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供應鏈儲架ABS

文 | 平安大華匯通財富管理 執行總經理 李頎

來源 | 財視中國

整理 | 怡寶

儲架發行最早產生於美國,一般是指在證券發行實行註冊制的基礎上,發行人一次註冊,多次發行的機制。

運用到企業ABS上的儲架發行,是指在交易所首次申報時提交一整套框架性的申報材料,同時申請一個總的發行期數和規模,審批通過後會獲得交易所出具的一份總的掛牌轉讓無異議函。在該無異議函約定的時間內(一般為2年)進行分期發行時,無需再次申報審批,只需將每次的發行材料上報備案即可。儲架發行方式極大地縮短了總的發行審批時間,提高了單筆發行的效率。

2013年市場上開始出現儲架ABS的概念。近一年來,上交所、深交所供應鏈儲架額度共批覆超過三千億,批覆的大多數是以房地產為核心的企業,由於政策限制,房地產發債或者銀行監管非標受限,再加上房地產每年的應付款規模、工具使用需求相當大,所以房地產成為主力發行的資產。

一文讀懂供應鏈儲架ABS

儲架發行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核心企業主體評級需要AA+以上,其信用主體的評級水平和基礎資產的質量都相對較高;

第二,要有充足的基礎資產儲備(在未來一定期限內會有充足的基礎資產來支持儲架的規模);

第三,同系列的儲架下,每一期產品中的基礎資產類型、入池標準、交易結構、增信措施等,各類產品的設計要點保持一致;

第四,儲架下每期發行的ABS都是一個單獨的產品,產品間相互獨立(包括基礎資產、賬戶、核算、管理等)。

此外,在儲架ABS交易中參與主體有六大類:計劃管理人/推廣機構、原始權益人/資產服務機構(保理公司)、差額補足人/共同債務人(核心企業集團)、託管行/監管行(商業銀行)、信用評級機構、律師事務所。

相關交易文件有十一個:基礎合同;保理合同;基礎資產買賣協議;服務協議;計劃說明書;標準條款;認購協議與風險揭示書;託管協議;差額支付函/付款確認書;信用評級報告;法律意見書。

交易成本由六部分組成:一、票面利率,取決於ABS評級情況和市場詢價結果;二、保理服務費,和保理公司的選擇和收費水平有關;三、管理費/銷售費,來自管理人的收費和銷售成本;四、增值稅,以增值部分的3%(另須繳納12%的附加費)收取;五、律師費、評級費;六、託管費/監管費。

交易操作的流程是先確立合作關係(管理人、評級機構、律師)、確定產品方案、開展盡職調查申請前,提交材料至交易所受理(全套申報文件定稿、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評級公司出具評級報告、核心企業的內部授權文件簽署),然後交易所反饋問題(一輪或二輪提問及反饋),之後交易所出具無異議函(交易所審議通過、封卷、文件簽署/提交、正式出具儲架發行的無異議函),最後首期ABS成立併發行(基礎資產形成、篩選入池、資產封包、銷售路演、確認認購意向、成立發行)。

最後要注意瞭解債務人是否均為核心企業所屬集團下屬子公司;對比基礎資產合格標準,模擬資產池的代表性;分析保理公司業務規模的穩定性和持續性;考慮核心企業是否屬於“房地產企業申報公司債券的基礎範圍”。

聲明:本文來自於由財視中國主辦的“第四屆結構性融資與資產證券化論壇2018”上的嘉賓發言,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財視中國立場,僅供讀者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