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治療師必看康復醫學真的有出路嗎?

康復治療師必看康復醫學真的有出路嗎?

本人參加了這次中國康復治療專業委員會20週年年會,一句話來感慨一下:“近兩三年沒有實施性有價值的東西”。那我們怎麼辦,也許只有不斷去創造出機會,為下一次康復治療的黃金年代打好基礎。

2018年9月8日,整個康復圈都在轉發‘世界物理治療日’的相關信息,想一想國外的節日跟中國真的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大家可能不瞭解,在中國,‘康復治療師’還不是一個獲得國家認定的職業。查閱人社部制定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找不到‘康復治療師’,也沒有相關法律法規對該職業予以保障和規範。目前是拿自己的康復職稱證當作執業證,導致我國的康復治療師缺乏職業歸屬感。

康復治療師必看康復醫學真的有出路嗎?

在歐美等國家,從事物理療法、作業療法的康復治療師,均有各自細分的職業法規。在美國,康復治療師是有運動處方權的,能夠單獨開業。國內康復有關的專家這幾年正在積極的申請康復治療師這個職業,但是任重而道遠,增加一個職業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所以,康復治療師需要反思,今後預期的發展如何?

經常會有人問到康復治療治療師有沒有前途?工資高不高?考研有沒有用?很多論壇上都會討論“康復治療師這個職業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嗎?”大部分人的回答並不是特別贊同。

首先,對於中國康復的發展定位,很多人說在還在起步階段,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從無到有都已經30年了,如果還在起步階段,這是要下多大一盤棋?目前從康復的定位來看是大而不強的階段。不強是因為我們很多東西還不規範,更沒有在國際上能拿得出手具有影響力的東西(理論、技術等),目前的核心理論體系大多從國外引入國內。

對於康復治療師的前景,我們總說未來5到10年至少需要30萬名康復專業人才才能滿足基本需求,康復專業將是今後最具發展前景的專業之一”。乍一看,真是幸福感滿滿,但仔細分析後,富士康每年面臨近百萬產業工人的缺口,有人會覺得去富士康打工有前途嗎?快遞小哥也有很大的缺口,會有人覺得當快遞小哥有前途嗎?前途不能取決於工作是否好找,而是薪酬和地位。

康復治療師必看康復醫學真的有出路嗎?

薪酬方面

薪酬方面,公立醫院的康復治療收費,國內一次PT、OT的收費標準,完全無法體現康復技術的價值,這是業內公認的事實,但收費水平很難在短期內改變。行業普遍做法是大型康復機構靠實習帶教,小醫院靠理療填補。康復治療師受制於收費水平,整體收入並不樂觀,月入2、3千的並不少,月入過萬的也不多,總體收入相對偏低,這在目前的公立體制下難以扭轉,還有編制問題的影響,前途並不樂觀。

地位方面

1、首先從發展來看,中國過去30年康復發展時間中,主要由醫生主導,為什麼由醫生主導,因為在醫療行業資歷往往是決定性的,如果將資歷定義為學歷、職稱、年資、臨床水平、科研水平等等,在過去30年裡,大多康復科醫生是由神經科、骨科、兒科、中醫科半路轉行而來,往往具有高職稱、高學歷、高科研水平。康復治療師連說話的份都沒有也是正常,只是近年現狀稍有好轉。歐美國家康復醫學與康復治療學的發展,我們可以比喻為相對緊密的平行線,比如很少有康復治療師去參加康復醫生的年會,反則亦然。到了真正高度專業化程度相對分開是必然的,只是我國康復治療師的積累還沒到達到這種程度。

2、從康復教育來看,我國絕大部分高校還未完全建立物理治療與作業治療的教育體系,由於就業相對容易,很多院校近幾年大量開設康復治療專業,而且很多院校居然是非醫學類院校,所以大多數康復治療專業學生進入臨床時都是一片的迷茫……好在康復治療是一個門檻相對較低的行業,很多學生一進入臨床就可以獨立操作,並不是能力強,而是即使是低技術水平,也能夠用溝通來彌補,每天30~45分鐘的康復時間也就很快過去了,反正患者和家屬也不懂康復技術。康復治療上,很大一部分治療師還處於這種低水平階段,造成了康復治療師還得依從於康復醫生的局面。在美國,雖然康復也是一個team work,但很少有醫生會去幹預康復治療。康復治療師在康復治療方面具有主導權和獨立性,美國治療師之所以能夠那麼霸氣獨立執業甚至開業,因為他們拿的是DPT。

康復治療師必看康復醫學真的有出路嗎?

