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與銀行存款有什麼區別?

貨幣基金與銀行存款有什麼區別?


有3萬塊閒錢,怎麼辦?

存銀行,利息低又不甘心,如果遇上負利率……

買股票,散戶只能被割韭菜,一不小心底褲都不剩……什麼產品既能讓本金安全著陸,還能獲得穩健的收益,並且隨時存入提取呢?那就是貨幣基金!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美國經濟處在“滯脹”中。啥?滯脹?其實就是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當時美聯儲對銀行存款利率管制,居民存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

舉個例子:

在銀行存款1000美元,假設當時的存款利率0.5%,通貨膨脹率1.5%

那麼,一年本息=1000 x(1+0.5%)= 1005美元,但因為通貨膨脹,真正的價值只有1005 ÷(1+1.5%)= 990.15美元

通貨膨脹很可怕,它在掠奪你的財富。這個時候,不僅老百姓缺錢,銀行也是非常的缺錢,為了吸引資金,銀行推出利率高於通脹率的大額定期存單,然而這種存單的最低投資單位是十萬或百萬美元。

只有少數機構投資者才能買得起,當時的美國人民,只能選擇銀行儲蓄、股票和債券。然而,這些資產要麼風險大,要麼缺乏流動性,要麼收益不好。

於是,有個美國人產生了個天才的想法:用別人的錢,買高利率存單,再出售給投資者……

創立了一個名為“儲蓄基金公司”的共同基金,獲得認可後對公眾銷售金融產品。

在1972年購買了30萬美元的高利率定期儲蓄,同時以1000美元為投資單位出售給小額投資者。這就是歷史上第一個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貨幣基金與銀行存款有什麼區別?

接下來,很重要:

當出現通貨膨脹時,實際利率可能很低甚至為負值,貨幣市場基金可以及時把握利率變化及通脹趨勢,獲取收益。所以,它的收益可以跑贏通脹!

因為貨幣基金專門投資風險較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去賺取收益,比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政府短期債券、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你買了貨基,貨基把錢投向國債、銀行定期存單等資產,相當於你把錢借給了國家和銀行,你說貨幣基金的安全性夠不夠高?

貨幣基金參與的都是短融業務,流動性很強,一般基金贖回一兩天資金就可以到帳,是少有的可與活期存款相媲美的理財工具。

而且,貨幣基金在週末和節假日也都有收益,不留任何收益空白期,盤活日常生活中的閒餘資金。毋庸置疑,貨幣基金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資產避風港。

也有小夥伴來問,那貨幣基金與銀行存款有什麼區別?

貨幣基金是一種理財產品,並不等同於銀行存款,大家別誤會了!我們直接把錢放進銀行,銀行就要確保儲戶本金安全,並支付利息。而我們購買貨幣基金,就是把錢委託給金融機構進行投資,從而賺取收益。金融機構本身並不承擔還本付息的責任,只是幫我們投資,收取一定的費用。

其次,對於銀行來說,我們只是小散戶,並沒有議價能力,所以存款利息很低。而貨幣基金則是把大家的錢集合起來,由小散戶變成大戶,有了議價能力,利率自然就能做到更高啦。

若是活期理財,管理手中的閒錢,可以首選幣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