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只有三位首长未火葬,许世友为何能占一席?他讲了7个特殊

许世友将军是战场上的虎将,战场下严厉的长官和忠诚的部下,他是优秀的父亲,同时也是孝顺的儿子。他的一生如果用他自己话来总结,就是他在病床上所说的那两句:活着尽忠,死了尽孝。

许世友在走上军旅生涯之后,只有四次回家探望母亲的记录,其中最长的一次竟然相隔了20多年,当时他们相逢的时候,母亲已经变得年老衰弱,许世友第一眼看过去都不认不出来了,这次探母之后,又过了五年,时任南京军区司令的许世友才再次回到家乡,那一次母亲已经78岁了,她告诉儿子他们见一面少一面了,结果没想到,这一次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


建国后只有三位首长未火葬,许世友为何能占一席?他讲了7个特殊


许世友的母亲病逝的时候,国际形势非常复杂,所以他并没有能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他派了自己的儿子许光去奶奶那里尽孝。当他得知母亲在弥留之际还在叫着他的名字的时候,这位60多岁的老人跪在地上痛哭不止,这时候他内心的歉疚之情又有谁能体会呢?


建国后只有三位首长未火葬,许世友为何能占一席?他讲了7个特殊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世友将军在病床上才做出了自己要土葬在母亲身边的决定,正如他所说的,活着要尽忠,死了要尽孝。这个请求报上去之后,上级单位还是挺为难的,大家都知道许世友的重要性,但是关于高级干部需实行火葬是有明确的规定的,自打建国以来,也就只有两位领导(任弼时)没有实行过火葬,这该怎么办呢?大家谁也不敢擅自做主,只能把这个报告继续往上传达,最后终于得到了允许: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建国后只有三位首长未火葬,许世友为何能占一席?他讲了7个特殊


在那一年的10月26日,王震将军代表中央赴南京参加了许世友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追悼会上,关于许世友将军的特殊性他做了非常恰当的发言,他接连提出了7个特殊:贡献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人物特殊,他还具有特殊许可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建国后只有三位首长未火葬,许世友为何能占一席?他讲了7个特殊


在随后,许世友将军被运回了家乡下葬,葬礼举行的非常低调,只有少数的亲友参加,将军的棺木是他的老同事老战友,时任广州军区司令的尤太宗专门在广西找来的木头,他下葬的时候,当地相关部门也并没有公布他下葬的消息。人们在将军的墓中放进了他身前一直佩戴着的手表,一直听的收音机,一把手枪和一些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