑色幽默的一点是,高强度的劳动,反而与刺骨寒冷下的缺衣少被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非常适合成为收容所的座右铭,到了户外,不运动血液就有可能冻住,甚至可能会冻死在这片被遗忘的冰雪荒原之中。

尽管高强度的劳动可以给身体带来暖和起来的假象,但身体真正的热量来源,却是食物。1945年9月28日通过的《日本战俘粮食供给标准》无比精细地规定了每天的食物数量。即使这个标准距离《日内瓦公约》的标准仍有相当的距离,但对这些饥寒交迫的战俘来说,也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前提是它真的被认真执行了。

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名日军战俘体会过苏联政府的人道关怀,在穗苅甲子男的记忆里,从冬到夏,从春到秋,每一天的两顿饭都是黑面包和土豆泥,外加半桶红茶水或是略有咸味的菜汤。一块3公斤的黑面包,要分给16个人,即使分配得再平均,每人也只能大致分配到190克。但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

在那些更加贫乏的收容所里,所有可以果腹的东西都成为人们搜求竞逐的目标:猫、狗,甚至是鼹鼠、野鼠、青蛙和蛇。在安吉连收容所,苏联士兵会用“恐惧轻蔑的眼神”盯着日本兵们“平静地吃着蛇和狗”,而且“因为第一年捕猎得太多了,以至于第二年春天时,几乎见不到蛇了”。

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些大事件和大人物以后,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呢?或者心中对此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呢?还是感慨万千呢?历史的作用就是这样,惊天动地,让人听完看完后正能量满满的。历史就像是我们后人的一面镜子呀,因为有了以史为鉴,所以我们才不会接着犯错误,才可以避免漏洞百出呀。还有这些伟大的人,让我们为人处事的时候,或者让领导者们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可以有参照物,才能更加轻松速度的完成一件事情呀。所以小编觉得,我们活着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踏进历史记载的行列,让自己干一些丰功伟绩出来,造福人类,造福子孙,称为历史的骄傲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