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激戰”變“和局”,得失還是共贏?

中美貿易“激戰”變“和局”,得失還是共贏?

近2個月的中美貿易“掰手腕”,最終“激戰”變“和局”。

但是,中美兩國貿易談判最終達成的是原則性的框架共識,並未涉及具體細化的指標。因此,各路分析家、不同立場的輿論場,對這份框架協議議論紛紛—到底是是美國“賺到了”還是中國“吃虧了”。

譬如,框架協議指出,“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這是一道中美貿易再平衡的老問題。在今年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宣佈“中國不以貿易順差為目標,真誠希望擴大進口”。因此,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看似滿足了特朗普政府的要求,符合“美國優先”,但也契合中國的訴求。

至於“採取有效措施”和“實質性”的定語,淺層理解,似是簡單的“加減法”—減少中國對美出口並擴大中國對美進口。深度解析,卻蘊含深意--按照美國的統計口徑,2017年美國對華出口1303.7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5056億美元,美國對華逆差高達3752億美元。但是,中方統計的美國對華逆差整整少了千億美元。那麼,中國“採取有效措施”,更“實質性”的就是擴大對美進口,就是多購買美國商品。

問題來了。除了農副產品以及波音飛機,當然也包括汽車和能源,美國能讓中國購買的還有哪些呢!?

購美農副產品增量是有限度的—雖然特朗普興奮地發推文向美國農民邀功--美國農民生產多少中國就買多少...再以波音公司為例,該公司全球積存的訂單是6000架飛機,需要7年時間才能完全付運。

因此,即使中國想買更多波音飛機,波音公司也沒有那麼大的生產能力。即便中國有買買買的熱情,按照現在的中美貿易結構,美國也無法滿足中國更多需求。

中美貿易“激戰”變“和局”,得失還是共贏?

就此而言,美國要想縮小對華貿易逆差,讓中國多買美國商品,還需進行對華出口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譬如放開對華高科技產品的出口限制。

“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不是中國一家在做加減法,美國也要“採取有效措施”,而且必須是“實質性”的。由此凸顯中美兩國實現中美貿易在平衡的共識,不是單方的妥協,而是雙方的共贏。

中國以此或可突破美國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還要繼續談判),也可解決中國供給不足的難題(如農副產品、大飛機),更可倒逼中國產業更新進步。人們注意到,談判前美國釋放出要中國縮減2000億美元逆差的信號,但是共識中並未體現具體的量化目標。這不僅意味著美方提出的數據不科學,也給美國挖了一個坑。如前所述,按照中美目前的貿易結構,短期內不可能達到那樣的目標。除非美國向中國出口更多高科技產品。

沒有具體量化指標的掣肘,反而給兩國貿易帶來更多潛力和空間。對美國而言,特朗普可高調宣佈他的幾個前任沒有徹底解決的對華逆差高企難題,亦可緩釋農業州帶來的中期選舉壓力。中美貿易戰和解亦可變成特朗普和主要貿易伙伴博弈成果的範本。解決中美貿易摩擦,特朗普亦可迴歸內政去實施其大規模基礎設施計劃,實現美國“再偉大”的夢想。

中美貿易“激戰”變“和局”,得失還是共贏?

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訪美,就中美經貿摩擦進行新一輪磋商,中方願加購美商品 但拒絕向美承諾具體數額

中美貿易達成原則性框架,給雙方提供了更多的解讀空間。由於美方政治體制的原因,以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為代表的30多名民主黨議員,警告特朗普不要因為暫時的收益而“出賣美國”。顯然,民主黨認為特朗普團隊在對華貿易談判中吃了“大虧”。

美國參與談判的相關官員如商務部長羅斯也稱“不是明確協議只是一個框架”,也有美國官員稱只是“暫時停戰”。包括在中興解禁問題上,從特朗普到美國談判團成員再到國會,美國各方立場嚴重不一致。

而且在中美框架性共識變成細化協議時,中興通訊將是美國討價還價的一個重要砝碼。當然,在中國對中美談判達成的共識也有不同聲音甚至是懷疑,認為中國讓步太多。

中美貿易“激戰”變“和局”,得失還是共贏?

中美兩國存在的不同聲音,恰恰說明中美貿易談判達成的共識是雙方妥協的結果,也達到了互利的目標。經此談判,中美經貿關係未來依然是在深度利益攸關基礎上博弈,雙方可以找到管控分歧、求同存異和行穩致遠的理性方式。

作為世界上最大最強的經濟體,中美貿易摩擦是永遠的進行時。雙方貿易談判達成的共識,只是解決了一場階段性的貿易“激戰”。“和局”是兩國綜合勢力對決的結果,要化解糾紛,還需兩國繼續保持高層溝通,協商細化方案,實現兩國貿易雙贏。

張敬偉,亞太智庫研究員,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華府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