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战争“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真正让斯大林在能源问题上摆脱困境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虽然在“二五计划”后苏联的煤炭集团在“煤油之争”中大获全胜,但斯大林并没有由此放弃既定方针。在斯大林大力推动之下,石油勘探部门一直在苏联腹地寻找新的油田,希望借此增加石油产量,促成苏联能源结构的改变。当时勘探队把勘探区域放在了伏尔加河与乌拉尔河流域。在苏共十八大上,最终通过了“在伏尔加和乌拉尔之间建立新石油基地——第二巴库”的决议。

当时虽然有利益集团的阻挠和不配合,但对新油田的勘探和开采依然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为了表现对新油田寄予的厚望,当时苏共高层把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新油田称为第二巴库——这里最终勘探出的产油区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

石油与战争“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当然,前景是一回事,现实则是另一回事。直到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前一年),第二巴库仅发现十几个小油田,产量也仅为180万吨,占全苏的5.8%,苏联71.4%的石油依旧是由巴库提供的。一方面伏尔加—乌拉尔产油区此时尚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这里的石油蕴藏量虽然非常大——1937年发现了储量达3.2亿吨的杜马兹大油田,但这里的主力油层都埋藏在更深的泥盆纪地层——巴库油田的油层主要分布在更浅的石炭纪地层,而且这里的油品质量密度大,黏稠度和含硫量高,单从经济成本考虑,短期效益并不显著,因此在当时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优先开发第二巴库显然是不可能的。而最终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则是希特勒。

石油与战争“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随着德军的一路南下,阿塞拜疆于1942年一度被德国占领,苏联因此不得不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把人员和重要的仪器设备全部转移到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并在撤离之前把巴库油区的设施全部炸毁,以防德国人利用这里的石油资源(当时希特勒曾下令德军组建一支15000人的“石油旅”,用以接管苏联的石油工业设施。而苏联人的破坏措施非常有效,以至于德军明明在产油区,却一直面临燃料匮乏的问题)。而这一举动正好大大强化了第二巴库的力量。在战时各类资源最匮乏的时期,苏联的工程人员依然在这里进行勘探开采作业(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到最惨烈的阶段时,那里的坦克修理厂也依然在工作)。1944年,在第二巴库又发现了木哈诺夫油田,储量达2.2亿吨,新油区截至1945年,产量比1942年增长了52%。

石油与战争“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阿塞拜疆被重新收复后,原本疏散到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人员和设备又重新撤回到了巴库产油区,虽然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毕竟当时巴库地区依旧是最大的油田,恢复这里的石油生产对苏联来说才是重点),但第二巴库的基础在战争时期依旧夯实。此外,战争还一举解决了前面反复在说的苏联“煤油之争”。从物质角度来说,苏联能够赢得卫国战争,除了广袤的国土所提供的战略纵深之外,靠的就是在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上对德国人的压倒性优势。

石油与战争“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二战”期间,德国共制造虎式坦克1354辆,而苏联在同一时期共生产T-34型坦克超过5万辆——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德国所有型号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总和,虽然虎式坦克的火力和精密程度超过了T-34,但面对如此悬殊的数量差距,这点质量优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并不是因为德国人真的就是一根筋,只会走精品路线,而是因为德国当时只能从罗马尼亚得到有限的石油供应,即便他们降低性能要求、简化工艺能造出5万甚至10万辆坦克出来,但他们也找不到足够的油让这么多坦克开起来。而苏联人则完全不用担忧这个问题。

就这样,战争彻底地调整了苏联的能源产业结构,石油工业在苏联开始真正地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