黑了康復治療師這麼久,國內的康復治療專業前途如何呢?如果你是一個需要康復的患者,以下有兩個選項,你怎麼選:

大多數了解此行業的人可能會選擇第2個答案。

在此之前,高年資的康復醫生面對患者能夠非常深入的將診斷、病因、機制、預後等研究得非常徹底,更多偏向於臨床理論,真正能懂得具體如何進行康復治療的極其少數,因此大多數康復醫生對患者康復相當於只完成了前半部分工作。高年資的康復治療師在多年長時間大量康復治療患者的環境下,真正面對面接觸病人的時間往往是康復醫生的數倍,不僅對病因,機制,預後等分析清楚,更重要的是所積累的康復治療經驗,相當於既要了解醫生了解到的患者信息,還要根據瞭解到的患者信息制定康復訓練方案並準確有效的去實施完成,可以說康復治療師這個職業就是一個更多學科的結合體,除了自己的專業,醫生、護士、心理諮詢師等等都要儘可能的懂得更多。

這個選擇題能體現康復治療師的成長價值,國內已經有很多康復師能夠在康復治療方面獨擋一面。由於歷史和康復教育的問題,很多康復醫生並不懂康復治療,比如他們中很多人研究生畢業,而本科階段是臨床專業,研究生階段才選擇康復方向,這時候往往是在跟著導師做科研項目,這會導致他們缺乏系統學習康復中最基礎的內容,尤其是康復治療技術更是門外漢(其實這也不是他們學習的重點)。因此康復治療師的前途主要體現在康復治療決策處理上,這與康復醫生相比具有天然的職業優勢,還可以從自己的治療獲得滿滿的工作成就感。但是,現在國內的醫療行業考評體系裡又豈止是臨床能力決定的,如果在三甲醫院一年拿不到幾個項目、幾篇Paper也是很難發展的。

康復治療專業最大的好處在於,即使是本科畢業也有可能在三甲醫院工作,尤其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而一般臨床專業沒有本碩博連讀,連敲門的機會都沒有。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個人發展會受制於學歷和科研水平的不足。

不要悲觀,因為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不要樂觀,因為最好的時期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現在的康復治療不同於以前,現在康復是以Team組的形式,以康復醫師為主導,其他康復工作人員在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治療的原則。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今後一定是康復治療師為主導的康復治療,康復醫師負責把患者收入醫院,維穩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即可,康復治療師則根據患者的康復適應症和康復禁忌症來制定康復計劃,進而進行康復治療。

急性期的治療叫做臨床治療,康復期的治療叫做康復治療。患者的康復治療是康復其後遺症,提高其功能障礙,這些都不是藥物治療所能解決的,所以我們不能老盯著患者治病,疾病在急性期已經治療完畢,康復期一定是患者功能障礙的提高。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把患者比作為‘殘疾運動員’,這個‘殘疾運動員’要達到某種運動能力的提高,比如說翻身、起坐、轉移、行走、步態訓練,一定是在‘教練’的指導下完成目標,而康復治療師恰恰是‘教練’,而‘隊醫’恰恰是康復醫師。這種說法不是在拉康復治療師和康復醫師的仇恨,並不是說康復醫師不重要,康復醫師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運動場上著實用不著那麼多‘隊醫’,而‘隊醫’的主要作用主要是評估這個‘殘疾運動員’能否適合運動而已。就運動場來說‘教練’的作用一定要予以極大的重視,要佔到整個比賽的90%甚至更多。在國外發達國家的康復中,上百個患者的康復病區中只有1~2個康復醫師負責即可,康復的重任主要在康復治療師身上,康復治療師可謂是任重而道遠,康復治療師沒有前途,康復就沒有希望!康復治療師需要職業歸屬感。

幾個常遇到的問題

1.康復治療師特別是PT,是體力活嗎?

需要體力,但不是體力活,美國PT大部分是女性,常常面對超胖患者,方法很重要。

需要讀碩,甚至讀博,終身有利。

在中國,“康復治療師”還不是一個獲得國家認定的職業,想多點執業或者開業(美國模式,港臺模式均可),這需要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

4.個人如何發展?

有的康復治療師已經很牛×,學習,積累,輸出。機會只給有準備並完美展示的人。

目前沒有希望,國外也不是,但以後的事兒誰說得準。

6.沒有處方權,就沒有地位?

誰說的?沒有聽說過工作中因為沒有處方權,帶來的不適、不信任、質疑、拒絕。沒有工作經驗或工作能力的人會這樣認為。

對於奮鬥型,這裡是價值窪地,良好的教育背景可以更容易達到行業的金字塔頂端。

最後的忠告

1.如果你將康復治療做成一個體力活,那你還沒有入門,先別談前途。

2.擁有技術才是康復治療師的出路和前途。

3.有句話“再好的行業也有垃圾的企業,再垃圾的行業也有好的企業”,這是真理。擁有一顆匠心,做好自己的專業,做什麼都能成功。

4.醫生是康復Team中的重要一份子,是不可缺少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這個要搞清。

5.不要抱怨,浮躁是忌,否則一事無成。

6. 康復治療師沒有前途,康復就沒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